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难放松 中央投资加速推进
投资:地方减速,中央提速 未来中央财政在支出安排上仍有较大余地,地方政府则受融资平台掣肘
7月22日,芜湖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债开始招标,这是不到十天内连续发行的第三只城投债。国务院6月初部署全面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后,城投债一度沉寂,将近一个月未见发行。此次城投债发行接踵而来,引发了外界对融资平台管理放松的揣测。
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一位参与多只城投债评估的评级公司资深分析师说,7月这几天发行的几只城投债情况比较特殊,它们都是在6月10日国务院发布通知之前“已经走完所有程序、就差临门一脚的”,此外,目前还没有重新启动发行的迹象。
从债券的增信方式看,此前使用较多的应收账款质押并未出现。7月15日发行的上饶市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债券,采用土地使用权质押增信。7月20日招标的马鞍山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债,采用了第三方担保,且担保方并非融资平台,而是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芜湖城投债则是纯粹的信用债,没有采取任何增信方式。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对本刊记者说,已经发行的这几家,都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进行了规范,取消了应收账款等变相的政府担保,“主要是要割断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直接联系”。
马鞍山城投与马鞍山市财政局签了BT合作协议(建设-移交,即城投公司代建、最终由地方政府回购),但BT模式形成的应收账款并未作为质押,而是作为本期债券重要的偿付资金来源被突出强调。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级总监周沅帆说,现在BT协议只能确认为融资平台的收入,不能用于增信,所以之前准备好的很多城投债的发行申请文件都在修改。
在全国8000余家融资平台中,发行企业债只是少数公司才有资格选择的融资模式。2009年爆炸式增长中,大多数融资平台还是依赖银行贷款。
然而,目前商业银行对融资平台新放贷款的态度“非常慎重”。一位国有银行贷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国务院文件出来后,“肯定不会像原来那样贷款”,基本上只做续建项目,而且要有还款保障,如铁路、高速公路等有收费来源的项目。
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清理中,地方政府和银行之间也存在博弈。银行担心的是地方政府“会不会赖账、甩包袱”,上述国有银行贷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说,由于国务院文件对那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公益性项目的还款和续建资金来源没有明确的说法,地方政府在清理中,有可能想方设法把债务摆脱掉,可能把一些城投公司合并,同时把没有收益的部分“甩出去”,这会加大银行的风险,“今年底就是一个坎”。
可见,在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分类规范之前,银行更关注的是落实已放贷款的还款来源和抵押担保等保障,而不太敢再贸然投放贷款。在上述人士看来,“未来几个月,银行对融资平台贷款不可能明显放松。”
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债务清理工作尚没有突破性进展。山西省财政厅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处于制定省里具体方案的阶段,“大概一个月左右能出来”。这种情形下,这位负责人坦言,“下半年投资增速百分之百要受影响”。
上半年,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放缓,成为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以及电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在内的基建投资增速逐渐回落,6月基建投资增速降至14.94%,较2009年30%以上的增速明显回落。
时至年中,经济增长减速迹象显现之际,中央投资开始加速推进。7月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告诉本刊记者,这些项目多数早在计划之中。年初担心经济过热,进度慢一些,现在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落,项目投资进度就有可能加速(参见本刊2010年第29期“调控未到放松时”)。
财政部在7月7日至8日召开的上半年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分析会上强调,三季度要加快预算执行力度,力争今年1月-11月支出进度较去年有明显提高。今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也将为预算执行提供支持,财政部预计“今年能有一定数额的超收”。
同时,为中央项目提供配套资金的地方政府债券密集发行。6月18日至7月16日,不到一个月内财政部发行了三期累计670亿元地方债。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位官员也说,投资进度的确在加快,而且,清理地方融资平台不会影响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地方配套是有保证的,如通过发行地方债等办法“一揽子统一解决,资金绰绰有余”。
据央行统计,截至2010年5月末,各级政府在国库的存款达到30342亿元。根据以往经验,中央政府占其中的绝大部分。这显示未来中央财政在支出安排上仍有较大余地。
然而,上半年9.8万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央项目投资占比已经持续下滑至7.6%,政府投资再提速必然还要依赖大量的地方项目,而地方项目最受融资平台掣肘。
上述国有银行贷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为,在较难融到更多资金的情况下,融资平台第一位要考虑如何把现有的钱用好,资金安排就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