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热点问题
8月12日至14日,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与2010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市长论坛相继开幕。与会官员学者普遍认为,作为中国—东盟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将在“零关税”基础上迎来自贸区时代的新篇章。
8月12日至14日,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与2010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市长论坛相继开幕。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城市发展的金融支撑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泛北部湾城市产业发展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泛北合作:自贸区时代新篇章
“自2006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启动以来,泛北合作已扬帆起航,磅礴前行,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新亮点,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致辞中说。
与会官员学者普遍认为,作为中国—东盟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将在“零关税”基础上迎来自贸区时代的新篇章。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说,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一个双赢的制度安排。在充分照顾协定各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中国与东盟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消减贸易投资壁垒,有效提升了双方经贸合作的规模和水平,也积极促进东盟各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随着自贸区的正式建成,泛北合作已经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上升到制度和深层次合作机制的建设上来。
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表示,中国海关将从进一步推进中国北部湾地区口岸大通道建设、建立中国北部湾地区高效便捷的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加强海关与政府单位和主要银行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促进中国与泛北部湾地区各国海关贸易便利化合作等4个方面支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发展。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说,随着“零关税”时代的到来,泛北区域内的旅游合作将迎来大发展时代,中国将采取多重举措着力加强泛北部湾区域国际旅游合作,如建设和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吸引力强的区域旅游品牌和产品,着力打造泛北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继续推动泛北旅游通道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通道建设:区域合作强大推动力
2008年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推动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建设;2009年12月,中国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表示,通道建设是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和强大推动力。南宁—新加坡经济通道建设是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海陆联动,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供载体、依托和巨大动力。当前,加快南新通道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沿线各国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深化,为南新经济通道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与巨大活力;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为南新经济通道建设提供难得的条件和广阔空间;我国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扶持政策有新突破,项目支持力度更大,为加快南新经济通道建设增添有力支持。
据悉,沿线各国智库达成了建设南新经济通道的广泛共识,沿线各国推动和支持南新经济通道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对于加快南新经济通道建设,马飚建议,成立南新经济通道联合专家组,形成专家层面研讨机制;加强政府合作,建立通道建设机制;共同争取南新经济通道上升为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项目;举办南新经济通道论坛,打造合作平台;加快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
北海市市长连友农在2010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市长论坛上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泛北城市合作,努力发挥泛北城市合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泛北城市间的产业合作,进一步扩大相互之间的贸易规模,并不断完善互利合作机制。
金融支持:引导城市和谐发展
“城市与金融是伴生关系,因为城市的兴起带动了金融聚集,又因为金融聚集推进了城市的繁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汪小亚在2010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市长论坛上对金融支持城市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她认为,金融支持城市发展应该有选择性,要引导城市科学发展、友好发展、和谐发展。
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纪委书记徐宜仁介绍,国开行向泛北部湾各国派驻工作组,搭建多个金融合作平台。截至今年6月底,国开行已向北部湾经济区发放贷款946亿元,贷款余额44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尽快组建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创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特点的融资合作模式;着眼泛北部湾长远发展,加强规划领域合作;加大合作力度,为泛北部湾地区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运用国家开发银行在投行、贷款、债券、租赁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优势,为该地区重点项目实施提供融资便利。
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泛北部湾城市发展,汪小亚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快发展贸易融资。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进一步扩大,企业贸易融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推出更多满足贸易企业需要、风险可控的贸易融资工具将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问题。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行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碳金融。培育各类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如矿权、水权、林权等交易市场;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碳交易,推进碳金融相关研究和试点等。三是鼓励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创新。应积极鼓励各类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稳定收益的交通、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项目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鼓励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拓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四是加大对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探索消费金融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推动餐饮、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培育信息服务、环保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此外,还应在机构发展、资金融通、金融监管、反洗钱等多方面加强泛北部湾城市间的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