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印发 国企走出去风险如何防

2017-08-16 15:06 3174

来源:人民日报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3311亿元,下降了42.9%,引发社会普遍关注。日前,财政部印发了《国有企业

来源:人民日报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3311亿元,下降了42.9%,引发社会普遍关注。日前,财政部印发了《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全过程涉及的重要财务问题作出规范,以防范财务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主要风险有哪些?投资方向该如何把握?目前境外投资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加强监管?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建立境外投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追踪问效

  “国有企业作为境外投资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投资额逐年攀升。”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呈现多元化和高端化态势,从原来单一的矿产能源行业,向科技电信、汽车运输、工程施工、基础设施等行业拓展。

  这位负责人介绍,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业务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有些项目资产状况不佳、盈利能力不强、投资回报率偏低等问题。

  调研发现,事前决策不科学、不履行必要程序,是造成投资失利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部分企业管理层,事前决策随意,可行性论证流于形式。个别企业甚至在财务部门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下,仍决定开展境外投资。此外,一些企业还存在事中管理薄弱、财务风险管控不力,事后监管缺位、对有关决策和执行主体约束不力等问题。

  “国企投资一旦失利,就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此次办法对国企境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财务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贯穿境外投资决策、运营、绩效评价等全过程,这有利于防范风险,提高境外投资效益,让国有资本更好地“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办法规定,境外投资事前决策,必须考虑财务可行性,遏制违规决策和盲目决策;对资金管控、成本费用控制、股利分配、外汇业务、财务信息管理、会计资料保存等财务管理事项提出明确要求,以利于增强事中约束;建立境外投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追踪问效。对绩效评价结果长期不理想的企业或项目,国有企业应当通过关闭清算、转让股权等方式及时进行处置。

  投资方要建立台账,准确反映境外投资目的、投资金额、持股比例、融资构成、所属行业、关键资源或产能、重大财务事项等情况。同时,还要重点关注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费用的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的合法合规性。“这类费用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且易招致投资所在国调查。办法对此作出详细规定,是十分必要的。”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说。

  办法要求,投资方要建立负责人离任审计和清算审计制度;对连续三年累计亏损金额较大,或者当年发生严重亏损等重大风险事件,要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和审计,并根据审计监督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这样规定,有利于加强制度约束,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防止事态扩大或蔓延。”白景明表示。

  非理性投资风险大,政府有必要进行引导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大多都是国内银行贷款。如果投资方向把握不准、决策失误,不仅影响企业发展,也关系到我国金融安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表示,一些企业用金融杠杆的方式进行海外并购,加大了对外投资的风险。还有一些企业“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甚至借对外投资渠道向境外大量转移资金,把风险隐患留在了国内。

  去年,一些企业非理性对外投资问题比较突出,对非主业进行大额投资,包括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这类“大手笔”并购行为,让很多人捏了一把汗。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引导企业投向实体经济,尽量减少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投资。”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下降了42.9%,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以及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下降较少,总体保持了稳定。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增长很快,不少企业投资经验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政府进一步完善投资机制,对非理性投资进行适当提醒和引导,很有必要。”白景明认为,企业对外投资情况复杂、风险大,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对外投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投资结构应优化,不能毫无节制“买买买”

  也有人担心:上半年对外投资下降这么多,是不是政府要收紧对外投资,不再鼓励企业“走出去”了?

  “这个大可不必担心,我国对外投资的政策是明确的,方针、原则和改革方向都没有变。”胡怡建表示,政府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

  在深化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和引进外来资金的脚步都不会停下来。中国企业需要通过对外投资,来整合全球的资源和市场,但对外投资结构应当进一步优化,不能毫无节制地“买买买”。

  比如,“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很多项目是沿线国家急需的,又是中国的优势和强项,这样投资就会带来互惠互利;中国是个制造大国,可以通过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来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还有,一些高新技术是我们的短板,如果通过对外投资引入国内,就能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发展的后劲。

  “一句话,好钢用在刀刃上,企业对外投资要跟国内经济发展合拍,这样‘走出去’才更有意义,既为中国经济添动力,还能把国外赚的钱带回来。”胡怡建说。

5
标签: 财政部 商务部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