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支付数据出炉 移动支付与银行卡“携手共进”
“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是基于移动终端的不断进步,而更重要的是背后消费金融不断发展所带来的驱动力,但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或许银行卡支付与移动支付都将被逐渐取代。”同时,王蓬博指出:“生物技术的进步会逐渐引入到支付领域,未来指纹支付、面部识别支付等都将成为大趋势。”
摘要:“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是基于移动终端的不断进步,而更重要的是背后消费金融不断发展所带来的驱动力,但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或许银行卡支付与移动支付都将被逐渐取代。”同时,王蓬博指出:“生物技术的进步会逐渐引入到支付领域,未来指纹支付、面部识别支付等都将成为大趋势。”
本报记者 杨泥娃报道 近日,央行公布了2018年支付系统整体运行情况。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在金融界的全面开花,移动支付业务也拔得头筹,迎来较大涨幅。 然而,在移动支付发展迅猛的同时,国内信用卡的发卡量并没有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还在快速增长,根据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持卡量在5张。 为何移动支付业务不断增长,而国内人均持卡量也只增不减呢?更为重要的是,接下来银行卡业务与移动支付又将如何发展?是“强强联手”还是“各自为王”呢? 移动支付不断发展 日前,央行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行业统计数据,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稳中有升。 一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455.85亿笔,金额930.6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0%和0.21%。 银行卡发卡量持续增长。截至第一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卡数量70.13亿张,环比增长4.79%。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04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4张。联网POS机具3219.28万台,全国每万人对应的POS机具数量231.59台,环比增长2.67%。 而移动支付业务量的增速则是最为明显。 第一季度,移动支付业务109.63亿笔,金额70.8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4%和16.76%。 另外,网上支付业务和电话支付业务虽然笔数有所增长,但金额却同比下降3.49%和10.34%。 对此,大连农商银行某高层管理者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支付业务和电话支付业务的总金额略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目前居民消费支付习惯的改变而影响的。尽管网上支付已成趋势,但移动端的普及应用也使得传统的网上支付受到影响。 实际上,近年来移动支付一直保持着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央行网站公布的2017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525.80亿笔,金额2419.20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485.78亿笔,金额2075.09万亿元,笔数同比增长5.20%,金额同比下降0.47%。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 对此,上述高层管理者表示,“从传统的现金支付到银行卡、信用卡刷卡支付,再到现在的移动支付,人们的消费支付习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变。在互联网支付巨头的带动下,移动支付确实有要取代现金和有卡支付的趋势,在移动支付的影响下,现在银行的传统银行卡业务受到很大的影响。” 银行卡发卡量依旧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卡发卡量持续增长,全国人均持卡数量超过5张,达到5.04张。面对来势汹汹的移动支付业务,银行卡数量不降反升,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易观金融高级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银行卡持卡量增加主要指的是信用卡数量的持续增加。 “移动支付与银行卡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两者都出现持续增加背后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来自于消费金融的发展,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催生了两种支付方式的持续增加。”王蓬博说。 与此同时,在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数据反映了金融的深化和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大幅度增加。“这5张银行卡可能来自不同的银行,所以就是市场化的竞争,银行的竞争比较激烈,提供产品的差异化也开始逐渐显现。金融机构争取客户,同时客户选择,其实是双方选择的一个结果,这也反映现在金融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更重要的是,王蓬博认为,银行卡与移动支付之间会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在小额领域移动支付更为便捷,但大额消费则需要用到银行卡,并且在对公领域,银行卡还是有其优势存在,另外,银行卡本身也是一种身份象征,尤其是信用卡,会带有除了消费功能之外的很多属性,这些都是移动支付很难被满足的。” 生物支付或成新趋势 实际上,关于移动支付与银行卡之间的“爱恨情仇”,似乎一直没有停止。 截至2017年年底,移动支付使用人数已达5.27亿人,较2016年年底增加5783万人,年增长率为12.3%,使用比例达70%。然而对于银行而言,受到多方面影响,多家银行支付结算相关业务的收入正在下降。 从早期支付宝与微信红包两者展开红包大战,充分奠定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受到来自政策层面的影响以及用户习惯的因素影响,移动支付几乎占领了小额支付市场。 而后,“银联系”则迅速加码小额支付领域,先是开展二维码场景支付,今年5月又开展了小额免签免密业务,意图争夺小额支付市场。 在王蓬博看来,所谓的移动支付与银行卡支付之间的“战争”实际都是伪命题,二者都是基于消费金融发展基础上不同的支付介质而已。 “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是基于移动终端的不断进步,而更重要的是背后消费金融不断发展所带来的驱动力,但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或许银行卡支付与移动支付都将被逐渐取代。”王蓬博说。 同时,王蓬博指出:“生物技术的进步会逐渐引入到支付领域,未来指纹支付、面部识别支付等都将成为大趋势。” 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支付宝就在肯德基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也成为了刷脸支付在全球的首次落地试点。 对此,有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的研究专家就表示,支付行为与用户资金直接相关,这对支付环境的安全性、识别技术的准确率、相应时间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市场上互联网公司的探索来看,将“刷脸支付”真正落地到商用并加以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将接受市场的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