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开启银行业监管新格局

2018-02-02 17:0550047

2017年2月,郭树清从山东省省长任上返京执掌中国银监会,开启了他的银行业监管新生涯。随后,一系列监管措施紧凑、密集、衔接出台,切中要害、直击顽疾、去疴除弊。十个月的高效监管已经大幅遏止了风险势头、逆转了资金空转,监管形势焕然一新,一个中国金融监管的新格局由此开启。

来源:银行家杂志


2017年2月,郭树清从山东省省长任上返京执掌中国银监会,开启了他的银行业监管新生涯。随后,一系列监管措施紧凑、密集、衔接出台,切中要害、直击顽疾、去疴除弊。十个月的高效监管已经大幅遏止了风险势头、逆转了资金空转,监管形势焕然一新,一个中国金融监管的新格局由此开启。

 

雷厉风行是对一个人能力与处事效率的最高评价。2017年,密集出台的金融监管和发展政策、稳步推进的风险排查和处置措施,深刻体现了郭树清上任后切中要害并果断执行的监管风格,以及对策必高效的管理要求。

 

针对最急迫的问题,在2017年3月底至4月初的短短两周,银监会连发7文,从外部监管到内部操作提出诸多要求,涉及服务实体经济、监管处罚、防控风险、弥补监管短板等多个方面。包括:3月29日,《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3月29日,《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的通知》;4月6日,《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4月7日,《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4月7日,《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4月10日,《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4月12日,《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如此密集又切中要害的监管措施,相互衔接成为一套系统的体系,随后又陆续出台其他措施,将金融监管系统性地提升到一个新的局面。

 

这种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是郭树清一直以来的特点。2011年10月,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时,业内回顾“回想2012年平均每周出台一项新政的节奏”,郭树清在证监会岗位上的506天内,提出的各项制度调整政策达70项,相当于“七天一新政”。郭树清被称为“郭旋风”,用500余天的任内时间诠释了改革速度推进的最大可能性。而更早,在2005年建行上市突遭变故、面临失败之时,郭树清临危受命接任行长,用时216天将建行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取得了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而在郭树清每次雷厉风行开创新局面之前,似乎都是从上一个岗位“临危受命”,担任“救火队长”角色而来,这也成为其履历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2017密集监管措施的次序出台来看,郭树清一直对金融领域具有深刻解和清晰认识,才能在屡次“临危受命”之后快速拿出对症措施,这离不开深厚的功底和睿智的思考,离不开举重若轻的稳健气度。

 

从郭树清29岁以博士生身份参与“决定中国市场经济去向”的著名的巴山轮会议开始,到此后十多年在原国务院体改办的工作,起点、悟性与实践形成了郭树清对中国经济金融体制的系统观点,才能在随后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即刻进入状态、拿出对症之策。早在1988年、1992年,郭树清即两度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而2007年出版的《直面两种失衡》被认为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涵盖对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财政改革,以及从各个层面对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果断高效、敢于碰硬的作风和品质,并不妨碍郭树清作为一名管理者依然怀有深深的普世情怀。无论曾经任职贵州时的秉持公平、公正原则的房改,还是2017年在郭树清领导下,银行业在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和三农融资等方面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工作,公平与普惠一直是其为官一方的施政原则。或许是受那段上山下乡的经历的影响,也或许这是骨子里的一种情怀。

 

从十个月前郭树清刚履职银监会时讲的“一定不负重托把银行业监管好”,到2017年行将结束时,郭树清总结的要继续“努力开创银行业监管工作新局面”,肩挑重任的繁忙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展望2018年,持续深入的监管和拓展扩大的金融普惠之路将在郭树清领导下既往前行,中国金融监管的新格局将更加大气、稳健!


作者:银行家研究中心


延伸阅读(一)


封面人物 | 郭树清:为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砥砺前行


中国金融业正在面临的或有风险暗流汹涌、前所未有,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亦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屡次、重点提到的“更加重要”和“决心处置”的问题。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金融形势下,又一次处在关键发展阶段的中国金融业应如何谨慎选择改革发展方向、如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如何稳妥降低杠杆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如何提前规避各类预期中的风险暗礁,迫在眉睫。急需睿智深刻、经验丰富、果敢有为、刚柔相济的复合型人才,献灼见之策、发砥柱之力、建长久之功。作为间接融资体系为主的国家,银行体系对中国金融业举足轻重。2017年2月24日,原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回京履新,出任中国银监会主席。


