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前世今生

2017-11-16 16:27 23004

来源:从老股票看历史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兴办的股份制企业,是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此后,在1880年前后,先后有近40家

来源: 从老股票看历史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兴办的股份制企业,是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此后,在1880年前后,先后有近40家企业通过在市场上发行股票筹资得以创办,掀起了洋务运动时期股份制企业兴办的一个小高潮。股票的发行催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在交易所建立之前,股票交易买卖活动固定在上海福州路的惠芳茶楼,正如西方国家的初始股票交易都发生在咖啡馆。1914年12月,在著名实业家张謇全力主张下,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关于证券交易的法规。1916年,孙中山先生首先发出创设上海交易所的倡议,然而正当上海交易所为证券和物品是合办还是分办问题争论不休时,1918年,我国历史上第一家由中央政府核准的证券交易所——北京(北平)证券交易所成立了。时隔两年后,1920年5月北洋政府批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7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


今天要讲述的就是北京(北平)证券交易所的前世今生。


  •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8年6月5日(民国七年),由王景芳、岳荣堃、曲卓新、李景铭、陈福颐、罗鸿年等数十人发起组织,在北洋政府的批准下,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股份金额为100万元,王小宗为理事长,沈芝舫、张蓉生为常务理事,粱涣涛为经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是北洋政府为应付国内四分五裂的局面而不断发行公债和向银行借款的结果,并非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达的产物,而是隐含着当时国内政治的种种需要,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发行最多、最滥的时期,便是北京证券交易所最繁荣、最兴旺的时期。有资料记载,自1912年-1926年,北洋政府总共发行27种公债,发行总额计612,062,708元,其中绝大部分是1914年后发行的,以1918年、1920年、1921年三年发行最多。


北京证券交易所,位于前门大街114号,其运作除了受其章程约束外,还有北洋军阀政府《证券交易法》(1914年)和《证券交易所法施行细则》(1915年),以及国民党政府《交易所法》(1929年)等法规和条例予以规范。所内设号头(即经纪人)60名,每位经纪人要向交易所缴纳保证金5000元,而交易所也要向国库缴纳保证金。交易所的办公时间和银行相同,即上午10:00-12:00,下午2:00-4:00。一般来说,买卖成交均在上午进行,以便下午进行交割。当时交易所内交易的对象有政府公债、中外银行发行的钞票和股票,交易方式分为现货和期货交易两种。


  • 北平证券交易所的黄金期


1922年~1928年是北平证券交易所发展的黄金期,当时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北洋政府公债最直接的销售市场,公债交易非常活跃。



北京证券交易所民国十二年的结算报告。以1923年为例,我们来研究一下交易所当年的运营情况。



首页报告书。报告书对本年度的运营成绩作了简单的总结,1、 6月份开始期货交易,交割有序;2、经纪人保证金一律改收现金,取缔之前的代用品;3、矫正私做交易之风。



资产负债表。虽然也用复式记账法,但和现在的报表格式还是有很多不同。当年实收股本共计60万元。



损益表。当年共实现净利润 85,255.23, 主要收益来源:1、经手费(手续费)2、有价证券买卖损益。3. 各种利息收入



利润分配表。当年净利润的分配次序:1、公积金10%  2、股东正利(约定股息率6%),扣除1、2后再做分配:特别公积金(10%)、股东红利(60%)、职员奖金(30%)。股东不仅有约定的股息,而且收获了大部分剩余净利润的分配权。真正实现了股东作为公司所有人享有分配资产收益的地位,同股同权。看到这里,不禁要感叹一下现在高度发达的股票市场下中小股东的韭菜命运,说不清楚是进步还是沦丧。



各项证券逐月交易总数表(1-6月)。交易所主要交易对象以政府公债和金融公债为主,股票交易冷清,品种稀少,仅有中行股票和电车股票两个品种。



各项证券逐月交易总数表(7-12月)



现货期货逐月交易总数比较表。这样的饼状图倒是第一次见,有意思,证券分析师们可参考。


  • 北平证券交易所的衰落


北洋政府垮台,1928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为北平,于是在1929年,北京证券交易所亦改名为北平证券交易所。此时政府所发行的公债多集中在上海,各银行总行又相继迁往上海,导致北京的资金多数流至外埠,失去了经营公债地利优势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日渐萧条。抗战期间,北平沦陷,北平证券交易所被迫停业。



北平证券交易所股票正面北京(北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18年(民国七年),它的营业期限为10年,到民国17年(1928年)届满。后来遵照证券交易所章程,北京证券交易所呈请并经过实业部令准又续展营业10年。该股票即为1929年(民国十八年)届满后重新换发的股票,票面100银元,5股*20银元/股,理事长已由王小宗改为李介如(曾任山东财政厅厅长),而理事长仍然是沈芝舫。此时已更名为“北平证券交易所”。



北平证券交易所股票反面。记录了官利和红利的支付记录,官利是指约定支付的固定股息。北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第十一届(1929年)、第十二届(1930年)和第十三届(1931年)按期支付了官利和红利,而之后的3年均未支付官利和红利,直到第十七届(1935年)一并补发了第十四届(1932年)、十六届(1934年)和十七届(1935年)的官利,而并未支付红利(可见盈利情况不乐观),至于为什么跳过第十五届(1933年)不得而知,猜测可能因为北京抗战开始而导致经营不正常或未盈利。


  • 解放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重建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由于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广泛存在以及货币不能迅速统一等问题,市场上的投机活动猖獗,游资众多。为了加强对金融的管理,疏导游资、奖励投资、繁荣经济,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报请政务院批准,北京证券交易所于1950年2月1日正式开业。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不同,新中国交易所内所交易的品种主要是股票,刚成立时由于没有合适的北京股票上市,所以选择了天津上市的启新洋灰公司、开滦煤矿公司、江南水泥公司、东亚企业公司、仁立毛呢公司、耀华玻璃公司这6家公司的股票上市,这也充分反映了当时北京产业基础的薄弱。



江南水泥交割证券背书纸1950年。



交割证券背书纸(公司未


北京证券交易所刚开业时,客户大量增加,业务非常活跃,收入也相当可观。后来由于经纪人的一些违规交易行为,同时随着整个国家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促成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加快退出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舞台。北京证券交易所从1950年2月1日正式开业到1952年2月21日宣告停业,为时只有两年。

  • 北平证券交易所旧址

大栅栏地区,前门西河沿街,清末民初时期的北京金融街。北平证券交易所旧址,就位于西河沿街的196号。建筑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木质三角顶棚,占地东西16米,南北33米。一层中分进深五开间全部敞开,是营业大厅。二层有周围走马廊,开方窗,是当年的大户室。中间为贯通二层的天井。楼梯栏杆用西洋式样,隔扇媚子等多用中式素材,为西风东渐时的建筑特点。



摄于2016年,民国时期的北平证券交易所已经成为了如今的贫民窟。心里不免升腾起一丝苍凉。



交易大厅成了大杂院,私搭乱建,电线缠绕。据说里面的住户是中科院家属。


21
标签: 中国 一家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