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宣布促进美国出口新战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今年流行词

薛牧青 | 2010-03-17 10:04 630

  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世界各国因为自身条件不一,各有所长,所以经济发展方式也各有千秋。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转变,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属意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并不仅是中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很多种

“经济发展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很多渠道,包括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编者注:“粗放型”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集约型”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量和质量);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型”转变等等。

同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可解释为,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数量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致使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和结构失衡;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改变这些弊端,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 

 “中国的转变是被逼出来的”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志武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这次金融危机逼出来的”。从2001年加入WTO到2008年,中国的经济应该说享受到了WTO的红利,让中国的劳动力和制造业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出口每年都大幅度增长。但是,毕竟出口不是无底洞,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令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经济能为中国出口提供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这就把经济转型的压力推到新的高度。

3月7日的日本《朝日新闻》题为《中国要努力实现“健康发展”》的文章表示,中国寻求经济结构由出口和投资主导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这些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日本和美国都“转变”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很多国家都适时推动过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实行其在1959年党代表大会通过15年赶超美国的计划后,发现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但增长质量很差,经济差距并没有缩小。于是得出结论,即增长方式有问题,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每个五年计划都包含转变增长方式内容。虽然实践证明它们的转变效果并不好。

日本在二战之后,重新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了新经济政策,成功实现了从“贸易立国”至“技术立国”的转变。日本国内市场狭窄,工业产品大量依靠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1960年至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3.6%,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6.9%。但日本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是国力的核心要素,于是为适应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形势,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思想,采取了从模仿到创新的经济技术发展模式。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至1977年,引进国外技术达2.9万多项,然后根据本国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进、补充和发展,成为“日本化”的新技术。

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也反省了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3月11日,总统奥巴马宣布了一项促进美国出口的新战略。其实早在去年11月2日,奥巴马就曾说过,美国经济要从过去的主要以债务推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出口推动型增长模式。现在,奥巴马重提了他在国情咨文中作出的、今后5年要把美国出口翻一番的承诺。这项称为“国家出口计划”的新战略,试图汇集政府的资源,促进和扩大出口,其中包括新成立一个出口促进机构。美国经济目前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这种增长据称将为广大中产阶级带来高工资和高生活水平。
1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