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数字化转型调查报告:在金融科技布局等方面与国际存差距

2020-09-14 15:11129483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瞭望智库联合调研组。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已开展了许多有益实践,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广大中小银行在转型资源、科技能力等方面存在约束,在转型方向、路径选择等方面尚缺经验。本文通过面向51家各类型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调研银行)开展数字化能力自评估问卷调查,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最新现状并与国际领先银行进行对比,分析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规范引导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最新情况,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瞭望智库组成联合调研组开展了专项调查研究,构建了包括战略规划、组织文化、业务流程、技术创新、数据治理、生态合作六类领域及其26项具体要素的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力自评估模型,将数字化能力自评估总分设为5分,面向51家各类型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调研银行)开展数字化能力自评估问卷调查,并现场走访调研10余家代表性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总结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最新现状并与国际领先银行进行对比,分析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规范引导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1

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力自评估结果



从总体情况看,调研银行数字化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调研银行数字化能力自评估平均得分为3.01分,约半数调研银行自评估得分在3分以下。六类领域数字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战略规划(3.47分)和业务流程(3.27分)数字化能力自评估得分相对较高,技术创新(2.45分)自评估得分相对较低,其他领域自评估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数据治理(3.03分)、组织文化(2.97分)和生态合作(2.88分)。


从银行类型看,不同类型调研银行数字化能力差异相对比较显著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力自评估平均得分为3.31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评估平均得分为3.45分,六类领域整体较为均衡。城市商业银行自评估平均得分为2.83分,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商业银行自评估平均得分为2.49分,技术创新、数据治理和生态合作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新型互联网银行自评估平均得分为3.87分,六类领域发展均较为成熟且整体较为均衡。民营银行(不含新型互联网银行)【新型互联网银行是指将服务场所放在线上,不开设分支网点,完全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业务的一类新型银行。实践中,我国新型互联网银行主要包括纯互联网化的民营银行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民营银行(不含新型互联网银行)是指民营银行中除新型互联网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自评估平均得分为2.99分,六类领域发展均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和组织文化表现偏弱。


从业务情况看,零售业务和风险管理环节数字化能力相对比较高


从业务类型看,调研银行主要业务类型的数字化能力自评估得分均在2.8分以上,支付汇款(3.5分)和个人信贷(3.5分)自评估得分相对较高,其他业务领域按自评估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个人理财(3.38分)、对公信贷(3.14分)、资产管理(2.97分)和票据业务(2.86分)。


从业务环节看,调研银行主要业务环节的数字化能力自评估得分均在3分以上,风险管理(3.4分)自评估得分相对较高,其他主要业务环节按自评估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服务运营(3.31分)、交易处理(3.31分)、产品研发(3.25分)和渠道获客(3.09分)。



从转型措施看,生态、人才、数据等关键转型举措基本形成共识


一是调研银行对业务流程、技术创新和数据治理领域的多个举措十分重视,并普遍开展了实践探索。这些举措主要包括:借助应用程序接口(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开展跨界合作,加大创新技术人才和研发投入,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整合金融与泛金融场景,建立全行统一的大数据平台,设立独立金融科技部门,进行分布式架构改造和系统上云等。 


二是调研银行对战略规划、组织文化和生态合作领域的部分举措虽然重视,但由于改革难度大、实施时间长等原因,只有较少调研银行落地实施。这些举措主要包括:改革考核体系匹配数字化考核机制、建立全行级中台能力和PaaS平台、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构建完善的独立软件开发商(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ISV)开展生态合作、改革薪酬体系匹配数字化人才需求等。


从资源投入看,调研银行资源投入力度不同但总体仍有较大空间


从2018年IT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看,仅有13家调研银行比例超过5%,类型主要包括新型互联网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多数调研银行IT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在5%以下。 


