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费金融行业重大利好 ——国家出台政策推动消费转型和升级
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通过发展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文 | 耿明
来源 | 贸易金融;综合整理新华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不断增长,去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36.6万亿元,今年前八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说明我国的消费金额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去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达到43.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6%,相比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我国的消费还有提升的空间。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美贸易战的持续进行,对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国际经济发展的不景气也影响到了我国进口的发展,这个时候更应该通过扩大内需的方法来维持经济增长,而消费作为内需的一个重要表现,应该大力发展。
我国目前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消费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和市场的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影响。
1、主观因素
(1)“无力”消费
目前,我国大部分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消费过大,影响到了他们消费其他物品,数据显示居住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达到22%,再加上其他的日常如衣服、家居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居民实际可用于消费的并不多。
(2)“无心”消费
我国养老体系的不健全,消费者把部分钱放在银行存起来,导致我国的存续率居高不下,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发展。有数据统计,美国人的储蓄率极低,最低时为0.8%,最高水平也仅只有5.6%。而中国是世界上头号的存款大国,2017年中国的人均储蓄率已超过50%。
2、外部因素
(1)产品体系
消费产品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消费市场消费产品存在单调化、同质化的现象,消费者的选择性较少,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2)产品服务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存在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有待进一步改善。
本次政策解决的重点主要有住行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完善消费产品标准、绿色消费以及推动农村消费发展。
1、消费产品标准
内容:加强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信用在消费领域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互联网与更多传统消费相互渗透融合,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消费共同治理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解读:完善的消费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以往存在假冒产品欺骗消费者或者消费者没有享受到良好的服务。未来,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可以更好的享受消费的乐趣,促进他们消费的欲望。
2、住行消费
内容: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总结推广住房租赁试点经验,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推进住房租赁立法,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加强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北方地区供暖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大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力度。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严格汽车产品质量监管,健全质量责任追究机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流通体系,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汽车赛事等后市场。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解读:住行是消费者消费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可以使消费者在住房方面的消费减少,有更多的钱投入其他消费。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保护环境。
3、服务消费
内容:文化旅游体育消费,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推动主题公园规范发展。支持邮轮、游艇、自驾车、旅居车、通用航空等消费大众化发展。推动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市场化运作。健康养老家政消费,在有效保障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的前提下,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完善政府对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方式方法,由“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教育培训托幼消费,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全面实施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纠正以功利性为目的、助长超前教育和应试教育倾向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解读:推动服务消费的发展,教育、文体以及养老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丰富了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从民生的角度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4、绿色消费
内容:建立绿色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丰富节能节水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环境保护产品、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品生产。鼓励创建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电商等流通主体,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绿色产品消费积分制度。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和绿色邮政发展,规范发展汽车、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全面推进公共机构带头绿色消费,加强绿色消费宣传教育。
解读:绿色消费是未来消费发展的一个体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绿色消费发展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持续发展。
5、农村消费
内容: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提质扩容,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增加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汽车等消费。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鼓励和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推动具备条件的乡镇将商贸物流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加工等有机结合。加大农村地区水电路气、信息、无障碍以及北方地区供暖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优化整合存量设施资源,有效降低农村流通成本。
解读:城乡消费差距是我国消费体系不健康的一个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在不断提升,但与城市消费者相比仍存在差距,促进农村消费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消费体系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构建更成熟、涵盖高中低档的消费细分市场,一方面要着力保证基本消费经济、实惠、安全,提升一般消费品和服务的质量,保障居民基本消费需求获得较好满足;另一方面要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形成新供给,形成具有较强增长带动力的消费新增长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我国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变,关键要加大服务市场开放力度,解决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我国将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持续扩大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