睿智深刻


2010年11月20日,以吴敬琏、周小川、郭树清等人作为主要贡献人的“整体改革理论”获得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该理论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主张推进配套改革,在搞活企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转换等方面相互协调对构建市场经济的基础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中国,有“学者型”称号的官员不少,但郭树清确是实至名归。郭树清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硕士,获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在社科院读书期间即被借调国务院体改委。1988年、1992年两度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仅据公开资料,1980年以来,郭树清在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领域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7部,2007年出版的《直面两种失衡》被认为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涵盖对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财政改革,以及从各个层面对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在深度及广度上,郭树清在深刻涉入中国金融业改革实践的同时,对中国经济体制选择、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和研究所达到的高度,可比肩者不多。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不仅体现了其认识的睿智深刻,也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段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讨最激烈、思想火花迸发、深刻影响中国经济改革方向的重要时代的见证。吴敬琏、厉以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对中国经济改革方向具有深刻影响的经济学界标志人物,在那个时期激情辩论,许多思想依然是今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理论参考,郭树清深刻参与和见证了彼时中国经济改革思想的碰撞,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把握高屋建瓴。


2011年10月29日,郭树清从建行董事长岗位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2011年12月1日,郭树清在深圳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开场白中说自己“刚刚从间接融资领域转岗到直接融资战线,对资本市场并没有多少成熟的想法”,这显然是谦辞,即便是后来2013年郭树清离开北京出任山东省省长期间,亦并没有离开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主线。此间的全国“两会”上,郭树清作为公务繁杂的一省之长被媒体围追堵截后,更多是被要求就金融问题发表看法。正是在郭树清任上,中国证券市场迎来雷厉风行改革阶段,业内回顾“回想2012年平均每周出台一项新政的节奏”。至2013年3月卸任证监会主席时,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的506天,提出的各项制度调整政策达70项,相当于“七天一新政”,郭树清也因此被称为“改革家”,获得“郭旋风”称号。


此期间,围绕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顽疾,郭树清开出三剂良方——“推进制度改革,倡导价值投资,剑斩内幕交易”。随后,一系列具有深刻影响的改革措施先后出台: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制度、推出改进后的退市制度、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增加IPO审核透明度、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引入QFII和RQFII等长期资金等,同时,转融通、新三板等相继面世。在促进分红、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上,这一时期的证监会成效显著:2012年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件,比2011年增长31%;2012年,境内上市公司实际现金分红4772亿元,同比增长22%。从发行前端、到上市公司治理端、再到投资者利益保护与机构重塑的中端,最后到退出机制的后端,郭树清用500余天的任内时间诠释了改革速度推进的最大可能性。“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的时间虽短(任职期短于以前各任证监会主席),但影响深远,他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竞争和创新成为现实。”(陈志武语)。


2013年12月,郭树清向证券期货系统全体发问:“如何以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如何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于中小企业、‘三农’和创新创业活动?如何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中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述“三个如何”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国证券市场乃至中国金融业应该思考和解决的深刻问题。


经验丰富


郭树清的才能早在其攻读硕士期间便引起了高层注意。此期间,他曾花两年多的时间专注于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在其论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收笔之后,年仅28岁的郭树清便被借调到国家体改委工作。进入国家体改委不久,参与到吴敬琏挂帅的课题组,参与中国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研究(同期研究人员还有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等)。此前,郭树清曾参与设计“价格双轨制”方案。无论是价格双轨还是整体改革,都对中国经济改革产生过重要影响。理论、研究及思想经验的丰富,为郭树清进入更微观层面的行政实践提供了重要保障。


1993年,郭树清担任国家体改委综合规划司司长;1996年,被提拔为国家体改委秘书长,同时在体改委工作的还有王岐山。两年后,郭树清挂职出任贵州省副省长。贵州远离北京,但北京却正在经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冲击,围绕人民币汇率引发的利益博弈和摩擦不断。2001年4月,郭树清返京,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我要强调的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保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汇率不稳定,大家都会有很多错误的预期,市场波动就很大”——郭树清彼时的坚定,依然对应对2017年眼下中国汇率面临的压力和冲击具有重要意义。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面对美元加息、欧洲崩离等因素对国际汇率市场的冲击,当下中国依然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坚定保障。