从IT员工人数占总员工数比例看,仅有6家调研银行比例大于30%,类型主要包括新型互联网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民营银行(不含新型互联网银行),30家调研银行的比例小于5%,类型主要包括除新型互联网银行外的各类商业银行。9家调研银行比例在5%~10%,5家调研银行比例在10%~30%。


从技术应用看,大数据应用广泛而区块链和物联网应用方兴未艾


从总体应用情况看,大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在调研银行应用相对广泛,占全部调研银行的比例分别为98%和96%。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占比相对较小,但也有多家银行开始应用探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新型互联网银行应用新兴技术相对积极,农村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不含新型互联网银行)新兴技术应用相对较少。 


从具体业务场景看,大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在个人借贷、小微金融、支付结算、信用评估、监管合规等场景已得到相对较为普遍的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相对比较普遍,在信息安全、个人借贷、支付结算等场景有所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个人借贷、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场景应用相对广泛。区块链技术应用处于初步阶段,在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已开始从概念验证逐步迈向商业实践。物联网技术已在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等场景探索应用。




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比较分析


调研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同业实践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金融科技布局、合作开放、技术投入、人才储备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领先银行金融科技布局方式更为多元。国际领先银行多数采取创新基金、股权投资、创新实验室等多元化方式布局金融科技。麦肯锡(2018)通过对全球百家领先银行调研发现,50%以上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约有1/3的银行采用风投或者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比如,花旗银行通过设立创新实验室(Innovations Lab)、花旗风投(Citi Ventures)基金等方式布局金融科技。协会调研显示,国内银行主要通过创新实验室、合作外包等方式布局金融科技。


国际领先银行生态合作更加开放。国际领先银行积极建立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麦肯锡(2019)调研显示,在全球资产排名前100的商业银行中,79%的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开展合作,通过API为生态合作伙伴开放数据服务。比如,西班牙对外银行、荷兰国际集团、星展银行、花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国际领先银行均建立了API平台,为金融科技公司等第三方机构提供接口服务。协会调研显示,65%的调研银行建立开放银行与合作伙伴合作。


国际领先银行技术投入力度相对较大。国际领先银行将利润、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移动服务、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数字银行、网络安全、产品开发等技术领域。麦肯锡(2018)调研显示,国际领先银行将税前利润的17%~20%投入金融科技。比如,摩根大通2018年技术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0.5%。协会调研显示,60%的调研银行技术投入占税前利润比例低于3%。 


国际领先银行科技人才储备相对较多。国际领先银行注重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科技人员比例。比如,摩根大通技术人员约5万名,占总员工比例约20%,其中约60%的技术人员从事开发和软件工程等技术类工作,并持续招聘机器学习、UI设计、API开发等技术人员,不断加强技术人才储备。高盛技术人员占总员工比例达25%。协会调研显示,约60%的调研银行技术人员占比小于5%。


2

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风险挑战



主要风险。数字化转型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可能带来传统银行风险的新变化,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操作风险方面: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关系从相对单纯的外包合作关系发展为业务、账户、数据、技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多类型的关联交互关系,可能导致合作方的操作风险间接传导至银行。 


市场风险方面: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新型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相对更加复杂,市场风险更加隐蔽,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数字化时代下市场风险模型更依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模型构建更为复杂,模型验证更为困难,输出结果较难解释,导致模型应用产生不确定性。


信用风险方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生态合作模式可能导致部分银行过度依赖助贷、导流等合作机构,银行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环节外包,成为单纯的放贷资金提供方,弱化了自身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技术风险方面: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网络应用会渗入各个金融场景,使得银行系统更易受到网络威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难度增大。部分银行可能在未经严密测试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盲目追求新兴技术应用,导致技术选型错位、安全事件频发等问题。


声誉风险方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分工日趋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金融生态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属性和科技属性的边界变得模糊,使得商业银行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责任认定更加复杂,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给银行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主要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虽然已有探索实践,但在体制机制、数据治理、标准规范和生态运营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体制机制方面:调研银行(占所有调研银行比重为76%,下同)普遍认为战略规划对于数字化转型很重要,但多数调研银行在具体执行落地过程中面临配套制度流程欠缺(76%)、跨部门跨条线协同较难(73%)、创新技术人才不足(73%)等挑战。


