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从全球78位升至46位,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做了什么?
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显示,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
来源:第一财经
简介: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显示,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
一年时间,从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
中国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所做的种种努力,已经反映在了最新的世界银行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
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下称《报告》),结果显示,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
而且,中国在过去一年里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位列今年营商环境改善全球排名前十。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说:“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在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从而使中国进入(营商环境)世界排名前50的经济体之列,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培育创新和私营企业的高度重视。”
中国做了什么?
在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营商环境正在受到各经济体越来越多的重视。《报告》显示,世界各地政府在消除国内私营部门面临的官僚障碍方面创出新纪录,在过去一年里实施营商环境改革314项(去年264项)。
世界银行此前的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个百分点——这也成为各地政府不遗余力改革营商环境的根本原因。
“今年的结果清楚地显示,在许多经济体,无论大小,政府都致力于培育创业精神和私营企业。”参与编写《报告》的世行全球指标局高级经理丽塔·拉马霍说。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3年开始制作这份《报告》以来,在营商环境项目所监测的190个经济体中,有186个经济体实施了3500多项营商环境改革。
为了准确详尽地评估各经济体的营商环境,世行的这份报告主要考察10个指标: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排名越高,表示该经济体的监管环境越有利于企业的开办和运营。
在过去一年里,要了解中国做了什么使排名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就要观察上海和北京发生了什么。
在世界银行关于全球营商环境的排名中,选取了北京、上海两座城市来衡量中国的上述10个指标,其中北京、上海分别拥有45%、55%的权重。
上海市市长应勇说,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之一。上海的营商环境总体上是好的,上海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以及在上海集聚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数量,还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跃度都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上海的营商环境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17年年底以来,上海针对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的10项主要指标逐项研究,进而出台实施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以及市场最关心的施工许可办理、企业开办、纳税、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等十大领域的10个专项行动计划,并同时提出了53项政策措施。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也指出,政府要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的营商环境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进步。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在“开办企业”和“获得电力”两个领域,中国取得的进展尤为显著。
在“开办企业”领域,中国自去年以来,已经取消了3项程序,如今开办企业只需要9天,与经合组织高收入国家持平。而北京市也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开办企业完全免费的两个城市之一。目前,中国在该领域排名第28位。
在“获得电力”领域,中国排名第14位。中国、日本和阿联酋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电力接入全免费的国家。
在“跨境贸易”领域,《报告》认为中国几乎所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进口的边境合规成本从745美元降低到326美元。由于这些显著的改善,中国在“跨境贸易”领域的全球排名上升30多位,升至第65位。
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中国也依然是世界最佳经济体之一,耗时496天,成本占索赔额的16%,远远好于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平均耗时582天和占索赔额的21%。中国在这个领域排名第6。
尽管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世行评估认为,中国在“办理施工许可证”领域仍有提升空间,目前排名第121位。在中国,企业修建一座仓库办理所有许可证和授权需要完成20项程序,而东亚太平洋地区平均为15项。不过,得益于在建筑质量控制指数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中国的表现已接近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所建立的标准,在满分15分中获得11分。
上海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经验,也成为首批向全国推广的经验。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通报部分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其中就包括上海的“一照多址”和“一证多址”改革、制定新兴行业分类指导目录、跨区域网络市场协同监管、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建设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共5项。
应对不确定性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等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挑战,有政府官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要化解不确定性,政府就需要提供企业各种确定性的预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0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根据督查发现和企业关切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会议指出,要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抓好各项政策落实,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障碍,增强企业信心和竞争力。
中国试图构建一个面向内资和外资的完整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体系,其中包括了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压减行政许可等事项、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等五大类内容。
比如,年底前修订完成并全面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明年3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外对外资设置的准入限制,实现内外资准入标准一致。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面向未来,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大方向不动摇,继续深化改革,特别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当地时间10月12日中午,李克强在塔吉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时说。
这也是外资企业非常期待的。10月28日,第30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召开,来自16个国家的38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为上海及中国的扩大开放献计献策。这38位企业家所在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1.5万亿美元。
银瑞达公司董事长雅各布·沃伦伯格表示,要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更重要的一点,即政府要确保有一种平等对待中外投资企业的制度待遇。
外资企业已成为推动上海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上海实到累计外资2231亿美元,现有外资企业5万多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3家、外资研发中心438家。
今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世界宣示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按照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要求,上海于7月10日集中推出了“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
对于应勇发布的上海接下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蓝图和规划,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温伯格表示,30多位国际企业家对此都表示看好。
接下来,应勇表示,上海将对照世界银行新一轮的评估报告,采取有力的针对性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当然,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限于世行10项评估指标,我们还要以更大的力度,在更宽的范围,以市场主体的实际感受和获得感为衡量标准,加快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一流营商环境。”应勇说。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