深圳金融的30年创新发展之路

2010-08-30 21:03 1393

  2009年,是本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严峻的经济形势甚至超过了1997年。深圳金融业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项指标超过了历史最

  2009年,是本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严峻的经济形势甚至超过了1997年。深圳金融业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项指标超过了历史最好记录,金融创新亮点纷呈。2010年1月至7月,深圳金融依然亮纷呈,精彩频现。深圳金融业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双宽松”的经济金融政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深圳金融业30年改革创新所打下的深厚根基。

  亮点之一: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到创纪录的14%,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成效显着。

  事件回放:截至2009年末,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到3.29万亿元,同比增长32.86%;共实现税前利润602.95亿元,同比增长8.67%。2009年,深圳金融业纳税总额超过310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超过18%。金融业的优异表现为深圳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为特区30周年的辉煌献上了厚礼。

  30年征程:从1980年特区成立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深圳金融业的创业发展阶段,深圳金融创造了上百个全国第一,被誉为“金色辉煌”;1997年到2003年,深圳金融业经过了转型调整,进一步夯实了基础;2003年至今,深圳金融业进入到深化提高阶段,树立起科学的金融发展观。

  30年来,深圳金融业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以“改革创新是鲜明主线,深港合作是必由之路,金融基建是重要保障”为三大法宝和着力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如今,深圳金融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未来30年,深圳金融业将步入下一个黄金时期。面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深刻变革,深圳金融业要积极融入国家的金融发展战略,融入深港共同市场,融入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不断提升深圳金融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在新的起点上再创辉煌。

  亮点之二:政府政策支持保障有力,落户深圳的金融机构超过200家。

  事件回放:2009年,深圳进一步加大了引进金融机构的力度,全年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6家。截至2009年末,全市分行、分公司以上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08家。

  30年征程:多年来,深圳市政府先后颁布了《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关于加快深圳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有利于促进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政策法规,倾力打造金融中心城市。2008年,市人大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发展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立法。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标志着深圳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深圳金融业而言,意味着又一次跨越式发展机遇的到来。

  目前,深圳大力推动金融聚集区建设,逐步形成了罗湖、福田、南山三大金融聚集区,在龙岗启动建设金融产业服务基地,使深圳的金融产业功能布局更加完整。

  亮点之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顺利开展,深圳金融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

  事件回放:2009年7月7日,深圳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6月末,深圳市34家银行为275家企业办理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308笔,金额274.72亿元,占全国的35.9%,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30年征程:30年来,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圳金融从支持和服务深圳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了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的重大转变:一是从强制结汇逐步转向意愿结汇;二是从单纯管外汇流入转向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过程管理;三是从以事前审批为主转向主要依靠事后监督;四是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五是从主要针对国有经济的差别管理转向对国有民营、中资外资一视同仁的公平准入管理。

  亮点之四: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正式启动,深圳基本建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事件回放:2009年10月23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宣布,创业板正式启动,创业板市场正式开板。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顺利上市。截至2010年6月末,深圳创业板市场共有上市公司90家,市价总值3510亿元。

  30年征程:创业板的启动,标志着深圳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88年,深发展股票首次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挂牌,拉开了深圳股票交易的序幕;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营业,1991年正式开业,资本市场运作有了正式的载体。1993年之后,股票发行试点推广至全国,股票市场进入一个较快发展阶段。2000年到2003年,深圳资本市场因承担筹备创业板的任务,停止了主板新股发行。2004年,中国证监会同意深圳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之后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并基本完成,资本市场发生重大转折。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2009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破茧而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已建成了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由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创业板组成的多层次市场体系。通过交易系统、交易规则、交易品种的不断创新,深圳资本市场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丰富金融市场体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亮点之五:海外现钞回流机制不断完善,深港金融合作进入新阶段。

  事件回放:2009年7月21日,深圳市威豹金融押运公司成功执行了首单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香港任务。截至2009年末,人民币日最大跨境调运量提升至11.18亿元,为香港人民币现钞的供应提供了强有力保障。7月31日,通过人民银行跨境设立的第一个代保管库——中银香港人民币发行基金代保管库,中国银行马尼拉分行完成了首笔海外人民币现钞的回流。

