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将年满48周岁的王卫会把顺丰带向何方?

2018-02-19 22:33 64531

万联导读:2018年,顺丰创始人王卫就要满48周岁了。依王卫的性格,继续在快递领域精益求精、守擂是必然。除了聚焦主业,一些迹象显示,顺丰对电

万联导读:2018年,顺丰创始人王卫就要满48周岁了。依王卫的性格,继续在快递领域精益求精、守擂是必然。除了聚焦主业,一些迹象显示,顺丰对电商、零售领域的探索仍然未终止。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王卫率领顺丰这家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迎来高光时刻——成功登陆A股。


1993年,顺丰刚刚成立时,团队只有6个人,只有香港太子砵兰街上一间几十平米店面;创业初期,顺丰团队几乎都是夹带货物往返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水客”。25年后的今天,顺丰控股(002352.SZ)市值超过2000亿元,拥有近13000个自营网点,业务范围覆盖了超过50个国家。王卫个人身家也随着顺丰IPO而飙升。福布斯在2017年4月发布的华人富豪榜上,王卫以159亿美金的净资产位居第七。


在投资者眼中,今天的顺丰是家好公司。顺丰半年报显示,顺丰控股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1.61亿元,同比增长23.28%;净利润18.84亿元,同比增长7.47%。公告同时披露,顺丰上半年快递件量、活跃月结客户量同比均实现20%以上增长;此外,顺丰的重货、冷运、国际、同城配送四大新业务均实现跨越式增长。


但好公司顺丰却逐渐在A股资本市场“失宠”。截至发稿前,顺丰控股总市值2075.83亿元。这一估值水平与去年股价最高时相比,已经跌去三成多。


对于估值,王卫怎么看?据报道,在2017年顺丰内部的年会现场,王卫表示,“顺丰这几年为了业务压力,为了上市,有点信仰迷失掉了。我不接受、不认可我们这几年所谓的辉煌,因为我真正要给大家看的不是多少架飞机、多少市场占有率、多少收入、行业里面是不是排第一,甚至我今天的财富是多少,我觉得这件事我根本没有兴趣去看。”


王卫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据说他的办公室经常弥漫着佛香,桌上摆放着佛像。对于成功和财富,王卫认为,这只是一个人福报多少的体现;多年来,他低调、神秘、淡泊名利。但作为顺丰掌舵者,商业现实又推着他逐步走进公众视野,还时不时要求他做出改变。比如,他几年前一直排斥上市,但他最终还是通过借壳的方式快马加鞭地把顺丰送上了A股。不晓得接下来,面对大幅缩水的估值,王卫是否依然能“淡定如初”。


回顾过去十二年,虔诚向佛的王卫和顺丰创始人王卫一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舍和平衡。


1、撕掉“不融资、不上市”的标签


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正式登陆A股,成为继圆通、申通、韵达之后,第四家登陆A股的快递公司。当天上午,顺丰控股一字涨停,报55.21元/股,总市值达2310亿元,超越万科A和美的集团,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王卫的身价也达到近1500亿元,成为民营快递业首富。

从2016年5月公告借壳鼎泰新材上市,到正式敲钟更名,顺丰控股的借壳上市历时9个月,速度可谓“快马加鞭”。


分析认为,王卫之所以改变对IPO的态度,并迅速通过借壳的方式将顺丰送上A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感受到了竞争对手的冲击和快递行业正在迅速变化的格局。


彼时,快递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群雄逐鹿和高毛利已成历史,谁能抢先上市谁就能在接下来的行业整合中赢得主动,那时候,顺丰的竞争对手“三通一达”纷纷完成上市,其中,中通快递完成赴美IPO,圆通借壳大杨创世、韵达借壳新海股份、申通借壳艾迪西。


曾几何时,王卫对于上市是排斥的,他认为,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短期内的利润增长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除了“不上市”,王卫早前还对顺丰立过一个原则——“不融资”,据说,当时众多PE与VC投资人都多次登门却终不得见王卫真容。


