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铭庆:交易银行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7-07-25 13:574758

一段时期以来,交易银行(Transaction Banking,TB)理念被银行业特别是全球或区域大银行广为接受。

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


一段时期以来,交易银行(Transaction Banking,TB)理念被银行业特别是全球或区域大银行广为接受。Misys咨询公司考察发现,2011年77%的全球大银行已建立了TB单元,而2008年这一占比仅为57%。


在国内,从2012年起,广发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先后通过产品板块整合或职能架构再造,迈出了交易银行的转型探索步伐。


在首届交易银行国际论坛召开前夕,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恽铭庆。相较于国内银行业界对交易银行在“平台整合”或“项目开发”等业务语境下的关注,担任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的恽铭庆,则更倾向于从国家金融安全以及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强调中国发展交易银行对提升全球交易支付能力的“金融通道”属性。


“从公布的数据分析,2017年4月,人民币在全球的交易量回落至第7名,这再次提醒我们,目前全球人民币支付仍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恽铭庆向本刊记者指出,“建设‘全球资金支付体系’这一国家金融基础设施,需要银行和企业合力出拳,这个组合拳的称谓是否叫‘交易银行’不是重点,但必须具有提高全球交易支付能力这一‘内核’。”


事实上,2012年从华夏银行党委委员、首席信息官任上退休后,恽铭庆通过培训、讲座、采访、文章等多种方式,在多个场合为发展交易银行鼓与呼。


虽然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对交易银行和支付结算、现金管理的重视及探索实践也提上了日程。然而,在恽铭庆看来,交易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仍然太慢。


“目前,数百家的欧洲银行、数十万家欧洲的企业都在使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制式的交易银行和交易银行现金管理的产品和工具,而目前中国企业对支付、结算、清算全球化、实时化等交易银行业务的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恽铭庆向记者指出,“亟待推动各大银行、企业之间形成互联互通,并从国家和行业的角度,由监管部门支持相关第三方,实现交易银行基础架构的标准化。”


恽铭庆认为,在当前银行业纷纷谋求战略转型的当下,发展交易银行业务,银企合力打出“组合拳”,是银行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会。“银企深度合作合力推进交易银行业务,将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潜在的重要商机。在交易银行的战略模式下,银行资产规模大小的重要性在降低,而对企业综合服务能力的要求得到加强;对企业可抵押资产的重视也在降低,而更关注企业交易的活力,企业可以根据交易经营活动的能力获得相应的金融支持。”


当然,在交易银行的发展上,银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什么是交易银行?恽铭庆呼吁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是“别无选择”的必由之路,基于怎样的考虑?结合当前现状,中国构建全球交易支付能力的理想路径是什么?银行在其中需要扮演什么角色?交易银行可否看做商业银行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机会?本刊记者通过专访为大家寻求答案。


从人民币国际化看

提升全球交易支付能力的紧迫性


本刊记者:第一次见您是在两年前,您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前沿问题大讲堂现场的百余名业内专家做题为“交易银行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讲座。此后,您又推动建立了中国交易银行网,并在多个场合呼吁中国银行业重新认识并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在您看来,什么是交易银行?


恽铭庆:交易银行是以支付结算和现金管理为核心,围绕企业供应链提供的金融服务。从狭义上来看,交易银行可谓是银行的“对公业务综合服务”,包括商品、资金、资本、金融资产的境内外及跨境流动。


传统来看,交易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和现金管理上,只有抓住企业现金管理和交易结算这一命脉,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其他业务。近二十年以来,国际上的交易银行服务迎来全球性的大发展,经过整合后目前包括三大板块:现金管理和支付结算、贸易和融资服务、证券和资金服务。不过,现金管理和支付结算仍在其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绝大多数银行的现金管理和支付占交易银行比重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80%。


本刊记者: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这必然带来商品、资金、资本、金融资产的跨境流动,也对跨境支付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您此前一直强调,中国亟待发展“全球交易支付能力”,并提出这是“别无选择”的必由之路。您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


恽铭庆:目前,由于在国家层面尚缺少自主化的全球资金支付体系,同时在银行层面尚缺乏以现金管理为核心、围绕企业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这不仅使我国银行业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方面存在功能缺失,也让我国的全球金融市场运营能力大打折扣。


近期快讯通财经等媒体刊登了一组人民币国际化曲折发展进程的数据和评论,从中可以一窥发展交易银行业务的战略重要性和紧迫性:“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显示:2017年4月份,人民币在全球的交易使用量环比下降至1.60%,为2014年10月以来最低,人民币全球使用量排名下滑至第七,是自2015年2月以来最差排名。


2015年8月汇改之后,人民币曾瞬间超过了日元,成为全球支付中使用量第四的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但是随后,日元向左,人民币向右,差距逐渐拉大。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实际增速6.9%,名义GDP增速11.5%,投资、消费、出口诸项指标均改善。但是,正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大的战略背景下,人民币全球使用量排名反而回落至全球第七。”


