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医改意见出台背后的故事
历经近3年时间“长跑”后,备受社会关注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于2009年4月6日终于出台,并由此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医改的大幕。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周婷玉、江国成)历经近3年时间“长跑”后,备受社会关注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于2009年4月6日终于出台,并由此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医改的大幕。
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是记者对新医改意见出台最深刻的印象。在连续两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上,“新医改方案将于近期出台”这样的消息都成为记者抢发的新闻。2009年两会前后类似的报道更是频繁见诸报端,而且每次都会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说,这种关注表明了13亿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期盼。
为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6年6月,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牵头,10多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成立,标志着新医改方案研究制定工作的正式启动。
工作小组成立后立即高效运转,组织多个调研小组,围绕医疗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卫生投入、医疗保障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等专题进行深入调研。
从东南沿海到大漠边疆,从城市大医院到村卫生室……几乎所有的省份都留下了工作小组的足迹。
医改工作小组还广开言路、问计于民,在发展改革委网站上专门设置“我为医改建言献策”栏目,听取社会各界对医改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网站上,至今保留着5000多条网民建议。
与此同时,工作小组决定委托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7家国内外机构开展“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的独立平行研究。
医改意见的起草制定是汇集民智的过程,也是观点交锋的过程。其中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2007年3月,接受委托后,关于医改的争论在未名湖畔“引燃”。由校领导牵头,北大成立了一个由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各专业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小组内部争议激烈,争论的主题就定格在“市场与政府的角色定位”。
“不管是哪种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医改既要明确原则和目标,同时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说,“不可否认,争议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化认识的过程。”
针对医药分开、公立医院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多个重点难点问题,医改工作小组进行了逐一的讨论。“大家各自阐明观点,沟通思路,讨论非常激烈,但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新明说。
同时,工作小组还大量收集国外医疗卫生制度情况。在工作小组办公室的书桌上,一张报纸大小的表格上面罗列了亚洲、美洲和欧洲等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医药卫生体制的主要特点。
谈起医改意见制定过程,一位参与起草的政府官员说:“记不清楚文稿修改了多少次,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十分慎重。有时候为了一句话能争上一天。最后意见稿出来后,改稿的资料加起来足有1米多高。”
一次次的座谈,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修改,医改意见框架逐渐明晰……2007年9月,工作小组完成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初稿。
2008年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一个月内就收到了来自各界的约3.6万条建议和意见,掀起了又一轮的新医改争论高潮。
“不少真知灼见,被吸纳进医改意见中。”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胡祖才说,工作小组认真研究吸纳群众意见,进行了130余处修改。大量来自城乡基层的意见被方案吸收,如农民工医保转移接续问题、大病救助制度等。至此,医改意见已经修改了十几稿。
为增强医改意见的可操作性,国务院领导决定同步制定近期5项改革重点实施方案,明确3年各级政府共需要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改和医改时间表。
2009年4月6日、7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先后出台。
刘新明说,医改意见的起草充分吸纳了各方的建议,各方的争论都旨在成就一份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方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说:“我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书面建议,其中关于加强县级医院建设等建议在医改意见中都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