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颁发首张个人征信牌照 解数据共享困局待解

2018-03-07 15:044018

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终于下发。近日,央行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联”)获得央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原标题:央行颁发首张个人征信牌照 信联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摘要] 近日,央行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获得央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央行颁发首张个人征信牌照 信联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时代周报记者 曾令俊 发自广州

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终于下发。近日,央行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联”)获得央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根据央行公布的信息,信联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北京华道征信等8家机构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主要在银、证、保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等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其中,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其余8家机构分别持股8%。

目前不少持牌金融机构在放贷时,除了央行的征信中心的信息,也会和信联的上述股东合作,比如,网贷平台常见的合作对象是芝麻信用。

信联成立后,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金融机构不选择和信联的股东合作,而是直接选择信联。不过,倘若其中的利益分配没有达成一个满意的结果,很可能会影响上述股东报送数据的动力和质量。

“这个冲突基本不大,信联的数据并不依赖于几家股东,而是直接从贷款机构接入信息。所以,在数据源和数据量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错位发展。在信用风险这一块,信联是强项;在欺诈风险这一块,大数据公司是强项。”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8个试点落空

几家欢喜几家愁,信联的落地,意味着申报了多年的民营机构个人征信牌照“夭折”。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信联”产生于个人征信牌照难产之际,也是市场上个人征信机构和监管博弈的产物。

三年前,央行曾通知芝麻信用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期6个月。首批获得试点资格的8家公司,既包括BAT系,也包括金融机构。

彼时,8张征信牌照的发放似乎已成为既定事实,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剧情出现了大的反转,8家试点机构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2017年4月,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表示,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达到要求,在达不到监管标准的情况下,不能把牌子发出去。由于8家机构不合格,才有了信联的诞生。

一位不便具名的征信机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由于是民营机构在做,很多都不愿意共享数据,信息共享的初衷很难达成。

万存知表示,每一家机构都想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不利于信息共享。8家机构各自依托某个企业发起创建,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8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而且也不太遵守,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等。

对此,信而富创始人、CEO王征宇分析称,首批试点个人征信的8家机构均依托自身业务开发所谓的征信产品,但与欧美的成熟操作相去甚远,这也是央行迟迟未发放个人征信牌照并牵头成立信联的重要原因。

虽然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未发,但个人征信机构早已在开展相关业务。芝麻信用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个人信用评分芝麻信用分;2018年1月30日,腾讯旗下的征信平台腾讯信用正式向全国范围开放公测个人信用分,但仅一天就下线了。

腾讯信用彼时回复称,腾讯信用全国限时公测活动已经结束。不过有消息称,腾讯信用分紧急下线,是因为监管进行了窗口指导。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早在2017年4月,监管层就曾强调个人征信的独立性、公正性和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三原则,其中提到,“征信业务活动应充分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政治上的正确性;不能当作把人分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工具”。从历史经验看,过去监管也曾叫停过一些信用分产品针对不同得分群体给予的差异化便利活动,出发点即是如此。

2017年5月,万存知在《中国金融》杂志发表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征信监管》一文中称,如果若干人、若干经济组织,从自愿共享客户信息的角度出发联合申办一家个人征信公司,则是完全可能的。

股权结构“一大八小”

从信联的实践看,万存知的这个想法确实可行。信联意在成为央行征信系统的补充,主要服务对象为互联网金融个人借贷业务机构,且数据共享。

央行公示的信息显示,信联的注册地在深圳,业务范围为个人征信业务,注册资本10亿元。在股权结构上,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其余8家机构分别持股8%。

“这个股权结构的用意明显,信联基本由央行主导,其他公司持有8%的股权,单个公司基本没有话语权,但会在业务和资源方面提供支持。”上述征信机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由8家个人征信企业及相关企业入股,采用商业化的经营方式组建的‘信联’,既有望解决这一机构的权威性问题,也有可能引入市场因素,活跃市场参与,并以企业的标准优化治理和改善经营。”王征宇表示。

