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联动:当供应链金融模式有了左膀右臂
后疫情时代,中国供应链产业厚积薄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产融结合已成为有目共睹的大趋势,而区块链无疑会成为此过程中的得力干将,如同为供应链金融添上左膀右臂。
自产业之基诞生,承金融之光绽放,供应链金融如同实体经济大地上开出的奇葩异卉,将产业赋予的持久生命力与金融之爆发力集于一身,其香惠泽万物。企业由过去单打独斗到如今齐心携手,银行由过去贷款给中小微企业时迟疑不决到如今安心落意,“大地”上的“植被”因其存在而根结盘据,根深叶茂,纵狂风暴雨袭来仍得以安然无恙。
然“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土壤之下暗流涌动,“树木根系”的连接也并非屡屡顺遂,以下问题频频浮现:
1.中小企业在获得核心企业与银行的支持上,常处于信息孤岛,贷款融资难且贵——如何于茫茫“林海”中,找到愿意且适合与自己连接的“根系”?
2.核心企业的信用不具传递性,各层级供应商无法全部惠及——一棵“大树”只能帮助自己身边的那圈“小树”,远处的“小树”该怎么办?
3.当中小企业拿着与核心企业的贸易信息找银行融资时,银行需花大量时间验证信息真实性——当“树木”之根建立连接时,如何确定对方不是虚有其表?
4.企业担心数据泄露,交易信息的安全性无法保证——“根系连接”过程中被其他“树木”横插一脚,导致“营养”流失,该怎么办?
5.资金提供方需要获得良好的回款保障——如何避免“根系”建立连接后对方强行切断的情况?
以上问题,都可借助另一强大的存在来化解。它如黑暗土壤中自带夜视功能的摄像头,任何异动在它面前都无所遁形;又如灵敏而高效的雷达,能在短时间内帮企业达成最契合自身需要的合作;作为交易担保者时它一言九鼎,作为信息保护柜时它固若金汤,有时又可化作营养输送管道,将“大树”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远方的“小树”,让整个“森林”因其存在愈加枝繁叶茂。
当它与供应链金融联手时,将化身为实体经济大地的又一保护神:它就是区块链。双链联动,供应链金融中的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区块链”一词,对很多人来讲并不陌生。2008年11月1日,它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核心技术第一次问世。提及比特币,其易于操控的资金存量,支付缓慢的弱点,试图颠覆央行的货币发行权等问题,使其刚经历横空出世后的一番暴涨,便迎来政府管控,用户纷纷退场,暴跌不止的局面。目前的比特币社区已趋于理性温和,但市场的大起大落仍然不休,这使比特币更适合投机,而非匿名交易。如果说比特币是“由红转黑”,只有少数人还在拥簇的“初代网红”,区块链便是“由黑转红”的互联网新宠儿。脱离开比特币看区块链技术本身,其“难以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的特性,使其在支持供应链金融,解决其常见问题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供应链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贴合,又使区块链技术这一强大利器得以用于正途,不再如同在虚拟经济中一样有为虎作伥的可能,两者相得益彰。
1.建快速破冰的“群聊”促进银企互信
在银企互信、核心企业信用传递方面,区块链技术的存在,就如同将需要融资的中小微企业,同核心企业、银行拉入了同一个群聊,让信息更公开透明,融资更简便快捷。
原先中小微企业想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需拿出与核心企业的贸易凭证,就如同出示与核心企业的“私人聊天记录”,银行在提供贷款前要验证这份“聊天记录”的真实性,这极大增加了贷款的时间成本和信用要求。在区块链体系里,三方不再是点对点沟通,而是处于同一“群聊”,当中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做交易时,银行可以亲自见证,或查找共同的“聊天记录”来核对交易真实性,这极大提高了融资效率,中小微企业也会因过往交易可追溯而获得信用累积效应,使融资越来越顺遂。
此外,“群聊”的存在使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可以共享核心企业的信用。因为有“群聊记录”作证据,核心企业所做出的应付账款承诺可以为多级供应商所用,链条上的任意供应商融资时都可以享受到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整个链条的融资成本都得以降低。
2. 发无法篡改的“账本”提升回款保障
“群聊”使沟通更方便,但若“聊天记录”可以随意篡改、删除,这个“群”同样信用欠缺,无法让用户安心使用。这时就不得不提到区块链的两大核心技术:分布式存储与智能合约。它们共同制作了一批无法篡改的“账本”,并分发给所有群聊用户。交易信息在“账本”上会及时更新,且任何人都无法篡改。即便黑客攻击某一处数据,也无法抹杀所有“账本”上的数据,这大大提高了“聊天记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回款保障方面,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如一位公正的计算机管家,将合约数字化,在满足一定条件后,由程序自动执行。例如,某一核心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做担保,让银行在指定日期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但若核心企业未能在合约规定时间前成功担保,贷款过程将无法进行,任何人都不能强制继续。分布式存储技术与智能合约技术,使资金提供者能更放心地对中小微企业伸出援手,供应链金融链条也因此更畅通无阻。
