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落实展业三原则对策
在落实展业三原则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外汇监管部门的沟通,对拿不准的业务多请示,在征得监管部门明确意见之后再予办理。还应配合监管部门的调研,积极反映落实展业三原则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尽快获得直接支持。
文/张新存 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11期
在落实展业三原则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外汇监管部门的沟通,对拿不准的业务多请示,在征得监管部门明确意见之后再予办理。还应配合监管部门的调研,积极反映落实展业三原则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尽快获得直接支持。
按照展业三原则的要求,商业银行应按照“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三项原则自行审核国际业务的交易背景,办理各项国际业务,这大大简化了客户办理各项国际业务的手续,是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然而,商业银行在政策落地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和操作不到位的情况,这既有商业银行自身的问题,也有银行客户适应与配合的问题。商业银行最终要达到展业三原则的要求,应多管齐下,内外兼修,采取高效对路的举措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在简化审查审批手续的同时确保国际业务的合规合法。
展业三原则落地难
缺乏有效操作细则,银行经办人员办理业务无所适从。由于展业三原则尚属新鲜事物,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从监管部门来说,一方面缺少按照展业三原则对银行和客户进行监管检查的经验,也缺少指导商业银行和客户如何落实展业三原则的实施细则;在企业和个人来看,只是简单理解为绝大部分国际业务无须再去外汇监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可以直接到商业银行办理,但对如何配合银行业务核实,却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在此情况下,落实展业三原则要求的重担就落在了商业银行一方,作为服务机构既要满足外汇政策监管要求,又要简化客户办理业务的流程,还需要出台一套全面综合的相关实施细则,这既需要深入细致的调研,也需要反复尝试,时间成本较高。在实际业务办理过程中,客户业务办理的需求并不会因为商业银行缺少实施细则而停滞,这导致了银行经办人员陷入了没有具体业务细则可依的困境,有时为了满足客户办理业务的需要,不同银行经办人员只能凭借个人理解受理客户业务,甚至出现了同一银行不同经办人员之间,对相同业务要求不同证明文件的情况,最终影响了银行对外服务形象和服务效果。
部分落实措施流于形式,造成银行无法把握客户和业务实质风险。展业三原则尽管是短短三句话,但字面背后的意义深刻。它要求商业银行既要遵从宏观政策监管的要求,使国家外汇管理政策始终处于正常落实轨道,同时又要减少企业和个人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由于商业银行缺乏相关经验,很难体会监管部门的精神实质,在内部制度制定上,更多将原外汇监管部门的审批职能进行简单复制,程序更多流于形式,对切实防范银行业务风险、提高银行外汇政策执行水平效果难以尽如人意。
银行内部缺乏协调配合,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展业三原则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银行上下合力全面落实。然而,由于银行业务发展迅速,机构迅速膨胀,内部设置日益复杂,看似每项业务都有人负责,但当问题真正发生,更多时候是部门间互相推诿责任。具体到展业三原则落实上,如客户调查和关系维护隶属前台部门,但其中某项国际业务又涉及中台,业务处理效果涉及后台,前中后台又分裂出若干不同部门,例如客户可划分为对公、个人和同业客户,由不同前台部门分别负责。中后台又划分为核算、审批、合规、法律、内控、财务、资金计划等多个部门,最终造成展业三原则落实起来困难重重,“战线”无限拉长。
没有充分借助外部监管和中介力量,闭门造车效果不佳。为将展业三原则落到实处,商业银行在内部开展了细致的工作,从听取基层机构意见到争取领导支持,从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到将展业三原则要求列入全行内控制度体系不一而足,但真正落实到业务处理环节,却陷入了无法得到监管部门和客户认可的窘境。究其原因,在此过程中监管实质要求并未在商业银行的落实细则中真正体现,尤其是一些关键环节。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对客户所涉行业和领域缺乏深入了解,且未充分借助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组织力量,而是疲于自我应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业务常常陷于无助之境。
对员工培训不到位,影响政策制度的执行效果。展业三原则是对旧有管理制度的颠覆性创新,这就需要对从各级基层管理人员到具体经办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由于展业三原则出台较快,影响范围广,商业银行缺乏足够准备,尤其在员工业务培训方面,未能及时纳入全行已有培训体系,加之经验不足,无法尽快制定针对不同层级员工的培训课件,致使员工对展业三原则了解不彻底、不深入,对于一些操作环节,无法正常处理。由于培训不到位,基层经办人员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很难从上一级管理人员获得明确指导,同一层级也缺乏专家提供及时业务指导,最终影响展业三原则政策执行效果。
落实展业三原则的对策
深入细致接触客户。要了解客户的真实业务需求,辨别客户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就必须深入接触和了解客户,需要实实在在与客户打交道。当前,商业银行业务竞争愈发激烈,接触客户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应坚持频繁联系客户,深入企业办公场所,了解其真实经营状况和业务需求,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推介合适的金融产品,真正契合企业需要。同时,也要严控业务风险,确保客户业务真实性,这就需要银行工作人员深入实地,通过轻松漫谈式的接触,策略性地了解企业交易的真实背景和意图,确保企业各项国际业务的合情合理合规合法。