2003年开始,中国银行业开启现代化改革,随后进入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成型、完善,以及“中国式”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发展,皆在此阶段。换句话说,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与改革主要是在此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性改革或攻坚性事件是对国有全资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改革。为配套改革,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工行、建行出资人,推进完成两家公司的股改上市。在中国的改革模式下,中央汇金的角色定位一度引发外界质疑:中央汇金注资国有行的法律程序是否合适?巨额货币投放注资是否会引发货币危机?注资改革是否是中国银行业现代化改革的正确起点?彼时,兼任中央汇金董事长的郭树清顶住压力,全力推进改革。事后再来评判,恰恰是中央汇金的角色保证了改革的完成、激发了后续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活力。


2005年,正在筹备上市的建设银行突发状况,建行能否上市成功牵动中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改革的全盘,不可失败。正如过往任职总是在紧急时刻,郭树清又一次临危受命,接任建行行长,担起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使命——带领建行上市。在他的强硬治理下,建行在216天后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四大国有银行中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银行。以丰富之经验完成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丰富的经济改革理论及实践经验,不仅保证了各项攻坚改革的顺利完成,而且磨炼起了领导者洞察先机、高瞻远瞩的建瓴之力。郭树清在建行期间的理念和实践,也影响着离任后建行的持续稳健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建行率先推动贷款投放,却又在其他银行一拥而上之时降低贷款增速,甚至甘愿放弃市场份额。建行在中国银行业黄金时间发展中收获到的,相比其他银行或许更多。2017年3月,某香港上市的内地乳业公司股价断崖式暴跌、或涉及财务造假问题,无法正常兑付部分融资人利息,仅据媒体公开报道即有23家金融机构涉及对该公司授信,但公开信息中债权人却尚无建行身影。这或许不能充分证明什么,但或许建行的风控和管理确实值得同业学习。


果敢有为


无论是任职证监会,还是处理建行上市,郭树清被冠以“改革家”及“务实派”,都在履任新职后即刻开始系统工作,推出的诸多措施不是循规蹈矩的修修补补,而是换一种思路、另一种方法,以创新推动改革目标的实现。在证监会主席任上推出的70多项制度措施,充分展现了其果敢、坚定的工作风格。


从最早参与研究和探索宏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到具体思考和创新经济金融微观领域创新,大量的经验积累将为郭树清在更深入、更广泛和整体性的经济与金融联动改革中提供助力。2013年初,郭树清调往山东,随后出任山东省政府省长,开启了近年来中国地方金融改革的示范建设之旅。


山东是中国东部经济最为发达省份之一,但偏弱的金融发展水平却与其经济地位不相匹配。提升和发展山东金融,将为中国地方金融改革乃至全国系统性金融发展提供重要范本和启迪,山东金融改革之于中国地方金融发展的意义,不次于建行上市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意义。郭树清空降山东后,金融改革随即开启。


上任不到半年,2013年8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份被称为山东“金改22条”的指导下,山东的金融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创下多项第一。12月,山东省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地方金融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属国内首创。2014年7月,《山东省权益类交易场所管理暂行办法》成为国内第一个单独规范权益类交易场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8月,山东省出台《关于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试点工作的意见》,是全国第一个指导、推动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专项政策文件。2016年7月,《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获得通过,开了我国在省级层面金融立法的先河。期间,郭树清推动在中央经济金融相关部委“海选”人才,为山东省大部分城市标配一名“懂金融”的副市长,一度成为轰动事件。随着山东金改的推进,其金融短板迅速补上,金融业发展成为山东经济的支柱产业。2016年4月,山东青岛首次被纳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名列第79位。


地方金融改革和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绕不开的重要话题,这其中又涉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以及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如何建立与发展问题。尤其是当前垂直金融监管体制下,国内地方政府在金融发展中责任与权力不对等,正在影响着对金融监管“二元体制”等诸多问题和政策的研究与探讨。这种背景下,地方金融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为下一步如何谋划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乃至谋划整体发展方向(打破二元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的金融改革是迄今为止,中国地方金融改革的重要区域性整体探索。


鉴于金融改革的系统性和长期性,以及金融改革综合效应的显现需要一定过程,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在亮眼的发展数据之外,郭树清带给山东的现代化金融发展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着这个遵规守纪但却锐意争先的传统大省。“齐鲁青未了”,山东省的金融改革,必将成为中国金融监管与发展改革的重要经验。