虽然人民币在国际化上的撤退是暂时的,习惯上看,主要原因在于汇率无法市场化,或者说被迫保持汇率高估值造成的;而潜在原因就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支付能力尚显薄弱,作为基础的支付体系不健全,无法在有管理有记录的情况下,高效顺畅地自主完成交易支付。全球人民币支付的瓶颈,目前仍是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人民币必须国际化,这就需要构建在全球范围内高效、安全、可靠的清算支付渠道、提升交易支付能力。


本刊记者:您更多是站在国家金融安全以及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交易银行的发展和跨境支付系统的构建。


恽铭庆: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国外金融机构也动起来了。其间,有一家著名的全球银行间支付清算机构,先后用了两年时间,改造核心系统、提升连接能力。2014年宣布可为全球企业开放端口,为银行和企业提供交易银行业务支持。


借鉴国际经验,我认为,发展交易银行、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全球交易支付能力,即提高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是必然选择!


建设金融交易支付高速路四原则:

国际化、标准化、第三方、市场化


本刊记者: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各金融机构在助力企业“走出去”方面动作不断。此前,很多银行也都分别建立了银行跨境支付系统,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上线运行。那么,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全球交易支付系统的构建进程?


恽铭庆:商品、资金、资本、金融资产的跨境流动,需要“全球化”;支付结算的高效、便捷,需要“渠道安全和标准化”。目前,欧洲数百家的商业银行、数十万家欧美企业都在使用相同制式的交易银行产品和工具,以做到支付、结算、清算实时化。


对比来看,我国目前银行业的跨境系统,支持的是同一银行体系下的境内行和境外分支机构、或者是与境外战略合作机构的跨境业务,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跨行支付;而CIPS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只是完成了数十家国际商业银行的对接,2016年完成了与SWIFT的连接合作,通过SWIFT的平台实现“全球化”,这与成立之初的“自主化”宗旨相左。因此,中国银行业提高支持企业“走出去”能力尚需多方面的努力。


本刊记者:那么,在您看来,中国发展交易银行、构建全球交易支付能力的理想路径应该是什么?


恽铭庆:借鉴国际金融发展经验,构建中国全球交易支付“高速路”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应遵循四方面的原则和策略:一是国际化,二是标准化,三是第三方发起,四是市场化运营。纵观半个世纪以来,国际间支付清算的金融机构无一不是以“市场化、民营化”的形态,体现的是政治格局及其利益。


总的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境支付,必须是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发起,用国际社会能接受的习惯做法及公认标准建设连接银行和企业的渠道。


本刊记者:“第三方”这一原则和策略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在中国,什么类型的机构合适做这个第三方呢?


恽铭庆:政府代表国家,银行对辖内客户提供服务,所以,只有第三方、具有公信力的组织机构更适合担任公共服务职能。20世纪60年代的路透社、70年代在欧洲布鲁塞尔建立的SWIFT组织、80年代欧洲地方银行业协会组织推动交易银行转型及应用,都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发起,并由金融机构、企业等众多主体参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同。


在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中,政府往往不走向前台。路透社、SWIFT、欧洲地方银行业协会组织,给我们提供了某种借鉴:由第三方发起、通过标准化,给国际社会提供便利的应用场景。这就是为什么阿里巴巴容易“走出去”的原因。


借鉴欧洲地方银行业协会组织的经验,在中国,由行业性权威的组织作为第三方来牵头是最合适的,如中国银行业协会,以及具有国际化性质的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组织等,都是被国际社会认可的信用组织,可以为中国银行业和企业“走出去”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交易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

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会


本刊记者:刚才我们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构建全球交易支付能力的战略紧迫性以及现实可能性。显而易见,我们离“国际化、标准化、第三方、市场化”的全球金融支付高速路这一终极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当前,我们应该如何落地呢?银行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恽铭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在数十年时间内推动了交易支付应用的快速发展,其间,交易银行是清算结算集中式处理的高级阶段。在全球迎接“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多账户、分布式’处理模式”到来之前,交易银行在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银行业服务企业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业务模式。


本刊记者:当前,银行利差利润缩小,发放贷款更加谨慎;同时,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的成本抬升。发展交易银行正是银企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恽铭庆:银企深度合作合力推进交易银行业务,将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潜在的重要商机,意义如下:


一是企业发展需要财务、财资乃至更高需求的交易银行业务能力;


二是银行要么坚守“信贷”业务底线,要么面对企业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能力;


三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银行应该有责任协助提升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特别指出的是,这里讲的现金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金账户余额管理,而是企业资金流动性管理,包括跨境跨行多币种实时的管理能力,正如上所述,这恰恰是咱们的差距和短板,而交易银行业务将有效提高现代金融环境中的现金管理能力,从而为中国银行业真正“走出去”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是经过三十年的经济改革,政府及所辖的各类开发区、实验区,都进入到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而交易银行业务的创新和转型,也就是说从信贷为主体的金融服务转型为支持企业供应链的交易银行服务,可有效推动地方各类开发区、试验区提高服务能力,改变的将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


