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集团:市场波动加剧 期货“点石成金”

王朱莹 | 2017-08-22 13:56 2579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朱莹鞍钢集团的前身——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朱莹


鞍钢集团的前身——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曾经的“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在市场化进程中紧抓机遇、谋求转变,已发展成为主厂区约24平方公里,具有铁、钢、钢材各2500万吨年产能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企业在受益于市场化进程的同时,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这为“老牌”国企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导向等宏观因素复杂,钢价、矿价剧烈波动已成为业内常态。(鞍钢)作为大型钢铁企业,既承受来自上游供应和下游消费的双重夹击,又面对同行激烈竞争。在此背景下,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势在必行。”鞍钢相关负责人表示。


老国企迎接新挑战


自去年以来,钢材市场进入“牛市”,开启了钢价上涨周期。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2016年初的56.37点(1994年4月价格为100点)上涨到年底99.51点,涨幅76.5%。今年,钢材市场整体延续了去年强势格局,至8月18日,该价格指数已达113.67点。


钢材市场的“王者归来”,推动原料端煤焦矿价格上涨。但与钢价一路上涨所不同,受市场供需、国内外经济环境等综合影响,今年原料价格波动加剧。以铁矿石为例,上半年铁矿石现货价格经历了“上涨——下跌——上涨”的行情起伏。7月31日,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为74.00美元/吨,较年中最低价上涨15%,较年初价格下跌9%。


市场价格的反复无常、难以预测,增加了企业经营难度。据公开数据,鞍钢集团2016年钢产量达1985万吨,同比增加4.91%。2016年铁矿石采购量约1200万吨,以卡粉和纽曼粉等进口高品矿为主;焦煤、焦炭的采购量分别约1450万吨和70万吨。原料库存可使用约30天。对于原料需求和钢材产量达数千万吨的鞍钢来说,原料和钢材价格波动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


“过去,我们通过传统的计划管理、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来管理市场风险,但这些方式并不能真正从源头上保护价格。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限产的影响下,近几年钢材及原料端的供需情况和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急需利用金融衍生品规避市场风险。”


为此,2015年4月鞍钢集团开始参与期货交易,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他介绍,对鞍钢而言,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市场化定价。鞍钢利用期货制定和调整钢材价格及销售量,结合钢材现货市场走势和期货远期走势,根据终端需求状况等因素,合理制定钢材下月销售价格,并根据期货盘面及时调整销售量价。二是优化库存管理。企业通过研究期货市场,判断中长期走势,合理控制原料及钢材库存,降低资金成本。三是锁成本、保利润。企业利用期货锁定原料和钢材价格,保障销售利润。


此外,鞍钢还根据现货销售状况和期货走势,调整长材和板材产量,合理配置区域销售资源。“(鞍钢)通过期现结合,把握好两个市场走势,合理布局产、购、销战略。”他表示。


期货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即便是鞍钢这一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钢铁巨头,在初期接触期货时,对这个陌生的、具有一定风险的衍生品工具仍心存顾虑。“当时我们没有期货实战经验,担心把握不好交易、对风险重视不足,反而影响了主业开展。”但期货市场多年来的有序运行和功能有效发挥,为企业参与期货提振了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大商所煤焦矿期货上市以来,钢厂积极参与,产业客户套保量逐渐提高。焦煤期货交割地集中于我国北方五港,贴近沿海钢铁产业带,为企业择优参与交割提供便利。在价格形成方面,焦煤期货与普氏PLV指数高度相关,对国际市场焦煤价格引导作用明显。铁矿石期货上市后,在全球铁矿石期货及相关衍生品市场中流动性最高。


“以往普氏指数对铁矿石价格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今国内铁矿石期货市场大量交易形成了更为合理的市场价格,为行业定价提供了重要指导。”该负责人表示。


“期货市场‘指南针’作用显著,期货价格反映了行业众多客户对行情走势的预期,从而指导企业下一步生产经营。”他指出,铁矿石期货价格贴水现货,体现了市场对铁矿石远期价格持谨慎态度。“截至7月末,全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达1.42亿吨。远期来看,铁矿石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格局仍难改观,市场对铁矿石远期价格持谨慎态度。期货充分反映了市场预期,期货价格信号为我们判断采购原料时机、协商采购价格提供了重要参考。”他表示。


套保“组合拳”化解价格风险


鞍钢经过多年探索,在实践中总结了完善的套保操作模式,综合利用不同套保策略实现避险目的。


2016年4月,进口焦煤价格处于低位,鞍钢期货交易部经过市场分析,判断进口煤价继续下跌的概率较小。公司以78.75美元/吨和80.5美元/吨的固定价格买入总量34万吨的两船进口焦煤。为避免在途库存贬值,公司在焦煤期货1609合约进行了一定量的卖出套保,锁定购进利润。后期价格上涨,公司将期货头寸及时平仓。同时在资源充裕的前提下,销售部分进口焦煤,获取价差收益,为公司创收约2600万元。


在原料现货紧缺时,鞍钢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2016年10月、2017年6月,铁矿石港口现货均出现结构性紧缺,PB粉、卡粉等高品资源紧俏,高低品价差拉至历史高位。鞍钢利用铁矿石期货价格贴水现货的特点,分别在铁矿石期货1701和1709合约进行买入套保,缓解了原料集中采购的压力。


“鞍钢签订原料端采购合同,锁定了采购原料现货价格,但由于原料实际到货时间较长,此时公司在期货市场进行原料卖出套保,对冲库存贬值风险。反之,当公司原料后期有补库存需求,预计原料市场上涨时,通过原料买入套保,锁定原料成本。”该负责人对原料套保模式进行了总结。


不仅原料价格需要“保护”,钢材成品同样面临市场风险。2016年11月,螺纹钢期货价格涨至3200元/吨以上,大幅升水东北地区螺纹钢现货(沈阳现货市场均价约2850元/吨),出现基差套保空间。此时螺纹钢现货销售遇到瓶颈,库存累积至5万吨以上。公司决定在螺纹钢期货1701合约上进行卖出套保,锁定钢材库存价格。如果现货持续销售不畅,则考虑通过交割的方式销售钢材库存现货。进入12月以后,现货市场有所回暖,公司对螺纹钢期货头寸平仓,并以较高价格销售了现货。


完善的风控制度决定了企业能否利用好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目前,鞍钢集团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套期保值业务制度,形成了由领导层及生产、采购、销售、财务、期货等部门组成的套保业务管理体系。


据介绍,期货交易部每年依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及原料、钢材的敞口风险,编制套保计划,并根据套保计划制定实施方案。“我们制定套保计划时,会采纳销售、采购、生产、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提报董事会决策。”该负责人介绍。


鞍钢成立期货领导小组负责整体期货业务,领导小组下设期货交易部,开展具体操作,通过实行层级管理,明确职能责任。为加强期货业务风险监管,单独设立期货风险控制岗位,全程跟踪方案审核及交易指令的执行情况,交易结算单必须经风险控制岗位人员审核确认。通过上述风控体系的建立,保障套期保值业务顺利开展,助力企业立足市场、稳健经营。

3
标签: 鞍钢 钢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