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金融制度行将就木 新制度蓄势待发

2009-12-23 11:50535

2010年,世界经济前进之路依旧崎岖。但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应忽视新旧金融制度的交接,及其所代替的两种力量的更迭。尽管这个过程注定充满阻力和困难,但交接和更迭已经开始,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逆转。

  英文《中国日报》12月23日言论版文章:刺激政策收效显著,经济逐渐恢复。但这一切都有代价。这或许会在2010年得到验证。

  一个重要的主题是重塑世界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经济与金融力量平衡点发生位移。能够成功应对这种位移的国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例如中国、卡塔尔。第二类,拥有富足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能源和商品等,这类国家有巴西、加拿大和许多非洲国家。第三类,是指那些有能力适应新变化及新经济形势的国家,包括美国和英国。尽管这一改变或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当意识到,经济模式变革带来的明显影响将直接作用于明年的几大经济问题:国际债务、西方对冲基金拆仓以及今年经济刺激计划政策收尾战略等。因此,明年最终收效如何取决于各种因素的互动情况,这几种互动因素包括对基本经济原理的尊重,对政策的把握,信心的营造等。最难得的恐怕是信心,但前景是积极的。基本经济原理和政策问题都非常明确。全球金融危机是由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失灵和全球经济发展失衡造成的。两者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新回到平衡状态表明西方将变得更加贫穷,花费减少,积累增加。像中东和东亚这种高盈余型国家将采取相反的做法:提高消费,减少存储。问题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应对危机的自然反应。但就整个亚洲来说,各国都提高了储蓄率,储蓄并未减少,这是应对危机的自然反应。因此亚洲国家应当加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资助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拓宽债券市场。所有这些举措都有足够的实施空间,但却需要时间不断完善。

  尽管经济复苏的走势很重要,但我们不应忽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即经济复苏的水平至关重要。世界经济总量大约为61万亿美元,美国一个国家就占14.4万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日本4.7万亿美元和中国4.4万亿美元。西方国家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的三分之二。如果西方不能维持繁荣,那么世界繁荣便无从谈起。但目前西方复兴难度极大,发达国家倡导的发展模式已经破产。资本不会从亚洲和中东逆流流向西方,那样会进一步加剧西方的债务危机。资本的魔咒被打破了。美国消费者面对的是萎靡不振的工资收入、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从高点跌落的房价和对养老金的忧虑,人们对美国是否还能够引领世界经济走出泥潭深感担忧。

  今年西方国家经济下滑1.9%,明年预计会有所恢复,经济扭转颓势,增长率有望达到2.7%,考虑到当初为振兴经济做出的巨大投入,这样的复苏水平并不能令人满意。

  但在整体低迷的经济复苏中,亚洲、非洲和中东的诸多经济体都将展现出较为强劲的反弹势头。这些后来居上的经济体无论在发展速度,还是在规模上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此外,西方企业和储户要继续把钱投入到这些快速增长,成本低廉的经济体中。尽管2009年亚洲经济增长速度只有4.5%,但我们预计这一数字在2010年将迅速提升至7%。受国内需求增长的驱动,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10%、7.5%和5.5%。但有些挑战依然无法忽视,2009年拉动相当一部分经济复苏的政策明年将何去何从呢?全球经济刺激政策规模宏大,而其各种政策搭配得当,收效显著。但低利率意味着,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市场定价时很少考虑到风险因素。此外,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已经引起了各方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担忧,有不少声音呼吁政府适度收紧财政政策。

  对西方国家而言,政策制定者则要小心行事。提前收紧财政政策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西方国家并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低利率需要再维持一段时间。世界各地区面对的挑战是不同的。有些国家资产价格虚高,有可能引发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许多国家都存在一种政策困境。如果诸如印度、韩国这样活力十足的经济体提高利率,大量国际资本将涌入其国内市场,迅速提高资产价格。但即使它们保持利率水平不变,国内资产价格,尤其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依然会明显上扬。最终,那些由强劲国内需求拉动增长的经济体将提升利率。问题的关键是要根据国内需求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

  政策与重组争议中另一个重要砝码是货币。很多国家将提升货币储备量,既作为应对危机的预警措施,又要借此确保本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尽管有些国家担心美元大幅波动,但这些国家依然不愿过多抛出美元,以免引发另一场危机。我将因此造成的多种储备货币并存的情况称为“被动多样化”。当货币储备量增加时,美元在所有储备货币中所占比例将有所降低。尽管长期储备美元前景不容乐观,但储备美元并不是单向债务。明年货币市场最关键的因素来自人民币。中国在改革货币政策方面奉行渐进主义。我们期待中国明年春季会重新为人民币定价,但可以预见的是,变化幅度不会过大。当中国开始行动时,其他国家也会顺势跟上。

  最近几年对所有经济体而言可以总结出一条显著的教训: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基本的经济原理颠扑不破。不论是世界经济危机,还是迪拜债务危机,无不验证了一点,如果某些变化没有立刻发生,那并不意味着这些变化将就此消失,它们迟早会到来。与长期发展趋势或经济状况不符的市场如果表现失调,那么就应当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2010年,世界经济前进之路依旧崎岖。但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应忽视新旧金融制度的交接,及其所代替的两种力量的更迭。尽管这个过程注定充满阻力和困难,但交接和更迭已经开始,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作者为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Gerard Lyons)
 

0
标签:金融制度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假币来袭暴露制度漏洞 国家制度和金融制度有待完善

2013-07-02 16:22
993

日本计划推出“洁净能源金融制度”

2013-05-24 14:50
741

刘宝亚:创新微型企业供应链金融制度

2012-03-08 09:55
1193

秋风:请给民间金融制度生长的空间

2010-01-06 11:01
504

完善创新中小企业金融制度

2009-12-16 11:19
106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