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投”赎回引来疑惑一片
谢潞锦 |2009-03-30 10:26586
伴随着A股市场今年以来行情走暖,不少基金公司对自家旗下基金产品的申赎行为再度引发市场的猜疑。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4家基金公司相继宣布赎回自家基金,合计套现接近2亿元。
上述4家基金公司及赎回的基金产品分别为:嘉实基金,赎回嘉实精选基金4003.42万份基金份额;东方基金,赎回东方精选基金4600万份;建信基金,赎回建信恒久价值、建信优选成长、建信优化配置和建信稳定增利累计超过1.35亿份;富国基金,赎回富国天鼎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型基金约2725万份。但“反其道而行”的基金公司也大有人在,如华富基金申购华富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900万元;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投资旗下富兰克林国海强化收益债券型基金(A类)3000万元。
决策来自非投研部门
基金业内人士介绍,基金公司赎回自家产品的决策往往并不来自于公司投研部门,因此,此类行为不能视为基金公司的投研部门对市场的某种判断。“每家基金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但基金公司投研部门以及市场销售部门一般无权做出赎回自投产品决策,而公司的内控部门则可能有权对固有资金的使用进行权衡。”某“老10家”基金公司一位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一些产品的“自投”行为发生较早,且部分封闭式基金往往通过“封转开”程序之后才成为基金公司名下的开放式基金“自投”部位,因此,在长期持有之后的赎回是很难让人得出上述机构看淡后市的结论。
“基金公司突然宣布赎回自投基金部位,这明显对基金持有人的信心构成一定影响。”上海地区某合资基金公司一位人士表示。不过,在他看来,作为有相应制度安排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群体不会在申购或者赎回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上给投资者传递信息。“基金公司自投旗下基金的事先安排可能是导致部分基金公司赎回自家产品的主要原因。”比如,在购入自家基金产品前,基金公司往往会事先约定将在若干时间之后赎回。
目的各不同
华宝兴业基金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对旗下产品的申赎行为十分类似于基金公司大股东与基金公司之间所发生的关系,比如,“可能出于资金周转目的,或者基金公司的自投资金有其他用途。”这位人士还表示,对于某些实力相对有限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根据市场情况“落袋为安”的赎回自投基金产品的策略,往往能令前者获得一定的现金流,“这将利于公司未来经营开展”。
上海一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如果1只基金产品的份额在“及格线”上岌岌可危,那么管理这只产品的基金公司往往会拿出部分资金参与“自投”,以便达到“护盘”的目的。据悉,上述“及格线”指当某只基金产品资产规模不满5000万元时,负责管理这只产品的基金公司就必须每天上报证监会相关部门;一旦基金规模持续两个月不满5000万元,该基金就可能遭遇“清盘”。此外,当基金公司即将披露相关常规财务报告时,部分公司往往会自己“掏钱”购买一部分旗下产品份额,“这会让相关数据好看点。”这位人士说。
对于基金赎回“自投”部位现象,华富基金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自投”基金是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当某只基金遭遇其他投资者的赎回时,那么公司“自投”部位的比例可能会出现超过限制。“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基金公司就可能被动‘减仓’,以降低自购基金的份额,以达到相关的限制。”当然,大型基金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小,一些规模一直偏小的基金产品则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0
标签: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