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难言货币政策转向
提前而至的“紧缩”,令市场相当意外。专家表示,央行此举在于控制信贷过快增长,控制通胀预期,但并不能简单视为货币政策的转向,未来短期内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
新华网上海1月13日专电 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难言货币政策转向
新华社记者姚玉洁、王涛、沈而默
中国人民银行12日晚间宣布,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提前而至的“紧缩”,令市场相当意外。专家表示,央行此举在于控制信贷过快增长,控制通胀预期,但并不能简单视为货币政策的转向,未来短期内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
提前而至的“紧缩”
此次上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6%,中小银行也将达到14%。尽管业界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已有所预期,但普遍预测在春节以后,这么早就动用这一数量型工具,出乎大家意料。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如此“意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原因是信贷过快增长。“新年第一周新增贷款超过6000亿元的消息,使得央行要加大力度,严格控制信贷。”
此前,市场有传言称,今年首周银行放贷即达到6000亿元的天量。虽然没有权威部门证实,但专家普遍认为,1月份和一季度信贷出现冲高现象也可以理解。由于2009年底银行积压了大量的信贷项目,新年一开闸,信贷必将出现“井喷”,加上银行与监管政策的博弈,导致银行在1月份和一季度抢先放贷,以防信贷政策收紧后影响投放规模。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表明央行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他认为,造成当前市场流动性较充裕的原因主要包括:贷款增长明显,央票大量到期,以及由于境外资本流入、出口超预期回暖等造成外汇占款明显增加。央行出于前瞻性管理需要,上调准备金率正是及时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表现。
管理通胀预期
事实上,近来央票市场上演的“量升价跌”的系列波动,已先行传递出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信号。12日,央行发行20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5个月以来首次上涨,中标利率1.8434%,较之前1.7605%的收益率上涨了8.29个基点。同时,28天期正回购2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前,央行已提高了三个月期央票的发行利率和91天正回购利率。
“较早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表明央行对物价上涨、通胀压力的担忧。”连平说,“央票利率上升和信贷紧缩,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通胀预期。继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公开市场持续微调之后,央行此次动用工具增加、力度加强,传递的信号也更明确。”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央行此举目的是在管理通胀预期而非通胀本身。没有动用利率工具是因为,利率工具通常和通胀联系在一起,一旦调升基准利率,可能会给市场造成通胀已经存在的猜测,且利率工具本身影响更大会产生更多风险。
刚刚结束的2010年央行工作会议指出,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
剑指银行过快放贷,难言货币政策转向
存款准备金率突然上调,令市场有些措手不及。但专家也认为,央行此举更多的是对银行过快放贷的警告,“信号”意义或大于实质紧缩,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空间有限。
赵庆明认为,央行作为监管部门并且同时作为货币市场的参与者之一,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最为了解。央行此举目的主要针对信贷的过快增长,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升是抑制信贷投放最直接的信号,0.5个百分点的上调幅度将直接冻结2500亿元-3000亿元的资金。“央行的意图也在于向银行传递信号,不要过快放贷,并不能简单理解为货币政策转向。”
连平也认为,跟2006年开始的密集上调准备金率周期相比,这次上调的环境、背景、目标完全不同。而且当前我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与2008年17.5%的历史峰值所差不远,再度上调空间有限,更不会轻易动用利率工具。从实体经济层面来看,我国经济回暖并没有想象中乐观,央行使用货币工具也相当谨慎,不会踩“急刹车”。
赵庆明说,考虑到我国新增资金较大,2009年11月份的外汇占款也达到2500亿元,市场流动性仍相当充裕。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在我国也相对灵活,并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太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