3. 安保护机密的“巨锁”守住数据安全
以上所述的种种场景,都有一个前提:有人愿意入群并分享信息,包括交易信息,融资信息等,如此才能济济一堂,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然而在陌生人间信任度渐低的当代社会,要求企业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将自身机密公之于众,无异于天方夜谭。在此时信息安全便成为能打破信息孤岛,让企业敞开心扉的存在。
区块链系统中,应用了多种多样的密码学技术,如公钥私钥、数字签名等,如同一把巨锁,牢牢保护着数据安全。尽管“账本”上的交易数据,包括金额、交易时间等都公开透明可查询,但是交易用户身份是匿名的。借助加密算法,区块链成功实现用户身份和用户交易数据的分离,如同为群聊开启了匿名功能,大家可以放心畅所欲言。
此外,区块链还具有加密存储功能,这意味着访问数据必须出示私钥,若你想查看某家企业的交易记录,需要有对方提供的正确密码。相比于普通密码,私钥的安全性更高,几乎无法被暴力破解。这更是为区块链体系下的供应链金融上了一把“安全锁”。
在助力供应链金融时如此得心应手的区块链技术,其实早已备受关注。
2017 年 6 月,浙商银行基于趣链科技底层区块链平台开发的"应收款链平台"上线。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在线支付和融资工具,帮助企业去杠杆、降成本,为企业提供便利的支付和融资渠道。截至 2018 年 5 月,已有 600 多家企业入驻该平台。
2018 年 2 月 6 日,金融壹账通推出区块链方案"壹账链",覆盖交易额超 12 万亿,注册金融机构 800 余家,壹企银融资平台接入中小企业节点数近 17000 个。
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平安银行开发了核心企业应收账款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去鉴别供应链中的资产,实现信息链内资产公示可追溯,且不可篡改、不可删除。
及至近期3月31日-4月2日,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零数科技作为区块链企业受邀参加,创始人兼CEO林乐发表了主题演讲《以数据共享网络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分享内容包括如何通过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构建数据共享网络,进而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将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除了银企实践外,我国政策对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双链联动”也倍加扶持。2021年我国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曾指出:区块链是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要“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
数据显示,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结合后发展迅猛,目前我国30%以上的供应链都已上区块链,未来三年可能有60%-70%的应收账款会通过区块链来实现流转。到2025年,通过区块链释放的应收账款融资规模,可能会达3.6万亿。
旭日祥云各地竞盛,春风化雨万物峥嵘。自2008年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核心技术初登经济舞台,到今日在实体经济大地上与供应链金融携手同放异彩,区块链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存在,它已带来诸多效益,并将孵化更多成就。后疫情时代,中国供应链产业厚积薄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产融结合已成为有目共睹的大趋势,而区块链无疑会成为此过程中的得力干将,如同为供应链金融添上左膀右臂。
“如果我们有一天做到了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的时代,有能力全面地、实时地、细颗粒度地掌握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所有数据,我们可以非常有效进行经济活动,最后将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又一次革命。”国双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祁国晟认为。这正是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双链联动的意义。展望未来,在数字化高速路上飞驰前进后,供应链金融正在驶入数智化时代,从数据采集分析,到将海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结合,打通原来的数据孤岛,辅助决策,实体经济正在科技与金融的共同支持下焕发出蓬勃生机。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全新的充满可能的新时代,正在你我眼前隆重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