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服装品牌逆境中悄然崛起
中国本土消费品牌日益崛起,对外国名牌构成挑战,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趋势。任何怀疑这一点的人,只要去福建省小城市晋江的大街上走一走,就会深有感触。
中国本土消费品牌日益崛起,对外国名牌构成挑战,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趋势。任何怀疑这一点的人,只要去福建省小城市晋江的大街上走一走,就会深有感触。
在一段典型的百十米长的街道两侧,有34家出售各种本土品牌产品的商店。向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据信,两家公司今年的在华销售额可能都在10亿美元左右)发起挑战的,是安踏(Anta)、特步(Xtep)、361度、李宁(Li Ning)、星泉(Xingquan)、贵人鸟(K-Bird)和德尔惠(Deerway)等本土竞争对手。七匹狼(Septwolves)、利郎(Lilanz)、宏兴百货(Hongxing Baihuo)、365+1、雅仕(Yashi)和卡宾(Cabeen)则把目标瞄准了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雨果博斯(Hugo Boss)和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等品牌。
这些名称也许听起来并不耳熟,甚至很怪异。但现实是,事物的自然秩序正在逆转:小鱼开始吃大鱼了。那些十多年前从西方品牌持有者手中承接外包制造业务的中国公司,如今纷纷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产品。通常情况下,它们所销售产品的质量与它们过去为外国大牌制造的产品并没有什么差别。
“它的面料主要是山羊绒和少许羊毛,与阿玛尼外套完全一样,”一名利郎专卖店的店员指着一件剪裁时髦的灰色外套说。经营这家专卖店的是晋江本土公司中国利郎(China Lilang),于今年11月在香港上市,融资10.6亿港元(合1360万美元)。
“但你可以从价签上看到,它的售价仅是阿玛尼的一个零头,”她补充道。“别人看不到商标,所以看起来就和穿着阿玛尼一样。”
不少晋江公司并不讳言模仿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七匹狼是一家在深圳上市的晋江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21st Century Business Herald)曾援引该公司董事长周少雄的话称,他的公司先是模仿外国品牌,接着学会了如何自我创新。该报称,七匹狼发展初期曾模仿过法国鳄鱼(Lacoste),但如今,当周少雄在香港逛购物中心时,他对Zara和H&M更感兴趣。
七匹狼如今是如此成功,以至于催生了一整批狼的模仿者。在晋江市中心的大街上,可以看到诸如与狼共舞(Dancing Wolves)、狼道(Wolf Zone)和狼的诱惑(Temptation of Wolves)等名称的商店,彼此相隔仅几米远。到了一定阶段,这些年轻的仿冒者可能会侵蚀正牌公司的品牌价值,但就目前而言,七匹狼看起来是安全的。该公司今年以来的销售额较2008年翻番,使它得以扩大在全国各地的专卖店网络。
同样成功的还有不少总部位于晋江的运动服饰制造商,比如安踏、特步、匹克和361度。它们都从外国品牌的代工厂起家,但如今都凭自身实力获得了国际认可,正从耐克和阿迪达斯那里赢得中国市场份额。赞助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BA)球星的决定,加快了它们向价值链上游迈进的步伐。NBA在中国广受欢迎,部分原因是因为有中国球员姚明和易建联的参与。
在香港上市的匹克和安踏,为姚明在休斯顿火箭队(Houston Rockets)的队员提供赞助,确保了NBA赛事在中国播出时,它们能够吸引到数百万眼球。在这些营销手段的带动下,本土运动服饰品牌今年的国内销售规模迅速扩大。而与此同时,阿迪达斯的业绩大幅滑落。随着业务流向本土竞争对手,阿迪达斯的零售代理商今年关闭了约100家门店。管理人才也被挖走:阿迪达斯集团旗下锐步中国(Reebok China)的总经理郑捷于2008年末跳槽到安踏。
确立了自身品牌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之后,中国公司具有若干优势。首先,它们对连锁店的依赖程度低于外国同行,使它们在质量和品牌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另一个优势是,本土品牌通常可以更灵活地向二三线城市扩张,而这些城市是今年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增长从大城市向规模渐小的城市辐射,跟进能力已成为运动服饰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在中国,估计有3.4亿人经常锻炼。
到2012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的规模也许将从2009年72亿美元的估计值升至124亿美元。这种增长速度如果实现,可能将把一些中国运动服饰品牌推向全球业界的重要甚至主导地位。不仅对于运动服饰如此,对于时装和其它一些消费行业亦是如此。许多晋江当地的企业家深有感触:在大约15年前的创业之初,他们大多在狭小的乡间作坊里制造鞋履、服装和其它轻工业产品,而今,他们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全球最大雨伞制造商之一——梅花伞业(Susino)的总裁王安邦计划明年在全国开设数百家品牌店,将业务从单纯的制伞转向出售品牌配饰。梅花伞业将首先瞄准国内市场,然后寻求通过与合适的外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来开拓海外市场。王安邦也在留意合适的海外收购对象。
他表示:“进行海外收购对我们不成问题。中国的资本市场资金充足。购买对我们来说是件容易的事。”但他表示,公司将把重点放在了解海外市场、时尚和消费趋势上,而不是一意进行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