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加速入局消费金融,持牌“正规军”发展两极分化
持牌机构发展分化明显
来源:消金时代
近日,据新流财经报道,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已经在计划独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报道称,多个消息源确认,2019年,建设银行公积金相关业务部门开始牵头准备消费金融牌照申请事宜,计划初始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注册地很可能在深圳。
消费金融热潮来袭,前景可期
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火热,巨头、“大厂”玩家不断入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与筹备提速,2019年末,平安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已更名天星消费金融)两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
互联网巨头/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对消费金融的热忱不减,纷纷通过增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其中。如2019年5月,度小满出资4.5亿元入哈银消费金融,持股30%;2019年9月,玖富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战略投资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同时,还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密集增资。如去年11月,中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8.89亿元增加至15.14亿元,去年9月,中原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8亿元变更为20亿元;去年4月,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至9亿元等等。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证明了业内对于消费金融行业和市场前景的看好。
实际上,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国民消费观念改变、科技的高速发展,国内消费贷款规模增长迅速,但市场上众多消费信贷需求仍未被满足。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我国居民消费贷款余额从2015年初的15.7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9月40.8万亿元,增幅达159.9%。从消费贷款结构上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贷款用于实际消费、而非用于购房。
另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报告预计,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仍会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长期,预计表内消费金融占总信贷规模有可能突破25%以上。
对比可见,消费金融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在我国当前的消费金融行业环境下,逐步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体的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但商业银行对于与消费场景紧密结合的消费信贷发展不足,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则高息现金贷、套路贷等乱象不断,相对而言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存在能够有效弥补消费金融需求,行业前景可期。
行业玩家众多,消金牌照炙手可热
国内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始于2010年,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已开业24家消费金融公司。
其中4家在2010年批筹,分别为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随后的2011-2013年期间再未有新的消费金融公司批筹设立。2014-2016年间,共有17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2017年仅幸福消费金融获批筹建,2018年仅金美信消费金融和中信消费金融获批筹建。
进入2019年后,消费金融牌照批复速度有所加快,而据新流财经此前报道,目前有几家大型集团企业已经在组建团队,欲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同时,还有2345、唯品会、美的等十多家早已筹备申请牌照的公司仍处于排队等待过程中。
另一方面,175号文等监管要求中对互金机构给出的转型路径,也使众多互金机构的目光对准消费金融牌照。
在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消费金融牌照炙手可热。而新玩家的持续入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是当前场内玩家必须面对的难题。
消金公司发展参差不齐,分化明显
目前而言,国内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与发展参差不齐,分化明显。
据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总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上的消金公司有7家,总资产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仅有2家,分别为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其中捷信消费金融以其990.75亿总资产位列首位。
而北银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四川锦程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2018年末总资产均在40亿以下。
盈利方面,2018年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的仅有5家,分别为捷信消费金融(13.96亿元)、招联消费金融(12.53亿元)、马上消费金融(8.01亿元)、中银消费金融(5.59亿元)、兴业消费金融(5.12亿元)。杭银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等8家净利润不足1亿元。
已披露2019年上半年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有7家总资产跨入百亿行列,其中捷信消费金融以1069.85亿元的总资产位列第一,而总资产最低的盛银消费金融,仅有28.49亿元。
2019年上半年,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为7.93亿元,拔得行业头筹,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也实现了不同金额的净利润。而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等则为净亏损。
2019年前三季度数据未披露完全,根据公开资料,已公布相关数据的消金公司中,截至2019年9月30日,捷信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130.53亿元,净利润10.33亿元;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75.32亿元,净利润10.87亿元;海尔消费金融实现营收10.26亿元,净利润1.69亿元等等。
对比可见,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分化,头部公司保持相对优势,但部分公司业绩也不尽如人意。
而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头部公司优秀的盈利能力,无疑体现了消费金融市场的魅力。
但正如上所说,众多玩家入场,如何在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也是一大难题。
合规、风控、科技化和多元化场景服务或将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四大“竞争力法则”。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捷信消费金融曾介绍过经验,就是从供需两端出发来应对:供给端,消费金融公司要始终坚持合规经营,确保安全发展不“出轨”;针对不断变化升级的消费者需求,要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发掘新的场景;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5G等技术,不断增强风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在需求端,消费金融公司要加强消费者教育,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消费者对于理性消费、合理借贷、风险识别、防欺诈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提升其金融素养。
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应当携手合作,积极推动行业征信数据共享,助力建设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从而解决‘信息孤岛’难题,约束过度授信、多头借贷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