数据治理方面:多数调研银行已采取建立大数据平台(75%)、引入外部数据源(80%)等举措,绝大多数调研银行(96%)认为需要重点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但只有部分调研银行采取了设立数据管理部门(49%)、建立统一数据标准(53%)等数据治理举措,同时多数调研银行面临数据质量不高(71%)、数据挖掘能力欠缺(59%)等挑战。 


标准规范方面:多数调研银行已将大数据(98%)、生物识别(96%)、人工智能(78%)等技术应用到业务场景中,但目前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标准规范供给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相比尚存在一定缺口。 


生态运营方面:多数调研银行采取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75%)和开放银行平台(65%)等举措积极加强生态合作,但多数调研银行(71%)表示生态圈运营能力不足,近半数(47%)调研银行表示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欠缺。


3

对策建议



监管政策层面。一是引导商业银行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引导商业银行认识到经济金融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加强培养数字化思维和金融科技创新意识。引导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认真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切实贯彻《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能力禀赋积极稳妥推进数字化转型,针对自身经营服务过程中的短板不足,制定实施契合自身发展定位的数字化战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能以数字化转型为名行盲目扩张、脱实向虚、超范围超地域经营之实。


二是建立完善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在技术应用、网络安全、信息保护、API、业务外包等关键领域,进一步完善数字化银行和金融科技监管规则体系。督促商业银行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等要求,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切实平衡好数据价值挖掘和客户隐私保护。提升监管科技应用水平,借鉴监管沙箱等国际经验,构建数字化监管模式,探索将科技驱动优势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银行监管全链条,依托金融科技应用试点等创新监管机制,为有价值的金融科技创新建立容错试错空间。


三是督促强化数字化转型的全面风险管理。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健全覆盖业务、网络、技术、数据等各环节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职责,建立适当的考核问责机制。要求商业银行把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下,做好对合作方的尽职调查、名单管理、风险监测和退出管理。要求商业银行严格落实自主风控原则,与第三方机构合理分配风险模型开发、测试、评审、监测评估、优化、退出等环节的职责权限,自主开展客户准入、风险评估、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工作,不得将贷款“三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环节外包给合作机构。


四是切实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通过金融科技产品认证、金融App备案等综合手段规范引导金融科技产品开发和数字化服务运营,及时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当行为。引导商业银行树立负责任金融的理念,将金融消费者保护融入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公司治理,切实承担消费保护的主体责任,构建独立的业务咨询和投诉处理渠道,研究制定风险提示、信息披露、金融知识普及、先行赔付、保险补偿等措施,从源头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财产、隐私和数据安全,避免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的风险成本向金融消费者不合理转嫁。


行业自律层面。一是搭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沟通平台。发挥贴近市场和资源整合优势,汇聚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领域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建立技术研发与应用联盟,引导多方合作建设生态圈,促进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和共享,共同解决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业务痛点和机制障碍。加大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科技创新、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业务交流和培训力度,切实培养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不断夯实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智力支撑。


二是推进金融科技标准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灵活快速特点,以技术安全、风险防控、消费者保护为切入点,按照“急用先行、共性先立、成熟先上”的原则,丰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在金融业应用的技术标准供给,完善数字服务、产品创新、外包合作等业务规范,在团体标准实践成熟领域、底线型金融安全领域、涉及金融消费者基本权益领域,积极研制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国家标准及金融行业标准,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提供更高层级、规范统一的标准支撑。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牵头组织行业力量,围绕金融科技服务、金融科技能力共享等自律管理等功能,推进信息披露、统计监测、信息共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等自律工作,构建安全可控、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提升商业银行尤其是广大中小银行数字化服务能力。

