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贸易暖流对抗全球保护主义
近日,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这意味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的完成。东盟-中国自贸区将在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届时7000种产品将实行零关税,货物贸易完全自由化。而在投资方面,《投资协议》显示东盟和中国之间给予彼此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确立了国际投资保护原则、强调了解决区域贸易争端的仲裁和诉讼方式,《投资协议》为双方致力于建立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双向投资体制打下基础。
从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双边贸易增长率超过30%,不过2008年双边增长率下降到14%,而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为880亿美元,则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4%。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对抗全球贸易和投资萎缩的一个重要举措。实际上,日本经济史学家浜下武志、杉原薰创立的“亚洲间贸易”描述了亚洲有趣的规律:亚洲在遭遇世界性的贸易寒流后,地区的贸易“暖流”开始涌动。无论是1930年棉业为轴的亚洲型商品链还是1970年以后的日本“雁式贸易环”,都佐证了这一规律。
在投资方面,中国是东盟的第八大投资者。中国愿意在钢铁、资源行业以及农业方面对东盟大举投资,而东盟则在金融和零售上面有一些投资优势。双方希望未来两年的投资增长率达到60%以上。毫无疑问,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下,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自由贸易运动为全世界提供了某种榜样,但必须要指出的,这项运动也包含着一些风险。
跟“早期收获”计划(农产品[9.93 0.51%]为发轫)启动的贸易自由不同,投资更容易引发区域间的博弈。可以说东盟作为一个松散的、以协商(不引入否决权机制)和灵活性为基础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组织,它的内部存在着“投资友好国”和“投资顾虑国”。198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经济的大举“介入”已经让一些马来西亚人就认为,外资对资源品的关注会让马来西亚得上“荷兰病”。
这种情绪对中国尤其明显,在中国强大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冲击下,那些在1980年代靠FDI流入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现“经济腾飞”的东南亚新兴国家和地区可能将丢失其制造业的原初优势,由于这些国家的资源比较丰裕(例如棕榈油、橡胶和木材,原油和煤气),他们有可能将在压力下“丢弃”其制造业,转向资源出口型产业。这使得短期内那些资源出口国经济不错,而制造业国经济看上去很“颓势”。现在东盟内部,印尼的经济表现很耀眼,而它主要是利用中国和印度的扩大内需、信贷刺激等政策,加大了对亚洲大国的出口(棕榈油、橡胶、木材和石油)以至于中国—印度—印尼构成了一个新的词汇:“Chindonesia”,用于表示“全球贸易流”向“亚洲区域贸易流”的转化。
但是,这种转向往往会落入“资源的诅咒”,自然资源丰裕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方面是资源采掘业,资源采掘业会从制造业那里抢夺走更多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要素),导致制造业里的人力资本“矮化”、贬值,降低了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并降低了该国的整体人力资本。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形成,中国强大的纺织品和衣鞋的制造能力肯定会影响印尼的相关产业,而这些产业占印尼就业的30%,而越南纺织品就业比重达到25%,泰国的电子产业也会受到冲击。
实际上,和中国达成《投资协议》同时,东盟同印度签署了在2013-2016年间的关税削减80%协议、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谈判自由贸易协定(AANZFTA)等一系列行动表示,东盟希望通过“开放性地引入贸易方”来冲抵单一缔约方的产业和投资冲击,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这使得东盟的自由贸易运动具有一种“制衡”性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