另人意外的是,2013年8月21日,苏州元禾控股、招商局及中信资本联合向顺丰注资,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几家机构投资总额“近80亿元,总计获得不超过25%的股权”。


彼时,外界在讨论顺丰的此次融资时,高频率地使用了诸如 “染红”、“招安”这样的字眼,原因很简单,顺丰的三个投资方清一色地带有国资背景。据说王卫此次融资“只对国有国字号的PE感兴趣”。


王卫为何倾心国有PE?当时投资过韵达快递的一位VC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顺丰作为一家领先的快递企业,有些业务,如果政府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做很多沟通和解释的工作,股东有国有背景的话会更好一些”。


据报道,引入国字号的PE已经不是王卫第一次做身份调整和再定位。2010年下半年,顺丰救将自己延续了17年的外资身份变更为内资,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民营公司,而王卫也获得了深圳市民身份。


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2009年10月1日起,国内开始实施新《邮政法》。新《邮政法》明确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业务,而这块业务在顺丰占比较大。若要继续合法经营该业务,顺丰就必须变更为内资公司。


2、低调总裁走到聚光灯下


今年6月,在腾讯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顺丰总裁王卫成为现场和媒体报道的一个亮点。


几乎不在公开活动上露面的王卫应马化腾亲自电话邀请,“砸了自己低调的牌坊”,以嘉宾身份出席该论坛,并参与了圆桌对话。马化腾在演讲中透露了自己花了很大的力气,亲自邀请王卫的过程,这一信息迅速登上众多媒体的头条,媒体之所以如此敏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王卫此前太低调了。


几年前,媒体曾有一篇文章形容称,“当我们谈论起顺丰和王卫的时候,像是在谈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缭绕弥漫在空气中的幽灵。”在顺丰上市前的二十多年,王卫几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媒体想找一张他的个人照片都很难。

在顺丰上市前后,低调总裁王卫两次罕见的“高调”令外界印象深刻。


2016年4月17日,一向低调的王卫突然“高调”出现在大众视野,他的一条朋友圈截图在网上广为流传。当天,一位北京顺丰快递员在送货时不慎与一辆轿车发生剐蹭,被车主打了多个耳光。王卫在朋友圈转发了事件相关视频,并评论称: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事发第二天,王卫还就顺丰快递员被打一事举行了一场媒体交流会。他表示:“这次我们这么强势主动地走出来,要很鲜明地阐明我们的态度:绝对不能允许这种粗暴的人员这样对待顺丰快递员,以及快递行业的人。”


后来,在顺丰的努力交涉下,打人者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行政拘留10天。


2017年2月,顺丰控股上市当天,王卫一身休闲装现身,他还专门带着被打的顺丰快递小哥到深交所敲钟。


在顺丰控股上市当天,心情激动的王卫再次“高调”了一把,他豪掷十多亿元给员工发红包,单个红包金额最高超过万元,王卫发超级红包的行为被外界纷纷点赞,并在快递员圈子里引发“羡慕嫉妒没有恨”。


3、王卫的近忧与远虑


从快递行业目前的形势来看,顺丰控股面临的压力不容小觑,可以说既有“内忧”也有“外患”。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0月至12月快递旺季中,顺丰控股实现业务量合计9.32亿票,不及申通快递的12.3亿票、韵达股份的15.13亿票。增速方面,顺丰控股第四季度业务量同比增长率为19.33%,落后于同期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24.3%的同比增长率。业务量增速低于竞争对手,导致的结果是顺丰会丧失部分市场份额。在快速增长的电商件中,将近80%的市场份额已由“通达系”瓜分。


另外,人力成本高企成为顺丰控股的一大痛点。顺丰控股在2016年时员工总数就超过12万人。2017年前三季度,顺丰控股整体毛利率为20.51%,净利率仅有7.28%。人力成本高企也成为吞噬顺丰控股利润的主要因素。


在外部,除了“三通一达”的竞争,顺丰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劲敌——京东物流。

京东创始人、CEO刘强东去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直言“能在未来立足国内的物流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这对顺丰既是赞美也是挑战。


