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发展重要立足点
为应对风险,银行可以发挥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基于自身条件寻找差异化路径。由于不同类型的银行经营地域、范围不一样,可选择的转型方向实际上也不一致。大型银行会更加注重全面探索,寻找新的空间,拓展新的业务,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引领银行业发展前沿。中小银行可能会选择沉下去,把相关业务做深做透。
金融时报 记者 张末冬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为应对风险,银行可以发挥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基于自身条件寻找差异化路径。由于不同类型的银行经营地域、范围不一样,可选择的转型方向实际上也不一致。大型银行会更加注重全面探索,寻找新的空间,拓展新的业务,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引领银行业发展前沿。中小银行可能会选择沉下去,把相关业务做深做透。
关注银行业创新,探索未来转型关键。在7月7日举办的“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来自银行业从业人员与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共谋发展,并将目光聚焦在当前持续攀升的商业银行不良率上。
对于上述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2016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率达到1.75%,这是该数据自2013年二季度以来连续第11个季度上升。风险的逐步暴露,给银行业发展带来压力,同时,也加大了外界对银行业的担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中国目前正处于金融风险的高发期,不良率上升、债券市场违约以及杠杆率尤其是企业债上升可能带来的现金流、违约以及破产等问题,成为当下金融市场需要高度关注的要点。
从外部环境来看,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是银行业不良风险升高的直接原因。
黄益平分析认为,中国正在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产业更替成为重要矛盾。这一阶段,银行的部分贷款可能会变为不良资产。另外,前期刺激政策的后续调整还未完成,“僵尸企业”的出现也导致银行不良率上升。
事实上,眼下正在推进的去产能涉及大量的利益调整和债权债务转化,一些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重组,必然会带来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等问题。
除了大环境的变化外,不良率的上升也和行业内生问题息息相关。黄益平表示,过去,金融改革大多着眼于市场规模扩大与金融机构的设立上,忽视了市场的开放和市场机制的运用。当下更深层次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方面提高了金融资源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不稳定性也会增加,导致不良风险上升。
如何做好风险管理,如何应对风险上升带来的挑战,成为银行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正视风险是发展的第一步。“把风险管理当作目标是错误的,风控应该是授信的一个步骤,不能将其与经营对立起来,也不能寄希望于风险管理解决所有问题。”他强调,大部分银行是通过使用行业信息等,来衡量是否对企业投放贷款,反而忽略了对个体企业情况的把握了解,甚至以不良案例中的几个决定因素来设定信贷标准,推动整个信贷。“在降低信贷门槛基础上,再去深入评估一个企业的风险如何,才应是银行真正辨别企业风险能力的关键。”刘晓春称。
哈尔滨银行副行长卢卫东同意这一观点,他补充道,银行面临的压力的确和实体经济紧密相关,但必须强调的是,在任何行业、任何经济条件下,都存在优秀的企业。如何挑选优质企业,就涉及到银行“内功”的提升。
众所周知,当下,东北经济调整任务较为艰巨。作为本土银行,哈尔滨银行却保持了信贷稳健状态。卢卫东称,2004年该行制定了小额信贷战略,确保在东北经济调整任务艰巨的情况下,能够持续开展相关业务。另外,该行紧跟国家政策,设立了产业基金,服务科创、医药、新材料研发类行业。同时,积极开展对俄业务,目前对俄资产达到30亿元,对俄同业授信达到60亿元。
为应对风险,银行可以发挥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基于自身条件寻找差异化路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建议,由于不同类型的银行经营地域、范围不一样,自身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在面临同样或者相似挑战的时候,可选择的转型方向实际上也不一致。“大型银行会更加注重全面探索,寻找新的空间,拓展新的业务,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引领银行业发展前沿。中小银行可能会选择沉下去,把相关业务做深做透。”曾刚称。
另外,黄益平表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另一个核心在于监管,要防控行业风险,必须将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相结合。他认为,鉴于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受到最严厉的监管。但是这种严厉应该建立在专业性、独立性、权威性基础之上,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综合各种因素,在场嘉宾均认为,一段时间内,银行风险可能还会继续上升。例如,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表示,在新的转型发展期,银行要特别重视利润当期性与风险滞后性的错配。“发放贷款后利润当期会增加,但3年后才会出现风险,5年后不良贷款会增加,7年后会形成损失。这种利润与风险的错配,往往使我们只看到利润而忽视了风险。”基于此,牛锡明认为,目前,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并没有见底,风险并没有完全释放,所以,现在正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