把好准入关,做好事前调查与摸排。在了解企业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内部应把好客户准入关,谨慎选择合作客户。随着国际业务交易背景的日益复杂,在实际业务中套汇套利、偷逃税款、骗取补贴等破坏正常外汇交易秩序的行为越来越多。为此,商业银行应圈定符合自身业务和风险偏好的客户群,确保客户经营行为和银行操作行为的合理合规,而不应为了经营利益而放弃对客户最基本的资信审查。商业银行内部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客户甄别机制和客户准入标准,尤其在开立账户初始环节,应尽可能多的收集客户资料,多方接触企业不同人员,包括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做足准备工作。
产品创新应做足可行性研究。为了确保业务合规性,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各项产品尤其是新产品服务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事前应充分做足可行性研究工作。既应考量盈利因素,又要考量政策要求,坚守底线。在新的服务产品正式推出之前,产品设计部门应广泛征求同级部门、基层机构的意见,从实践角度出发,及时发现产品设计中的漏洞和不足,修改产品方案,并尽快加以完善。新产品正式对外发布之后,应通过试错机制,及时发现产品缺陷,并适时加以修订。还要注重产品推广的效果评价,不但要评价其收益成本指标,也要评价其外汇监管政策落实效果。
注重与监管部门沟通,及时了解监管动向。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是对商业银行、企业、个人外汇业务监管的专业部门,负责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制定、解释、监督执行、检查、违规处罚和整改,其通过强大的数据管理分析系统掌握着所有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国际业务数据,并通过各种现场、非现场分析和窗口指导掌握着最全面的业务信息。因此,在落实展业三原则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外汇监管部门的沟通,对拿不准的业务多请示,在征得监管部门明确意见之后再予办理。还应配合监管部门的调研,积极反映落实展业三原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尽快获得直接支持。此外,还应正确对待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除积极配合之外,还应真正落实好整改,切不可敷衍应付。
借助第三方中介力量,佐证客户和业务信息。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应注重收集和利用第三方中介机构为企业出具的各种认证报告,如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完税文件等。此外,商业银行也可将批量性的操作环节外包给专业服务机构。如涉及境外客户结算或融资业务的,可委托国际知名律师机构出具更为专业的权威法律意见书。对数据量众多的业务进行真实性核实,可委托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或数据分析机构,在节约银行内部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分析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使其全面掌握业务流程和政策信息。目前,各商业银行对培训工作愈加重视,培训课件更加规范,培训效果逐步提高。但在落实展业三原则方面,员工培训还亟待开发和完善。一是要将展业三原则相关培训内容正式纳入全行培训体系,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二是精心规划培训内容,在政策正式实施之后,银行要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这就需要将培训内容做细,具备可操作性,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三是注重培训的可持续性,落实展业三原则是一项长期工程,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涌现,银行的应对之策也在不断更新,这就需要通过培训的方式将新内容和要求传导给各级管理人员和经办员工。四是借助专业化的师资力量,除银行内部培养的兼职教师和专家之外,还可邀请外汇监管人员进行讲解,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拓宽培训知识面。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不断完善内控制度。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将展业三原则执行情况列入年度检查计划,开展全面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检查计划中应列明详细的检查内容,制定可操作的检查提纲,明确时间表和各方责任。其次,应多方动员检查力量。商业银行应充分借助专业管理部门的人员力量,也可抽调经验丰富的业务专家,组成联合审计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审计。内审部门可作为牵头部门,发挥协调汇总职能。再次,要注重整改问题,这需要商业银行深入细致、持久不懈的努力,查防并重,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最后,要注重从机制上完善展业三原则制度。应通过审计监督,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定哪些制度符合业务实际应予以坚持,哪些制度需要修订完善。
注重数据分析和资料积累,动态评价客户和业务。展业三原则的落实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处理琐碎的日常服务和业务时,做好资料积累,可借助银行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精细的数据加工。特别是对客户资料的积累更为重要,应尽可能了解客户的真实经营状况,从点滴中收集与客户经营相关的信息,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如从媒体、客户合作伙伴、中介服务机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多种渠道加深对客户了解和对客户资料的归纳整理,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客户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去伪存真,并从中发现规律性的内容。同时,由于客户经营瞬息万变,对客户的认知也应与时俱进,应动态调整对客户的分析结论,以最新的数据不断充实已有客户的资料库,第一时间掌握客户经营的实时变化,并从中绘制出客户经营管理的曲线图,确保交易背景的真实性。
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