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走出去”——铁路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文/国家铁路局党组成员 郑健
来源:一带一路金融工程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列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作为互联互通重要基础设施的铁路特别是高铁,乃大国之重器,迎来了千载难逢、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国铁路“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这一重大主题,我们从认识铁路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发挥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解决铁路“走出去”面临的突出问题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铁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自诞生以来,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成为近现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伴随世界铁路发展进程,我国铁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探索到突破、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世界铁路发展历程
世界铁路发展与工业革命和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铁路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逐步从农业走向工业、从农村走向城市;铁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获得新动能,为现代工业文明提供不竭动力;铁路与综合交通繁荣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创新迎来高铁新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蒸汽机、冶炼业、采矿业三个重要因素互相作用催生了铁路;同时,铁路发展带动钢铁、煤炭、采矿和制造业更快更好发展,促进商贸、人员流动和市场形成,推动人类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1814年,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诞生,时速8公里,载重30吨。蒸汽机车的发明和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铁路动力问题,改变了交通运输对马车的依赖,实现了机械牵引对体力牵引的替代,开创了陆地交通运输新纪元,人类社会进入“铁路时代”。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英国的斯托克顿-达灵顿),全长32公里。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应用和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铁路首先成为陆地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初期迈入重工业发展阶段,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世界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工业文明。1879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力机车在德国研制成功。1894年,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在德国诞生。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欧美国家铁路运营里程快速增长。美国1916年铁路运营里程超过40万公里,成为当时铁路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使得美国工业年生产总值1914年达到240亿美元,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三者的总和。德国1912年、俄罗斯1916年、法国1938年分别达到各自铁路运营里程的最高峰5.8万公里、8.5万公里、4.3万公里。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20世纪50年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从初步分工、简单衔接逐渐转为相互配合、协同发展,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联合运输成为主流趋势,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日趋成熟。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运输结构的升级,推动了旅客运输走向高速高密、舒适便捷,货物运输走向重载、专业、多式联运。铁路大量应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得到快速发展。自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东京-新大阪)开通运营以来,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已有16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高速铁路,总里程约3万公里。1958年,世界上第一列重载列车在美国开行,随后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南非、中国等多个国家也分别开行。
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铁路,运营总里程达120万公里以上。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气候变暖、交通安全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欧美、俄罗斯等大国以及中东欧、拉美、非洲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铁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新一轮铁路发展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兴起。预计2030年,全球铁路规划新建里程将达10万公里(不含我国大陆),其中高铁里程4万公里以上,高铁直接投资1.1万亿美元,我国铁路“走出去”空间广阔。
(二)新中国铁路发展成就
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上海闸北-吴淞口),由英国人于1876年7月修建,运营16个月后被清政府赎回拆除。1881年,中国建成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唐山-胥各庄)。新中国成立前,全国铁路总里程2.2万公里,其中单线铁路超过96%,全部为蒸汽机车牵引。
新中国成立后,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我国铁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建设,特别是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工程建造等整套技术优势,产业链齐备的产业集成优势,“低成本、高质量、工期短”的执行力优势,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及强大资本后盾的投融资优势等五大优势,培育了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专业齐全、拼搏奉献的人才队伍,在高速、重载、高原、高寒等铁路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建立,维护国民经济正常运转,铁路建设开始艰难起步,相继建成重要铁路干线,先后制造出首台蒸汽、内燃和电力机车。截至1978年底,铁路营业里程5.2万公里。其中:蒸汽牵引占84.8%,内燃牵引占13.3%,电力牵引占1.9%。1952年,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长504公里。1958年,建成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全长673公里。1952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铁路建设得到较快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路网结构逐渐优化,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运营管理水平、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截至200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其中:复线2.5万公里,复线率34.2%;电气化1.9万公里,电气化率26.0%。1996年,一次性建成当时我国最长双线铁路——京九铁路,全长2311公里。1997年,一次性建成当时我国最长电气化铁路——南昆铁路,全长811公里。1994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快速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全长147公里,时速160公里。2003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5公里,时速200公里。