刚柔相济


“学者型”“郭旋风”“改革派”等是郭树清在不同“职业”阶段被外界冠以的评价,屡次在关键时刻接棒重要使命,亦体现了高层对其能力的认可和重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去三十年,改革需要果敢、执行要似雷霆,过程中则需要因势利导,将改革中的“阵痛”降到最低,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改革成效。


郭树清温文儒雅,却在就任山东后坚定表示“来到山东工作,我就是山东人,我将夙夜在公,尽心竭力。”曾有记者回忆,在一次会议时,这位记者追上刚参会完毕的郭树清,并提出问题:“建行是否有意进一步收购财险公司?”据记者回忆,郭树清微笑着摇摇头予以否认,然后令人意想不到地摘下别在西服上的那朵花说:“送给你。”另有记者回忆,一次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当记者问:“您都喜欢哪种运动?是打高尔夫,还是网球?”郭树清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在家洗碗。”


对于银行家,美国的J·P·摩根曾经为这一职业描述了他的形象:傲慢、冷漠、自我中心、权势十足。而凯恩斯则说:“银行家在其业务经营中必然要表现出超乎人性的传统的体面,终身从事这种活动使他们成为最浪漫并且是最不现实的人。”以郭树清为代表的中国的银行家们,却是勇于担当、幽默风趣、紧接地气又刚柔相济。


2017年,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又一次处在关键时期,美元加息、欧洲崩离、外汇冲击、杠杆高企,内外部复杂金融形势再一次带来潜在汹涌风险,任何一项的处理和解决都会盘根错节牵带出一大堆棘手问题。此种形势下,郭树清“挥别齐鲁、再赴京华”,将以其经验丰富、踏实持重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改革促进金融发展而贡献力量,砥砺前行。

作者:黄鸿星(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


延伸阅读(二)


郭树清谈金融大监管:整治金融乱象就得下猛药


“如果银行业搞得一塌糊涂,我作为银监会主席,我就要辞职。”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说。据多位与会人士对媒体透露,郭树清是在4月21日召开的银监会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做出如上表述的。整治金融乱象,郭树清准备好了“猛药”。


尽管郭树清上任银监会主席不足两个月,银行监管改革可谓管急弦繁。郭树清的表态与行动严丝合缝。3月初,银监会发文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切实摸清银行显性或者隐性承担的信用风险底数。3月下旬,银监会启动“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


进入4月,银监会又陆续下发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剑指同业、理财、互金等系列金融监管意见。


金融去杠杆是“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一环,实质是要避免资金空转套利、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从近期密集落地的系列剑指层出不穷金融乱象的文件来看,银监会挤泡沫决心坚决,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今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都强调,防范金融风险,去金融杠杆。自郭树清上台之后,银监会便开启了金融去杠杆大幕。


事实上,这场监管风暴在更早之前就已现苗头。在3月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郭树清迎来到任银监会后的“首秀”,在开头介绍环节,他用了较长篇幅来强调纪律和银行业队伍建设。这样的表态似乎预示着2017年银监会将“强监管、强问责”。


而这场大金融监管风暴并非郭树清一人的独角戏。上周末,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央行相继发声。先是上周五,证监会开出5亿元巨额罚单,同一天,郭树清表态,不出成效绝不罢手。上周日保监会跟进,发布39条措施,涉及九大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进一步加码。


市场很快闻风而动,中国各大金融市场在本周一上演“黑色星期一”。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齐跌。当前分业监管下,一行三会同时各下“猛药”,市场人士形容此次强监管“史无前例”,且都是直击各领域陈年顽疾,可谓“招招直中要害”。


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股市波动和P2P跑路潮等,与影子银行系统脱离监管密切相关,促使政府决策层下决心以一场系统性的“金融整肃”,来拆除这枚经济发展中的“定时炸弹”。金融市场的监管者“一行三会”正以规模空前的联动模式,对金融体系的风险展开一场“全覆盖”式的风险排查与整顿。


对大金融的强监管,并非当前临时起意或巧合。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创六个季度以来新高;投资、进出口等主要指标均好于预期,经济向好给强监管出台提供了良好基础。2017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金融业风险防控关键之年。新一轮监管风暴无疑将有利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延伸阅读(三)


郭树清专访透露了哪些信号?


郭树清: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规范的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没有同步跟上。既存在股东不作为、不到位,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发生了少数股东乱越位、胡作为,随意干预银行正常经营的问题。有的股东甚至把银行当作自己的提款机,肆意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已经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我国金融资产总量的80%以上,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新年伊始,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银监会主席郭树清。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请问为何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列为首要战役?