这其中,商业银行应该成为改变生态系统的领军者,通过先介入、提供服务,不仅可优先获得受益,而且随着多方主体的加入,将共同完成金融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创新,达到互惠共赢。


本刊记者: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并提升交易银行业务能力,可以说是中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


恽铭庆:过去30年,中国银行业的管理和创新大多是对标国际,诸如“数据大集中”、建设核心银行系统、再造业务流程、成立事业部、按照巴塞尔协议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等等。


交易银行是在近二三十年内,商业银行发现、重视企业发展诉求并逐步响应、参与、融合的结果,欧美商业银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金融服务的转型,其过程并无激荡或惊心动魄之处。中国银行业感受到欧美银行业服务转型的结果,也在积极探索和追赶,但是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银行对企业服务的导向:如果仅以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为导向,那就是以“信贷”为主体业务;如果要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那就必须从“信贷主体业务”转型为“交易银行业务”。


银行理解并落地交易银行业务的

几个关键点


本刊记者:构建全球交易支付能力的试点银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恽铭庆:试点银行对资产规模没有硬性要求,但是需要具备国际业务基础,因为交易银行需要跨境跨行管理;此外,交易银行的业务服务能力不是简单的金融产品创新,重要的是涉及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显然,这不是增设“交易银行”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所以,自2014年以来,我们就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并组织对交易银行的探索研究,国际上著名审计咨询机构普华永道、德勤等都积极参与、支持推动。


在交易银行的转型过程中,银行从决策层、经营层到员工,需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首先,银行的决策层要支持,要真正意识到交易银行是提升银行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其次,银行经营层要离开“习惯区”进入“学习区”,接受国际金融新理念,勇于实践。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对交易银行还是重视的,纷纷成立交易银行部,但是未能深入了解交易银行服务转型的内涵,所以举步不前。


近几年来,我们每次举办的交易银行讲堂或论坛,国际银行来的都是专业领军人物,如2014年美国花旗银行的交易银行行长专程来京参会,而国内领导很少参与;


再者,要求银行员工要适应转型需求,我是熟悉商业银行的,知道银行员工的辛苦,但仍需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总之,银行不能局限于过去的经验,要走出一条新路,通过交易银行的转型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客户为中心”。


当然,企业界也应与银行密切配合,因为交易银行是以支付和现金管理为核心,为企业供应链提供的金融服务,交易银行还将推动企业信用的完善,并为“去抵押化”奠定基础。


本刊记者:在推进实际落地过程中,目前主要遇到哪些问题或阻力?业界对于交易银行战略重要性及具体内涵的认识,存在哪些偏颇之处?


恽铭庆:首先,银行决策层对任期内的业绩非常重视,把业绩放在第一位,实际上,应该兼顾对发展战略及举措的把握;


其次,重视“得账户得存贷款”,不重视“得账户可得天下”。有些银行专业人士认为银行服务和企业交易相重叠的部分是交易银行业务,这其实是现金管理(图中红色部分),只是交易银行的一部分。现金管理是银行和企业打交道最多的环节,而交易银行服务覆盖的是企业的所有交易环节(图中橙色部分);


其三,将“以客户为中心”仅作为银行营销口号,当成了让企业存更多、贷更多、消费更多的手段。而交易银行服务的“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是紧紧围绕客户交易支付和现金管理的需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协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与企业实现共赢。

QQ截图20170725140602.jpg

本刊记者:商业银行如何实现从以信贷为主体,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请您简要介绍下具体可遵循的路径。


恽铭庆:交易银行业务源于企业发展的需求,欧美银行业在历经数十年时间之后,今天已经将交易银行服务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业务流程中。


所以,国际商业银行并不关心是否存在“交易银行”专门部门,而是已经将“以支付与现金管理为核心、为企业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的交易银行理念嵌入在业务流程中了!这就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商业银行服务目标决定其服务内涵、服务内涵决定银行竞争力!


对于一家具体的商业银行来说,一是要想明白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银行,以此确定服务目标和方向;二是根据辖内客户群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能力制定发展规划;三是研究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和落地措施。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准备,国内一批交易银行专家和机构都是推动这场变革创新的有生力量!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对交易银行的重视层面不断提升。新近成立的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已将设立交易银行专业委员会列入工作计划。我相信,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国家行动和市场化的共同推动,一定能探索出适合中国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获得更大发展的新路径。


7
标签:银行业 中国 必然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兴业银行成功举办“全兴动力 徽动全球” 国际业务及交易银行业务产品推介会

2024-11-08 15:59
49808

中银协报告:截至202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规模55.20万亿元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23%

2024-10-21 14:52
60807

渣打银行18年深度参与Sibos年会,谋交易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绘“未来银行业”蓝图

2024-09-27 16:12
428230

中国银行业协会邢炜专职副会长:推动支持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

2024-09-19 14:06
150269

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年减少136家

2024-09-12 15:04
105531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

2024-07-16 15:36
9619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