2004年以后,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国家先后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全国综合运输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我国铁路迎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黄金机遇期。截至201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1.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1.6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目前,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运发送量、货运周转量、运输密度均居世界第一,以约占世界铁路8%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25%的换算周转量。我国铁路取得了四大重要成就:
一是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其开通运营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
二是大秦、朔黄重载铁路实现扩能改造。通过扩能改造,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大秦、朔黄煤炭运输专线和京沪、京广等繁忙干线为代表的重载运输格局,对缓解运输能力紧张、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是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经过六次提速改造,掌握了既有铁路改造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改造措施,既有铁路技术标准得到提升,城市间的旅行时间大幅度压缩,形成夕发朝至、朝发夕归、一站直达等一系列品牌。
四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经过50年发展,高铁以其安全、快捷、环保、节能等诸多技术经济优势赢得各国青睐。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高铁的前期研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研究制定了技术创新路径:在工程建造领域,坚持以原始创新为主;在列车运行控制领域,坚持以集成创新为主;在列车制造领域,坚持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实施了三步走创新战略:通过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建时速250公里高铁,为我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奠定基础;通过京津城际等新建高铁的实践,掌握时速300——350公里高铁技术,使我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武广、京沪高铁为新的平台,推动我国高铁技术迈向更高水平,占领世界高铁发展战略制高点。相继建成了一大批高铁线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工程建设方面,十年励精图治,我国已具备适应复杂环境的铁路勘察设计和建造施工能力,积累了在高寒、高原、岩溶地区等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建设高铁的经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全面掌握了在各种复杂地质、地形及气候环境下修建高速铁路的成套技术,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志性工程。2011年6月开通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作为我国高铁梦想的起点,连接环渤海及长三角经济圈,打造出东部高铁经济走廊;2012年12月开通2281公里的京广高铁,跨越黄河、飞渡长江,打通了纵贯南北六省的经济发展大动脉,把环渤海经济圈、中原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圈的34座城市紧密串联,高铁经济发展轴的辐射力显著增强,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2年12月开通921公里的哈大高铁,穿行在东北极寒地区,在白山黑水间经受住了冬夏温差高达80℃气候的考验,为东北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4年12月开通815公里的贵广高铁,翻越西南地区地质极其复杂的崇山峻岭,238座隧道、504座桥梁首尾相连,将西南山区和珠三角连为一体,铺就出西南省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昔日天堑而今化作通途;2014年12月开通1776公里的兰新高铁,途经广袤无垠的西北边陲,穿越自然环境恶劣、最大风速高达60米/秒的风区、戈壁荒漠,塞外边关从此融入高铁版图,丝路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高速动车组方面,十年卧薪尝胆,坚持引进、吸收、集成、再创新,构建了250公里/小时、350公里/小时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体系。装备制造业强强携手,建造了技术先进的装备制造、维修基地,搭建了专业一流的研发平台,形成了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序列齐全的动车组谱系。国内已大批量生产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CRH系列动车组,掌握了关键制造技术,实现了动车组技术升级,自主研制生产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CRH380系列动车组。我国高铁规划、设计、制造与维修的整体技术实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旅客服务方面,始终追求卓越,坚持与时俱进、自主创新,打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先进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体系。结合各地特点,建成了700余座文化底蕴深厚、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大型客站,以铁路客站为支点打造了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武汉站、广州南站等40余座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城市的重要门户和地标,形成高铁线路上靓丽风景,为旅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进出通道和温馨舒适的候车环境。采取了互联网、电话等多样方便的购退票方式,配套了智能化的服务设施设备,提高了旅客出行的便利性,提升了百姓的出行品质,让旅途成为一种快乐享受。高铁自开通以来,安全、高效、快捷、可靠的运营使得客运量不断攀升。2014年高铁完成客运量9.1亿人次,占全路客运总量的39.2%。
经济社会效益方面,高铁建设有效拉动了投资,带动了就业和工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剂。高铁极大缩短了时空距离,带来显著“同城效应”,密切了区域经济联系,提升了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强化了人力及技术资源聚合力,激发了经济区域内分工协调发展的“集聚功能”,拓展了区域外差别化发展的“辐射能力”,推动了城镇化进程。高铁有力带动了区域资源开发,扩大了区域可达性、串联性,促进了旅游稀缺资源、独特资源的开发,放大了品牌效应,激活了旅游市场丰富多彩的开发利用。高铁的运营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京沪高铁2014年实现盈利10亿元以上;沪宁高铁2010年7月开通运营,第二年即实现盈利3.8亿元;沪杭高铁2010年10月开通运营,第二年实现盈利600万元;京津城际2008年8月开通运营,2014年实现盈亏平衡。高铁时代的到来开启了美好新生活,快捷舒适的旅行让归乡之路不再遥远,安全正点的公交化运营让异地同城梦想成真。高铁,宛如一双巨手,正在托起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版图。
我国高铁与国外相比具有明显特点:一是技术类型丰富。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博采众长,比较好地掌握了不同类型的高铁技术,具备了多种标准体系的生产能力。二是运营适应面广。积累了应对复杂多样环境的高铁运营经验,包括各种地质地形、气候条件,长距离、高密度、不同速度等级列车跨线运行等场景,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三是集成能力强。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系统集成能力,包括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可提供成套系统技术和经验,且具有质量、造价和工期的工程优势。
目前,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创造了10余项高速铁路“世界之最”,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高速铁路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了“走出去”的坚实基础,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