2月14日,京东集团宣布旗下京东物流已A轮融资,融资总额为25亿美元,主要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工银国际等多家机构。次轮融资后,京东物流估值134亿美金。


今年1月,刘强东在出席达沃斯经济论坛期间向媒体透露,京东物流将独立IPO。当媒体向刘强东询问京东物流是否会在今年上市时,他说:“也许可能,但不会是今天”。


据一财报道,2017年底,网易严选低调接入了京东物流。而此前,网易严选的配送服务方是顺丰。显然,京东物流正在崛起为王卫不得不重视的竞争对手;而顺丰与菜鸟的冲突已经人尽皆知。


除了快递业务,王卫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向互联网跨界。据报道,在顺丰内部发言中,王卫曾多次强调,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创新、敢于承担,这才是顺丰文化和顺丰精神所推崇的。


早在2010年8月,顺丰“E商圈”开始运营,2011年在深圳布局便利店业务;2012年6月,生鲜电商-“顺丰优选”正式上线;2014年5月18日,顺丰嘿客正式在全国开业。


然而,倾注了大量人力、资金打造的电商业务最终并未成功。2017年,顺丰借壳上市的鼎泰新材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顺丰“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相加亏损16.06亿元。而亏损的原因,报告中称“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


探索电商业务受挫后,2017年顺丰开始重新聚焦主业,尤其是上市之后,顺丰控股开始斥巨资升级改造物流基础设施。


从2017年2月上市至今,顺丰控股一口气买了5家大型全货机,一架为波音767,其余4架均为波音757,至此机队总规模已达到42架。此外,顺丰还在2017年12月斥资3.2亿元购买了2架巨无霸波音747货机,目前尚未投入运营。

在重金购买货运飞机的同时,顺丰还在加紧研发各类型无人机,打造“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以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中的目标。


去年12月,顺丰试飞了一架巨型的无人机。根据介绍,该无人机翼展达20米,机身长10米,载重达到1.2吨,巡航速度可达250千米/小时,航程可达3000千米。它还了实现无人化自主控制,可以自动规划航线。


在军民融合的政策环境下,顺丰无人机还能应用于军事领域。顺丰介绍称,大型无人机可以实现海岛、哨所等远距离供给,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运送药品和急救用品。去年10月,空军后勤部同包括顺丰在内的五家物流领域企业高管签署了《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5家公司都获得了“空军后勤物流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单位”资质牌照。


下一个12年,王卫会把顺丰带向何方?


依王卫的性格,继续在快递领域精益求精、守擂是必然。除了聚焦主业,一些迹象显示,顺丰对电商、零售领域的探索仍然未终止。去年11月,在无人零售创业热潮中,顺丰也推出了自己的无人货架品牌“丰e足食”,成为首个加入该领域的物流企业。顺丰无人货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能够抢占这样一个高频的线下流量入口,实现往线上导流,将有助于盘活顺丰各项商业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而去年6月,顺丰与阿里系菜鸟物流矛盾的背后是双方对数据的激烈争夺,顺丰为何如此重视电商物流数据?这也让外界对其今后的业务拓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关联阅读


民营物流“三巨头”格局确立


京东物流融资事件回顾


2月14日,京东集团宣布旗下京东物流集团(下称京东物流)完成具有约束力的最终增资协议,融资总额为25亿美元。此次融资的主要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工银国际等多家机构。融资预计在2018年一季度末完成。


根据最终协议,此轮融资总额约为25亿美元。交易完成后,京东集团仍将持有京东物流81.4%的股权。京东方面向全天候科技确认,此次25亿美金融资额对应的投后持股比例为18.6%,这意味着,京东物流估值达134.4亿美金。


