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风雨14年,机遇与挑战并行
14年前,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但居民消费率却不足50%,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为响应国家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战略方针,促进我国经济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经国务院批准,原银监会开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允许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14年前,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但居民消费率却不足50%,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为响应国家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战略方针,促进我国经济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经国务院批准,原银监会开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允许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历经14年的发展和探索,全国已开业30家消费金融公司并已经成长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服务范围覆盖全国。消费金融公司立足专业化消费信贷定位,服务新市民群体,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近年来更是不断推动金融与数字科技结合,形成与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互联网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消费金融主体竞争发展的格局。截至2022年末,行业资产总额8844.41亿元,负债总额7847.23亿元,所有者权益997.18亿元。
其实,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并不仅仅是14年的时间,2009年以前,是消费金融行业的萌芽期,提供服务的主体一般为商业银行或者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收入、高净值人群,审核比较严,主要涉及的产品是信用卡、汽车贷等。
2009年7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发布推动消费金融行业进入成长期,在政策层面通过成立消费金融公司来鼓励发展消费金融业务。2010年银监会相继批准设立了4家消费金融公司,其中有3家是以银行为主导,贷款规模不足100亿元,只占一般性消费信贷中非常少的一部分。
在行业发展最初的几年间,消费贷款业务的客群基本上还是被银行信用卡覆盖,那些无法申请信用卡的客户也比较难获得消费贷款授信。虽然这个时期行业发展缓慢,未来政策导向也不够明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无法覆盖的消费金融需求缺口。
这样的瓶颈直到2015年6月才被国务院的一个重要决定打破,将原本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这个决定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促使消费金融行业进入增速期。
随后,在7月、8月两个月里获准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其数量接近过去五年的总和。在信贷规模上,消费信贷在短期贷款中的比例上升到43%,消费贷款投放余额比较年初提升一个百分点。
随着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行业乱象层出不穷,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在合规经营方面仍然存在意识缺乏、重视不足。在金融业加强市场乱象整治、监管全面趋严的大背景下,强化合规运营是当下以及未来确保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政策上更是强调以规范行业良性发展为主。2017年至今,陆续出台的政策均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将合规放在首位。
行业进入合规发展期,金融科技不断推动着消费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助力各金融机构的合规建设。比如利用数字科技建立针对数据收集、传输、存储、使用、修改、删除、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策略,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征信体制,让用户深刻享受信用金融带来的服务。
绿色消费金融产品推出难度大,瓶颈难突破
自2009年起,消费金融行业已稳定发展14年,据银保监会非银部披露,消费金融公司已累计发放消费贷款7.17万亿元,累计服务客户7.89亿人次。推出特色消费信贷产品,合理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积极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累计发放旅游类贷款4972.6亿元、健康医疗类贷款2917.49亿元、教育类贷款3973.32亿元,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如何更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研发绿色消费金融产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成为当下互联网消费金融所面临的新困难。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绿色消费带来的消费升级将为中国经济开辟新的市场,使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另外,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不断扩充自身的绿色消费金融产品,聚焦于乡村振兴和扶贫助农。值得一提的是,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以全流程线上化办业务等举措来进行绿色金融服务,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市场。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也已加快研发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服务的创新。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唯一途径。
为响应国家号召,消费金融公司应具备社会责任感,以身作则为绿色金融产品以及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产品吸引投资者和企业参与环保事业,通过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环保的关注,了解环保产业,提高环保意识,从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有业内专家表示,绿色消费金融产品的推出难度较大,对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要求较高,包括环保风险和技术风险等,要根据环保要求进行设计,使其达到多方面要求。另外,还需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力度,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如何使绿色金融更好地融入实体经济和日常生活成为消费金融公司当前最大的挑战。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开始努力迎接这样的挑战,但更多的是自主行为,缺少激励和动力,产品创新瓶颈尚未突破。
提升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如何提升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当下不少行业人士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相比于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的服务对象而言,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下沉。但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下迁目标客群定位,消费金融公司因降低利费客群定位有所上移,原有差异化客群分层逐渐模糊,双方围绕中等收入人群展开激烈竞争。
显然,进一步细分市场和客群的能力至关重要。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围绕消费自主构建业务渠道的获客能力不足,除头部少数公司依靠多年的品牌效应积累客户,具备一定的获客能力外,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依靠以头部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助贷机构获客,助贷机构通过合同合约和技术壁垒阻断了消费金融公司对客户的直接触达,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因无法通过助贷业务积累客户从而对助贷平台更加依赖,融资渠道越窄,融资成本越高。
加之2022年LPR持续下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而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仍然较高。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凭借母行市场信誉及资金支持具备一定融资优势,但融资成本仍明显高于上市商业银行。
另外,风险管控能力不足使得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管控成本过高,消费金融公司客群定位决定内生信用风险高,贷款无抵押担保风险缓释手段少,风险成本明显高于商业银行。助贷机构利用所掌握的客户消费行为数据,在向消费金融公司推荐客户的同时提供辅助风控服务,但费用较高。为保证自身的数据垄断地位,助贷机构仅提供客户的综合风险评分而不提供底层基础数据,并且通过设定审批通过率下限等方式主导风险决策,而消费金融公司因没有基础数据的支撑无法对客户真实风险水平进行验证,更无法提升自身风险模型的有效性。
进一步来看,对中低收入客群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不足使消费金融公司的运营成本较高,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群体一般具有收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金融素质低,信用风险高等特点,再加上客户基数较大、覆盖地区广等因素,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难度远超商业银行,对公司的合规管理要求更高。行业中存在为扩张规模而不注重风险管控和合规性要求的现象,精细化管理运用程度明显不足,对于外包机构管理不到位也导致暴力催收行为时有发生。
此外,消费金融公司发放贷款单笔金额小、笔数多,征信查询、支付结算、催收诉讼等按笔结算的费用居高不下,成本难以摊薄。
可见,消费金融公司当下正面临着获客成本、风险管控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
小结: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风险定价机制逐步完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在强监管引领下,消费金融公司持续降低利率水平,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高额利率、暴力催收、产品制度不完善影响贷款用户金融体验感、无牌照非正规贷款公司出现等问题。消费金融公司应积极发挥“正规军”作用,既让“长尾客群”获得正规金融服务,同时又对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违规放贷行为实现有效“挤出”。
在培育中低收入人群信用观念方面,2009年至今已累计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上传客户首次信贷记录超4000万条,有效扩大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征信信息覆盖面,填补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征信信息空白,丰富我国信用主体层次。同时帮助中低收入人群持续提升履约意识和信用水平,有效积累“信用财富”,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特别是在新市民服务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在填补金融服务空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对商业银行零售金融服务的差异化补充。据银保监会非银部披露,按居民收入统计分布情况显示,收入排序位于40%~80%区间的中低收入人群主要依赖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提供信贷支持,服务占比超50%。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行业积极顺应服务新市民的政策导向,针对新市民开发174个专属信贷产品,30家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向新市民发放消费贷款1652.22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消费金融公司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产品的迭代和服务的升级,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做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持续发力于为不同需求群体提供不同金融服务,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