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提升企业竞争力
哪怕是同一类的商品,一旦有了保税和非保税的分类区别,企业就必须分开两个仓库摆放,导致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是一直悬在涉及进出口业务的供应链企业和跨国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企业发展脚步也不得不放缓。上海海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试点的“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得到了大大增强。
上海海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试点的“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解企业的燃眉之急。
哪怕是同一类的商品,一旦有了保税和非保税的分类区别,企业就必须分开两个仓库摆放,导致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是一直悬在涉及进出口业务的供应链企业和跨国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企业发展脚步也不得不放缓。上海海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试点的“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得到了大大增强。
供应链企业: 优质客户纷至沓来
“过去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货物,一部分会以保税货物状态储存,安排国内经销;一部分通过口岸清关送到区外暂存库,直接配送销售渠道。按照原先的规定,我们必须设立两个仓库,企业对这两个仓库不得不分头管理,导致成本水涨船高。”元初供应链是洋山保税港区第一家开展分类监管业务的仓储企业,谈到原来的监管模式,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也颇有点无奈。
这种模式下,即使一类货物爆仓,也无法存放到仍有富裕空间的仓库,由此产生的成本除了租金,还包括仓库与仓库之间的物流成本,仓库日操作能力下降带来的运营能力的下降,不能共享货架造成多余重复的托盘制造费用,以及各个新增环节配套的人力成本等。加在一起,负担不小。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让一切都改变了:企业所在区域的洋山海关为支持企业发展,进行深化改革,通过软硬件设施的重新梳理、改造和运用,让保税货物和非保税货物得以在同一屋檐下共同运营管理。
“两仓合并”的效果是显著的。2015年仓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启动以后,通过取消区外仓库,元初供应链可以将原先口岸清关完毕的货物以非保税货物状态放入区内,企业整体运营成本迅速降低,节省出了一套价值80万元的设备和一套4个人的操作班子,仓库也得到了有效利用。
至2018年底,元初供应链已经顺利完成4813票非保税货物进出区操作,涉及货值5.7亿元,盘活了12900平方米的仓储面积,核算下来能够降低30%的运营成本。同时,公司业务模式更加丰富、运作更加灵活,对客户的吸引力也不断加大。试点开展分类监管业务后,元初供应链已经成功引入了MUMD、嘉煦、欧德堡、京东等优质客户。不少国外企业更是看中这一点,把元初在洋山保税区的仓库作为其在亚太区的配送中心。
跨国企业: 巩固大中华区战略地位
正是有了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创新监管举措,上海自贸区内企业的业务类型呈现多样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亚太分拨中心、大宗商品营运等新型业态不断发展,传统经营方式也逐渐向国内国外分销并举的经营模式转变。
如今,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已经在全国复制推广,受益面也得以大大扩宽。位于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的费斯托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在金桥逐步壮大起来的外资企业,聚焦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为全球30多万客户提供3万余种不同产品和服务。
企业业务的逐步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原来我们主要是直接做产品进口的,但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我们会做一些本地的设计和研发,就会非常希望能够将保税和非保税产品放在同一地点管理运营,同时满足国内外客户的不同需求。”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经理卢艳艳说。
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的创新制度让费斯托的愿望成功实现。这一政策的实施,能够让企业将进口保税货物同目前国产非保税货物按照境内和境外客户的订单要求集中发货,免去了非保税货物出入区的报关等手续,免除了非保税货物因进出特殊区域而要担负的关税及增值税差额负担。这样一来,企业运营成本可以大大节约,国际竞争力进而增强。
正是改革创新带来的强大活力和便利的营商环境,促成费斯托总部决定扩大在沪投资。去年,费斯托决定扩建其亚太物流中心和客户定制化生产中心,进一步巩固了大中华区在集团的战略地位。
信息来源:浦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