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咨询:降低城商行风险的解决之道何在?
随着不良贷款持续增加以及不良率不断攀升,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城商行承受的压力更大。
文章来源:和讯网
随着不良贷款持续增加以及不良率不断攀升,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城商行承受的压力更大。
我国有132家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多是最初为支持地方经济而设立并发展起来的,在促进地方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信贷支持方向、信贷投放规模等多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地方政府主导色彩浓重。这些年随着其业务范围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城商行资本金普遍锐减;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去产能的情况下,更多僵尸企业破产倒闭的出现以及由此得以最终确认的呆坏账,更使得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及业绩不断下滑。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12.35%,仅仅略微超过《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资本充足率11.5%的监管要求;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46%,虽然略低于全国商业银行1.75%的平均水平,但市场普遍认为其实际不良率要更高。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015年年底就已经超过或者接近今年一季度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成都银行不良率2.35%、汉口银行1.98%、江西银行1.79%、吉林银行1.5%、苏州银行1.43%),当前的实际不良率应该会更高。
面对现实情况,各大城商行迫切需要募集资金来补充资本金,包括贵阳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在内的十多家城商行加快了IPO上市的步伐,希望借助股权融资来缓解自身压力。而在此前,只有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浙商银行、天津银行以及即将完成上市进程的江苏银行迈入了资本市场,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自身所需要的资金。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预期,政策部门和监管部门最终可能会以某种形式向这些面临困境的商业银行伸出紧急援手(比如放松IPO)。因为如果任由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恶化下去,继续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和流动性,将有可能导致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而避免发生系统性及区域性金融风险,正是中央及有关部门近期反复强调的底线。因此,通过IPO股权融资补充的资本金,使其满足监管层面的要求并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增强其投贷能力,就成了给城商行注入强心针的策略选择。
不过要强调的是,单纯通过上市融资来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并不会从根本上降低城商行的债务率水平和不良贷款压力。例如已经上市的南京银行,日前被标普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标普认为,南京银行持续的快速增长损耗了该行的资本缓冲,该行加强不良贷款核销以及维持较高拨备水平的举措使得资本弱化,预计该银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比率将降至5%以下水平,而5%是支持该银行当前评估和整体评级的最低分界水平。事实上,就在标普发布评级报告的前夕,南京银行刚刚以每股人民币20.15元的发行价格完成了人民币79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
南京银行十分不认可标普此次下调评级的理由,称与标普的主要分歧点在“资本充足预期”,并以合作期满为理由终止了与标普的合作。其实,南京银行“评级下调之辩”从2014年就开始了,当年6月下旬标普曾将南京银行列入“负面展望”的名单,理由是该行持续、快速的业务扩张使得其资本消耗过于迅速。2015年6月30日,标普称由于资本弱化,将南京银行评级下调至“BB+”,展望为稳定。我们认为,标普的评级也许有所欠缺,但导致调降评级的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南京银行的业务快速扩张以及过程中暴露了更多问题和风险。据了解,过去几年中,南京银行大约以每年新开设两家异地分行的速度扩张,而2014年仅上半年,南京银行就有两家异地分行,镇江分行和宿迁分行先后开业。在今年6月20日召开的南京银行股东大会上,该行董事长林复也坦承,近几年南京银行发展非常快,资本消耗很大。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城商行在应对不良贷款增加、不良率上升所带来的运营风险时,不应过于依赖资本融资或增资扩股,而且有条件上市融资的毕竟是少数。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要避免过快发展,减少低效、无效放贷,要根本改善运营管理机制。同时,地方政府应切实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破产倒闭的企业要让它破产倒闭,减少对城商行的政府干涉,并借助包括不良贷款证券化在内的多种手段降低城商行的风险水平。
受此前业务范围和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当前更多破产倒闭企业出现的影响,城商行资产质量及业绩不断下滑,而国家正容许更多城商行上市融资以补充正不断锐减的资本金。但城商行的根本之策在于避免快速扩张,减少低效、无效放贷,地方政府也应减少对城商行的干涉,并运用不良贷款证券化等多种手段降低其运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