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决胜供应链
创新看点:在每年近乎300%的速度增长的同时,京东商城着力于在仓储物流后台上蓄势,这为其未来的转型埋下伏笔。
“我们很关注京东商城的仓储物流后台建设做得如何,如果真的做起来了,有可能会和淘宝商城产生竞争。”
“我现在买家电,通常会先在国美或者苏宁看看实物,然后到京东商城上去下单。”
前一句话,是淘宝高管的担忧,后一句,则是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这足以体现京东商城的行业地位和消费者对其的认同感。
从2003年开始在线销售以来,京东商城以每年近300%的速度增长。2005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是3000万元,而2009年的销售额目标是40亿元。
从中关村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路边店,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消费电子B2C购物平台,京东商城的成长动力是什么?
“效率、价格和品质。”京东商城总裁刘强东说。这个长着娃娃脸,总是做思考状的创业者认为,作为渠道平台,京东商城只有不断地提升供应链效率,才能为供应商创造价值。在高效运转的前提下,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有保证的商品品质,才能令消费者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京东商城才得以吸引客户。
目前京东商城拥有350万客户,SKU相比于去年增加了1万,达到4万多,平均处理超过2万个订单,客单价800元左右。刘强东透露,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京东商城的老客户购买和新客户增长都呈均衡的态势,并且在增加了新品类的情况下,已有的商品品类销售额也在持续增长,这些都构成了京东商城从去年的13.2亿元销售额跃升到今年40亿元销售额的增长原因。
尽管以超线性的速度成长,但是和国美苏宁这两家年销售额以数百亿元计的老前辈比起来,京东商城仍然显得势单力薄。这意味着,京东商城在后台采购时,难以像国美和苏宁一样通过规模优势去打动供应商拿到好价钱。在每分每厘都锱铢必较的零售业,成本控制尤为重要,何况在消费电子和家电行业,渠道商的毛利在3%~5%之间,没有规模优势,进货成本将居高不下。
刘强东以另外一种方式打动了供应商,那就是效率。“我们一直追求低成本高效率,是因为我们坚信,如果物流平台效率比供应商更高,而运营成本却低于它们自建电子商务平台,那么京东商城就不会被供应商抛弃,我们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刘强东做过测算,如果品牌商自己做电子商务的B2C平台,自建物流、配送和货到付款的支付体系的话,每卖100元的货,那么它需要为后端物流体系支付12元~18元的成本。也就是说,品牌商自建电子商务的后台体系的成本是销售额的12%~18%。京东商城却能把成本压到6%左右,这对于消费电子和家电企业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在这个行业,很多企业的净利润只有3%~4%,因此后台成本降低5个点,成为京东商城打动供应商的理由。
在京东商城,库存周转期是12天,而国美苏宁通常要40天~60天。这对于新品更迭甚过时尚业的消费电子业来说,供应链速度加快一天,则意味着价格可以多坚挺一天,利润也可以更高。对于B2C平台来说,供应链的提速,则依赖于后台仓储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转。
因此,刘强东从今年以来不断加大对仓储物流后台的扩建。在目前拥有北京、上海、广州3个大物流中心、仓储面积达到8万平米的基础上,刘强东分别在成都、宿迁、上海以及北京购买了600亩地,用于新的仓储物流基地的建设。
对仓储物流后台建设的迷恋,源自于今年春节期间京东商城的一次物流危机。当时京东商城的订单爆增,远远超出了物流配送能力,导致订单大量延误。春节后刘强东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一家快递公司,并且投资逾亿元,在全国布局仓储物流体系。而近期有消息称,京东商城将获得国内B2C平台的最大规模的风险投资,这些资金将用于京东商城进行后台配送能力的改造和优化。
布局仓储物流后台,是为了更长远的规划。现在,京东商城的广告语都改成了“要购物,上京东”,而非以前的“买电脑,上京东”。今年京东商城已经在开始尝试销售日用百货,尽管其只占到整体销售额不到2%,但是这无疑表明了京东商城今后要做综合类购物平台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