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中国转型含四方面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表示:中国的转型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型:市场转型、社会转型、开放转型以及政治转型。其中政治转型比较核心的就是政府转型。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到底政府如何转型?这是我们觉得比较困难和困惑的问题。因此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转型,这四个转型本身也不会发生,因此还是从历史梳理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分析。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表示:中国的转型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型:市场转型、社会转型、开放转型以及政治转型。其中政治转型比较核心的就是政府转型。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到底政府如何转型?这是我们觉得比较困难和困惑的问题。因此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转型,这四个转型本身也不会发生,因此还是从历史梳理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分析。
首先是它的发展目标,它是怎么样转变的。从这一点来看是非常清楚的,当然从我们的角度界定为三代。
第二个角度是从政府的职能转变,就是中国政府是怎么样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然后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国家发展主义政府,进入21世纪又比较明确地转变为公共服务行政。这个分析比较难,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专门用了“五年计划”,包括它的发展目标来看它是不是真正的转型。我们也惊讶地发现,它的变化确实比较大。如果从定量指标来看,会看到在六个时期,它的主要经济指数占全部定量指标的大约60%的情况,但到目前已经降到20%,而且大部分的指标是约束性的和公共服务指标。我们从具体的指标也可以看出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第三个视角就是从决策机制角度来看,它是怎么样从国家决策乃至个人决策逐渐地向个体决策,进而向我们所说的公共决策,以及开放决策、科学决策的视角来转变的。同时,我们也采用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过程。它原来是有程序的,从没有程序逐渐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从这三个视角讨论之后,我们从得出的基本结论可以看出第四个角度,就是它的产出,包括所谓的从财政收入的角度,以及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另外也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怎么样从传统的自产国家到税收国家。特别是从税收结构来看,当时主要靠企业收入逐渐向税收为主的过程,但是最重要的是向现代化转型,特别是有现代的预算框架。
我们总的结论是,看到整个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公共财政转变过程中确实与主体是相关的。我们注意到它用的词是“正在转变”,实际上和我们文章的结论也差不多。这个转变过程并没有完成,还在不断的发生过程中。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内在的历史逻辑,以及和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政治体系以及本身的发展阶段相关的,不管是发展目标还是决策机制,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事实上这篇文章没有来得及讲政府转型和社会转型,包括经济转型和开放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对的制约关系,这有待于我们在今后进一步分析这个过程。
我们的结论也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政府作为转型的推动者和指导者,另一方面它自身又是一个即得利益者,它本身也会出现一定程度制约社会的转型,可能就是在相互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发展,我们也只能去看这个过程。
可以说30年的时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渐进性的革命,以渐进性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有“五年计划”,然后发生了革命性的结果。我知道这本书还要出英文版本。我作为中国学者或者说作为内部人,不光是观察,我们也在不断推动政府的转变,包括政府的决策机制是怎么发生变化的。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年代,我们自己在决策机制也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我们作为内部人,作为参与者来亲自把这些已经发生的过程客观地描述出来,以便于不仅介绍给国内读者,同时也介绍给国际读者,使他们真正理解中国处于怎么样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政府自身是怎么样进行转型的,而这种转型又是多维的。
事实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转型会比较成功,从而也避免了像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很可惜,由于篇幅我没有办法把东欧,包括苏联政府的转型做一个对比,如果要做一个对比的话,可以说中国确实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独特道路。因为我本身也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给外国留学生上课,其中有很多都是来自发达国家的留学生。
我们还给非洲班的官员上课,他们都非常惊奇,像中国这样原来作为计划经济搞的是“五年计划”,怎么样通过转变过程,这“五年计划”的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从微观经济的干预转向公共服务的提供。作为一种手段来看,非常有效的提供所谓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特别是我们指出的新型医疗合作制,在2003年只有百分之几的比例,到2005年只有23%的覆盖率,到今天已经达到了91.3%,尽管水平不太高。他们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我就讲内部机制,像“十一五”规划,最重要的是2006年专门下达的国务院通知,由什么样的部门来负责,这样的部门非常明确,就是卫生部和财政部来具体作为牵头单位进行约束和讨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具体案例、具体研究,对这些国家的官员,包括外国留学生做一个比较客观的介绍。
我想,我作为作者之一,能够有幸参与这样一部高质量、全方位的研究和进一步探索中国经济转型这本书。前一段时间我看了88年的一些著作和98年的著作,很显然,随着中国的转型发展越来越深入,我们可以看到后来所提供的理论思考,包括中国经验的总结,确实会伴随着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