郭树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金融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全面系统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总书记以超常的预见力和深邃的洞察力,很早就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7年,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金融管理部门从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三个领域入手,开展了多个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经过共同努力,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金融内部的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在全年新增贷款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只增长8.7%,增速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相当于在向实体经济多投入的同时少扩张约16万亿元。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以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因增速大幅下降而少增5万多亿元,银行通过“特殊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总体呈现收缩态势。交叉金融产品的野蛮生长趋于停止。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处于风险易发多发期,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相当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影子银行存量依然较高,违法违规金融行为还时有发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健康现象和国际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由此构成的“灰犀牛”和“黑天鹅”隐患威胁着我国的金融稳定。由于金融在经济中具有核心地位,金融风险的突发性、传染性和危害性非常强。一旦发生大的系统性金融动荡,就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会干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达成。因此,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首位,是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的体现。


记者:下一步银行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点是什么?在方式方法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郭树清:根据中央要求,攻坚战的目标是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硬性约束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围绕上述目标,银行业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努力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为此,需要着力降低企业负债率,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继续拆解影子银行;清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有序处置高风险银行业机构;深入整治各种违规金融行为,坚决打击各种非法集资活动;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倾向,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整顿隐性债务。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习总书记不仅提出了战略目标,也对方法论作出深刻阐述。我们要结合银行业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从全局上进行整体谋划。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必须在保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化解各类金融风险。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切入点。坚持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幕后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公开透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警示,发挥好监管处罚的威慑作用。2017年,银监会共作出3452件行政处罚决定,在全系统形成强监管、严监管的氛围,银行业合规经营意识明显有所提升。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监管部门将如何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郭树清: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2017年,银监会着力推动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优化服务。全年境内新增贷款13.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2万亿元。其中,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涉农贷款和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1%、42.3%、9.6%和15.7%,有力支持了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切实增强了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


今年,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联系协调,推动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继续发挥好债委会作用,抓住“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推动企业降杠杆。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有力支持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和创新驱动等重大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做实普惠金融,继续改进小微、“三农”金融服务,精准支持脱贫攻坚。积极推广绿色信贷,积极探索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深入整治违规收费行为和官商作风,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记者:党的十九大对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也提出更高要求,下一步银行业改革方向是什么?


郭树清: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银行业的股本结构多元化已基本实现,国有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五大商业银行全部实现整体上市,各类股东遍布海内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的股权结构中民营资本占比分别达到43%、55%、86%。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规范的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没有同步跟上。既存在股东不作为、不到位,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发生了少数股东乱越位、胡作为,随意干预银行正常经营的问题。有的股东甚至把银行当作自己的提款机,肆意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已经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深化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加强股权管理和董事会建设。要厘清股权关系,开展股东履约和依法履职情况评估,加强对股东的穿透监管,大力整治隐形股东和股权代持现象。强化董事履职评价、考核和问责,提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好监事会的作用。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银行制度,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银行业机构体系,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健康发展,通过整治同业业务,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把更多资金以规范形式引导到多层次股本市场和债券市场。


记者: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银监会系统打算怎么干?


郭树清: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银行业系统加强党组织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队伍头脑。2017年,银监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了严格实行公私分开的意见和履职回避办法,开展了纪律专题教育,进行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集中曝光和专项整治。我们还根据实施情况,修订了监管履职问责办法,加强对监管者的再监督。去年,我们对重大风险事件中暴露出来的监管履职不尽责不到位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共问责党组织11个,工作人员69人,其中局级干部7人。对更多的相关人员采取了约谈和提醒等批评教育方式。同时,我们也大力提倡为担当者担当、为尽职者免责,鼓励开拓创新、干事创业。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018年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自觉,增强工作本领,锤炼过硬作风。坚持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公正监管、廉洁监管。切实以管党治党的“严紧硬”改变监管工作的“宽松软”,为打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欧阳洁 

12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兴业银行成功举办“全兴动力 徽动全球” 国际业务及交易银行业务产品推介会

2024-11-08 15:59
49809

中银协报告:截至202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规模55.20万亿元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23%

2024-10-21 14:52
60807

渣打银行18年深度参与Sibos年会,谋交易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绘“未来银行业”蓝图

2024-09-27 16:12
428232

中国银行业协会邢炜专职副会长:推动支持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

2024-09-19 14:06
150271

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年减少136家

2024-09-12 15:04
105531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

2024-07-16 15:36
9619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