薛洪言认为,信联与银联、网联等机构一样,股权结构也做到了充分分散,能够确保机构经营的中立性。同时,信联作为一家征信机构,天然具有行业基础设施的属性,在监管和经营层面都会格外强调中立性和客观性。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百行征信目前的股东构成来看,每一个发起方都是市场化机构,都不绝对控股,这有利于其保持独立性。

信联的“掌门人”也浮出水面。央行披露,信联的法定代表人是朱焕启。公开资料显示,朱焕启出生于1960年,曾在央行货政司就职,后历任人民银行大连市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分局局长。近年来,朱焕启担任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该司被外界称为“第五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股东之间的差异性和重要性,或许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名单中可见端倪。互金协会和央行占据了四个董事会席位,其余股东中进入董事会的是:蚂蚁金服、腾讯、前海征信、拉卡拉、华道征信;而进入监事会的是:中诚信、中智诚、鹏元。

数据共享困局

无论如何,“信联”出生的意义不可小觑。信联是对央行征信系统形式的补充,建立“信联”,有望破处信息孤岛、终结多头借贷等乱象,实现个人征信在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的全面覆盖。

近年来,网贷的异军突起和消费金融的兴起,蕴含了不小的风险,需要个人征信市场提供支撑,但企业征信机构相对较多,而个人征信机构相对较少。

周治翰告诉记者,当前个人征信存在的乱象有:个人征信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机构之间存在信息孤岛,过度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猖獗;还有一些平台打着征信的名义,过度采集个人信息。

中智诚的数据显示,目前现金贷申请者共债比例超过80%。而且,就在监管最严厉的现金贷、消费金融等领域,多头借贷、借新还旧的现象仍屡禁不止。

目前能够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权威机构,主要是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服务对象为传统金融机构。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央行征信中心有征信记录的自然人只有3.9亿,占总人口数不到30%。

信联的出现,可以把芝麻信用等8家股东机构及更多互联网机构的征信信息整合起来,覆盖掉传统金融的征信盲点,形成一个庞大的征信数据库。据公开信息,信联的数据来源于“200多家网贷公司、8000多家县域的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聚焦于互联网信贷数据,与侧重传统银行的央行征信中心形成差异化互补。

薛洪言说,信联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网络小贷公司、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此外,还包括从事反欺诈等服务的第三方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这就纳入了大量央行征信中心不能覆盖到的个人客户金融信用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将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息分割问题。小小金融CEO刘小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百行征信获批个人征信牌照后,由于具有足够公信力,各方愿意共享信贷的黑名单和白名单,实现信贷信息共享和风险联动预警,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乱象的发生。

不过,数据共享是信联面临的一大挑战。信用数据是各征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要让各机构自愿实现数据共享,不是件容易的事。业内甚至有一种说法称:“宁可不要这张征信牌照,也不愿完全共享数据。”

对此,王征宇认为:“信联能够打消借贷数据提供企业的相关顾虑,但首要一步是统一数据共享标准,明确8家股东企业的利益分配,以及以法律或监管规则的形式确立从业机构的数据上报和质量义务。”

目前,信联具体的业务规则还不明确,如信息的共享机制、收费标准等,预计会在开业时发布。如何让各机构乐意共享数据、达成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信联的当务之急。


2
标签:征信 困局 牌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诺保理成功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2024-10-25 15:30
83039

盛业保理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系统数据质量工作优秀机构”称号

2024-08-23 15:24
137670

菲律宾将在2025年发放新的数字银行牌照

2024-08-23 15:22
136870

支付牌照新旧对比,Ⅰ、Ⅱ类共存

2024-08-23 15:06
123974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海事局:登记系统提供全国船舶抵押权登记信息查询服务

2024-07-15 15:02
101635

深圳征信与南方電子口岸达成合作

2024-02-01 12:36
14410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