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登上獐子岛捕捞船,“集体暴毙”的扇贝到底还活着多少?
近期,獐子岛集团的扇贝出现大面积死亡一事受到关注。然而看到这些,几乎所有人都说,“狼又来了”。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獐子岛扇贝“逃跑”“减产”的新闻便被反复披露。这是怎么回事?獐子岛的扇贝到底命运如何呢?
来源:央视财经
近期,獐子岛集团的扇贝出现大面积死亡一事受到关注。然而看到这些,几乎所有人都说,“狼又来了”。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獐子岛扇贝“逃跑”“减产”的新闻便被反复披露。这是怎么回事?獐子岛的扇贝到底命运如何呢? 记者实地探访:部分海域扇贝亩产不足5公斤 16日,由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相关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调查组赶到了獐子岛进行实地考察。记者也跟随獐子岛的捕捞船到达2019年秋季抽测活动的部分海域实地探访。 记者来到在獐子岛本次秋季抽测活动的一个受灾较严重的点位。有一艘船在这里进行捕捞,捕捞的范围是5.5亩,一共捞上来约26公斤鲜活扇贝,平均亩产不到5公斤,而正常亩产应在20至30公斤。
除了这个点位,调查组也随机在其他区域进行了扇贝捕捞。在相距只有三四海里的另外一个点位,捕捞上来的鲜活扇贝明显更多一些,平均亩产将近20公斤。
抽检后,专家组召开了座谈会,对此次獐子岛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及整个长海县海域渔业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将于近日公布。
“多灾多难”的獐子岛扇贝
獐子岛的扇贝,已经成为股市里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奇就奇在它的“多灾多难”。因为五年内三次跑路,獐子岛扇贝被网友戏称“旅行扇贝”。一会儿说扇贝失踪了,一会儿归来了,一会儿说遭遇冷水团,一会儿又说遭遇高温。扇贝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有人戏称獐子岛的扇贝应该是被“气”死的。
1、2014年10月 獐子岛突发公告,声称2011年与2012年的底播海域虾夷扇贝,因冷水团异动导致近乎绝收。因此巨亏8.12亿元,上演了“扇贝跑路”1.0版。 在这次事件后,公司一度披星戴帽,连亏两年,差点退市,2016年勉强扭亏保壳。 2、2018年1月 獐子岛再次突发公告,声称2017年降水减少,导致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异常,大量扇贝饿死。2017年业绩变脸,巨亏了7.23亿,上演了“扇贝饿死”2.0版。 3、2019年10月 10月19日,面对深交所的业绩关注函,公司自信地表示,扇贝的投放采捕正按计划进行,不存在减值风险。 4、2019年11月 獐子岛再次曝出扇贝存货异常、大面积自然死亡的消息。11月11日,獐子岛因扇贝“突然死了”再次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而这已是獐子岛在2019年第7次被深交所点名。11月12日,獐子岛开盘一字跌停。
财经评论员:獐子岛扇贝 不能“一跑了之”
对于獐子岛扇贝的连续剧,市场选择了用脚投票,11月12日早间开盘獐子岛就一字跌停。对此,财经评论员侯杰认为,獐子岛扇贝跑了,不能一跑了之。
一个上市公司把“扇贝跑了”演成了连续剧,实在让人无语。从2014年开始,已经是第3次了,这回说的是价值3亿元的虾夷贝死亡,一亩只剩两公斤,都不够蒸一锅的。 对于之前的连续剧,监管始终没有松懈。今年7月,证监会经过500多天调查,因财务造假、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信息等拟对獐子岛及控股股东做出了罚款和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 而这几年,投资者对于扇贝的一次次跑路也一直在用脚投票。目前,獐子岛的市值缩水了90%。不论是从监管还是市场,应该说对于扇贝跑路都作出了应有的反应和处理。 但是如今,这出戏码再次上演。对于海水养殖业来说,受气候、洋流、水温等外部因素影响很大,而在国际上,受外部因素影响而造成海水养殖业损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是一旦狼来了喊多了,即便狼真来了,人们也会心存疑虑。 獐子岛公告一出,深交所秒发关注函提出了质疑。地方政府立即关注了这一事件。我们希望各方能够快速查清事实,给市场和公众一个交待。 最后,要对投资者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真的只能像扇贝一样,有多远跑多远了。
▌本文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