京东物流是电商巨头京东直营的物流公司,2017年4月,京东物流宣布独立运营,组建了京东物流集团。2017年京东三季报显示,京东物流共有7大物流中心、仓储面积900万平方米、近7000个自提点/配送站、30万个末端服务网点,覆盖全国2830个区/县。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物流集团此次融资是中国物流行业最大的单笔融资。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表示,此次融资将成为京东物流的新起点,未来京东物流将携手行业合作伙伴搭建智慧供应链价值网络。京东物流CEO王振辉指出,本轮融资完成后,京东物流将在供应链网络搭建、智慧物流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人才引进与培养、物流增值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开拓;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全面智慧化的物流体系。


民营物流“三巨头”格局确立


京东物流集团此次获得25亿美元融资后,中国民营物流领域“三巨头”(顺丰、菜鸟网络、京东物流)的格局进一步明确。


在三家巨头中,已在A股上市的顺丰市值最高,截至2月14日收盘,顺丰控股市值达到2075亿元。在刘强东眼里,顺丰是京东物流最大的标榜对象和竞争对手,他去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直言,“能在未来立足国内的物流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


从经营模式来看,顺丰与京东物流都采用的是直营模式,保证了服务质量。从业务量来看,京东物流与顺丰相差已不远。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顺丰控股业务量为13.73亿件,京东物流为10.68亿件。不过在营收方面,京东物流与顺丰差距仍然较大,根据公开财报和媒体报道,2017年上半年,顺丰控股营收为321亿元,京东物流则为119亿元。


京东物流的另一大竞争对手是阿里巴巴主导建立的菜鸟网络。菜鸟成立于2013年,由阿里巴巴、银泰、复星、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公司共同发起成立。


2017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斥资53亿元增持菜鸟网络股份,增资后阿里持有菜鸟股权从原来的47%增至51%。由此可反推,菜鸟的估值为1325亿元(203亿美元)。阿里还表示,未来五年继续向菜鸟投入1000亿元,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物流网络。


京东与顺丰均面临严峻的“挑战”


刘强东上月曾向媒体确认,京东物流未来计划在中国内地或香港进行IPO。在去年4月京东物流独立运营时,王振辉曾表示,京东物流要在5年内收入突破1000亿元。


京东物流能实现这些目标吗?以业界龙头顺丰为参照,京东物流今后面临的压力不容小觑。


京东与顺丰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营收上,在物流基础设施、业务覆盖范围方面,与顺丰的差距也十分明显。


如今,航空运输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物流公司送货的速度,顺丰、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都在斥巨资组建自己的货运机队。截至目前,顺丰旗下的货运飞机数量已达到42架,而京东物流尚无自己的货运飞机。


在业务覆盖范围方面,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顺丰网点覆盖率在已经达到97%,覆盖了全国334个地级以上城市,而京东物流覆盖地级以上城市只有250个,比顺丰少了84个。在海外市场,顺丰的业务范围更是覆盖了超过50个国家,而京东物流“出海”仍在计划准备阶段。


此外,顺丰当前面临的困境京东物流同样难以避开。截至目前,顺丰控股市值较去年股价最高时相比,已经跌去三成多,背后主要原因在于其业绩增速受限,人力成本高企。


对京东物流而言,保持业绩高增速必须获取更多第三方业务,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国内快递业务量近8成来自电商订单,其中又以阿里系为最大头,可想而知阿里的订单京东物流可能是不太好下手的,所以靠自有和其他“非阿里系”电商及非电商领域进行拓展,这就有了体量上的限制。


在人力成本方面,京东、顺丰快递员薪酬优厚是行业内皆知的秘密。刘强东曾在家乡宿迁的一次聚会中向员工许诺,京东快递员的工资不会低于当地县长,“公务员加薪了,我一定给你们涨工资”。就在本月初,刘强东通过其个人微博表示,2017年为京东员工(包括大量京东快递员)缴纳了高达60亿元的保险和公积金。


顺丰控股目前正在资本市场“失宠”,从其不断缩水的估值可见一斑。如果京东物流对标的是顺丰的话,意味着其IPO之路,以及IPO之后如何支撑股价不断上涨,依然有较大挑战。


来源:华尔街见闻全天候科技、万联网整理


7
标签: 顺丰 王卫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