  30年征程:深圳金融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与香港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的历史。早在1981年,香港的南洋商业银行就在深圳设立了分行,成为新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1998年和2002年,深港港币支票单向、双向联合结算机制相继开通,深港两地相互签发的票据可在对方流通使用。2002年末,深圳外币实时全额支付系统上线并成功与香港港币即时支付系统实现对接,深港之间资金汇划实现实时到账。200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香港人民币业务正式开通。截至2010年6月末,共有77家香港银行可办理人民币业务,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达897.02亿元。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首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来。截至2010年7月末,境内外机构在香港发行12次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共计393.8亿元。香港居民向内地净汇入人民币资金累计349.53亿元,香港银行卡在内地使用的清算金额48.28亿元,内地银行卡在香港使用的清算金额161.72亿元。

  30年来,深港金融合作已从过去局部、微观的机构设立和业务技术层面的交流合作,逐步上升并拓宽至运行机制的衔接、金融市场的对接和资金流动的融合等深层次合作。深港金融合作已经成为推动深圳金融走向国际化,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亮点之六:黄金夜市成交量占全国比例近一半,推动国内黄金市场与国际接轨。

  事件回放:2010年上半年,深圳黄金夜市总成交10282.77吨,占上海黄金交易所总份额的48.34%;深圳黄金夜市累计成交额3155.03亿元,占上海黄金交易所总交易额的35.42%。

  30年征程:深圳黄金夜市的开办折射出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历程。1981年,深圳东方首饰来料加工厂成立,启动了深圳黄金市场的发展序幕。1982年,我国恢复了金饰品市场的供应。1988年,国内物价上涨,居民大量抢购黄金,催生了国内第一条金饰品街——沙头角中英街。1989年,深圳市政府把金银珠宝首饰业定位为出口创汇支柱行业。随后,深圳金银珠宝首饰企业得到了大发展,基本奠定了在国内黄金珠宝首饰业的龙头地位。1990年,人行深圳中支正式监管金银来料加工业务。1998年,深圳中支与瑞士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黄金寄售业务,深圳黄金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之后,开始了深圳黄金市场巩固提高、集约发展的时期。2005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深圳备份中心”正式成立并开始交易。

  开办深圳黄金夜市,迅速扩大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投资者的购买风险,推动了多层次、综合性黄金市场体系的构建,促进了国内黄金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亮点之七:全力打造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保费收入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

  事件回放:2009年,深圳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71.59亿元,同比增长12.78%,保费收入规模在全国36个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和5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在第17位。

  30年征程:从1979年保险业恢复开始,深圳保险业就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不断改革创新。1992年,深圳初步形成了人保、平保、太保“三足鼎立”的格局。1996年,深圳率先成立了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和保险公估等中介公司,保险机构迅速增多。到2002年,一个市场主体多元化的保险市场体系基本形成。2004年,深圳专门制定了《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首创保险业创新发展的协调机制。2006年,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作出专门指示,要求深圳“在全国保险业领先、向成熟市场看齐”,并与深圳市政府共同提出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从而开启了新一轮保险市场快速发展。2006年至2008年,深圳保险市场规模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

  如今,深圳保险业呈现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再保险公司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市场格局,并在速度、效益、诚信和规范经营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亮点之八: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领先全国,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事件回放:2009年10月,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在深圳成功上线运行,招商银行随即签发了全国首张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次月,深圳发展银行办理了全国首笔电子商业汇票再贴现业务。

  30年征程:1985年,人行深圳中支组织开办了同城票据交换清算,客户可以通过票据交换方式办理同城的跨行资金结算。1993年,深圳引进了同城票据自动交换与清分系统,大大简化了同城资金清算工作,资金清算速度大为提高。1995年,我国第一家金融电子结算中心——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正式成立。1998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发运行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同城支付结算系统,率先实现了客户资金实时到账。2003年,大额支付系统在深圳市推广运行,深圳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的非省会城市。2005年,人行深圳中支率先建成“深圳票据影像处理系统”。2006年至今,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电子退票系统、行业支付结算服务平台、专业市场商户支付结算平台等在深圳陆续成功上线运行。

  2009年,深圳各支付清算系统处理跨行业务1.15亿笔,同比增长15.1%;实现资金清算总额81.77万亿元,日均交易量3279.84亿元,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金融IC卡发展迈出重要一步,银行卡发卡量首次逾亿张,深圳已基本建设成为银行卡刷卡无障碍城市。

  结束语:

  未来30年,深圳金融业将步入下一个黄金时期。面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深刻变革,深圳金融业要积极融入国家的金融发展战略,融入深港共同市场,融入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不断提升深圳金融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在新的起点上再创辉煌。

0
标签: 深圳 之路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