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如何应对澳元加息?
金融危机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澳行加息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做何反应?
我们应如何应对澳元加息
专家称中国刚性汇率制度不允许货币政策过早转向
金融危机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澳行加息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做何反应?
“中国的刚性汇率制度不允许货币政策过早转向。”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12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的货币政策统筹考虑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需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因此,在美国刺激政策退出之前,中国紧缩力度有限,否则只会引来更多“热钱”流入。
哈继铭认为,从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历史关系来看,中国加息也很可能晚于美国。在上一轮全球放松与紧缩周期中,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资源型国家加息领先美国近两年,美国自2004年6月30日开始进入加息周期,而中国在2004年10月29日才开始加息。中国经济复苏尚不稳固,是刺激措施退出尚早的另一个原因。哈继铭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7%-9.0%。
“货币政策应有足够的前瞻性。”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析,澳大利亚CPI同比虽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但其央行预计其下降已经开始减速。
马骏提醒央行决策人士,货币政策制定必须是有“前瞻性的”,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时滞”效应,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马骏还指出,澳行此次加息也充分考虑到了房地产因素影响,澳大利亚国内房屋贷款增速强劲,拉动住房价格明显上升,这种形势通过加息可明显抑制。
在我国,房产价格指标虽不纳入CPI统计范畴,但马骏指出,过热的房产投资所引发的相关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对我国CPI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马骏认为,有必要将调控房地产贷款增长和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澳行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提醒。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指出,提升利率是紧缩货币政策工具,而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防通货膨胀。实证研究证明,防止通胀恶化,首先要防止通胀预期强化并转变成实质性通胀。澳大利亚央行提息,至少与通胀预期开始形成的判断有关。其次,治理通胀需要提前,所以澳大利亚提息更主要的是发出了防通胀期的信号。第三,货币政策防通胀不会突发性地一次到位,提息将会连续。
左晓蕾说,在年内,中国货币政策对澳洲这次提息不会有特别反应。主要是年内通胀增长不会有特别大的变数。第四季度CPI可能转负为正,但并不意味着通胀形势恶化。不过,随着经济增长形势逐渐企稳,明年CPI会随之逐渐上涨。特别是自今年2月CPI负增长以来对明年产生的翘尾影响,明年CPI只要环比增长超过1%,CPI就可能同比增长3%。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稳定,价格水平增长有可能达到3%至5%。当然,如果对通胀形势变化有正确评估,区别翘尾影响和新增因素推动的价格水平上涨的不同影响,这样的价格增长水平应在可承受通胀水平之内。
左晓蕾认为,在中国经济8%至9%的增长稳定三到四个季度以后,切忌刻意推动过高的经济增长。稳定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稳定的价格水平,也是控制通胀的重要思路。
左晓蕾表示,世界各国央行联合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对中国有利。否则,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全球货币政策调整不同步,人民币与各国际货币之间的利差拉大,会带来资本流入的压力,抵消国内货币政策的效用。
也有专家表示,就中国而言,澳大利亚的加息应该不会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尽管中国的货币政策发生悄悄的微调,但央行主要通过货币供应而不是利率来调整货币政策。只要经济刺激政策不退出,我们可能会在较长的一个时间里面对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双重压力,不过,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年底之前应该可以保持不变,在明年下半年之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的可能性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