从业机构层面。一是建立完善体制机制。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金融科技的引领作用,自上而下塑造数字化思维意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研究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效保障数字化转型落地实施。积极推进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调整优化,探索通过金融科技子公司、联合项目组、创新实验室、创新事业部等平台和机制,妥善解决创新容错不足等机制问题。结合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和实际需求,加大数字化人才招募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探索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的考核方式和薪酬体系,为优秀技术人才提供快速晋升渠道,夯实数字化转型的智力支撑。

二是强化数据治理。建立覆盖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的数据治理架构,明确各方岗位职责,制定数据治理章程、专项办法、工作规则,夯实数据治理的保障机制。优化数据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全局数据架构,打通数据融合应用通道,破除不同部门的数据壁垒,化解信息孤岛,制定数据采集、处理、使用等全流程标准规范,降低数据共享交流成本,为实现数据规范共享和高效应用奠定基础。在切实保障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与敏感数据前提下,完善自有客户行为、账户特性、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在用户授权前提下加强与征信、税务、政务、海关等第三方机构合作,不断丰富数据来源。做好数据分类分级存储管理,通过特征提取、标记化等技术将原始信息进行脱敏,并与关联性较高的敏感信息进行安全隔离、分散存储,降低数据泄露风险。建立数据规范共享与使用机制,确保数据使用方在依法合规、保障安全前提下,在不归集不共享原始数据情况下仅向外提供脱敏后的计算结果,根据业务需要确保数据专事专用、最小够用,未经许可不得留存,杜绝数据被误用滥用。

三是推进金融科技布局应用和传统架构转型。加快金融科技布局和信息系统建设,中小银行可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夯实信息系统基础服务能力,稳妥推进金融科技布局,缓解人力资源不足、技术实力欠缺等问题,大型银行可加大创新技术投入,通过自研或合作研发提升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应用研发能力。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研究部署,准确把握各项技术的优势不足和合适应用场景,加强较为成熟技术在线下线上具体业务流程和场景的应用落地,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和客户体验。在确保系统稳定和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探索采用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等新型技术开发模式,加强运维、开发、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共享和一体化协作,按照“大中台、小应用”思路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实现金融业务整合解构和模块封装,借助API、SDK等手段对外提供易于使用的技术基础设施服务。

四是提升开放合作和生态运营能力。综合判断行业前景、市场规模和需求痛点,从核心客群、业务优势和运营能力等方面明确自身能力优势,通过自建、股权投资、合作加盟等方式,选择生活消费、生产经营、政府服务等场景切入,综合能力较强的大型银行可借助银行或所属集团的产业布局和网点渠道,打造覆盖多个行业的生态系统,掌控流量入口与业务场景,中小银行可参与到互联网平台主导的生态圈中,根据自身优势在细分领域获取流量,增强客户积累渠道,降低运营成本。加强生态伙伴协调沟通,合作建立一套事前授权、事中跟踪、事后补救的协同工作机制,明确风险责任边界,完善紧急补救措施和追责制度,不断提升各方生态运营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生态场景应用与合作平台的动态评估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优化业务流程与合作方案,合力打造互促共进、共利共享的良好金融生态体系。

联合调研组成员:肖翔、聂欧、杨彬、刘绪光、丁洋洋、苏莉、王平、李根、唐月生、吴丹、张国栋、孙乾、沈沁怡、刘秋娜。调研指导:杨农、夏宇。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20年4月刊,2020年4月5日出刊,编辑:王晔君



3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手机银行已成为银行最重要触客渠道

2021-12-07 14:24
1426

央行调查报告:去年末全国人均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51万元

2021-09-13 18:12
13631

德勤2020年全球区块链调查报告

2020-07-04 13:13
1229

新车质量调查报告:丰田排名大跌,质量垫底是一个美国品牌

2020-06-26 20:37
144755

【重磅】《2019电商消费主题调查报告》发布 电商法实施第一年顽疾待解?

2020-03-12 10:10
4309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