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警告:如果经济无法自愈 全球央行就真摊上大事了
花旗集团(Citigroup)经济学家Matt King在最新的报告中继续“揭露”并“嘲笑”了越发无助的央行决策者,这也是他自2009年以来反复提及的现象。
花旗集团(Citigroup)经济学家Matt King在最新的报告中继续“揭露”并“嘲笑”了越发无助的央行决策者,这也是他自2009年以来反复提及的现象。
在去年9月的评论性文章中,他对全球债务濒临上限发出警告,并认为债务的增长只能造成经济增速更慢和更加严重的通缩问题。而之后的评论中又陆续揭示了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激进宽松举措为何没有起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隔夜Matt King又撰以题为《不要往下看:你会找到太多坏消息》的警示性文章。
Matt King阐述了数月来全球格局如何经历了剧变:首先,负利率使收益率追逐陷入疯狂,数月来各大资产的错配现象已经打破了“原油”或者“中国放缓”这两个原先的主题,原因是风险偏好情绪已被有效击溃。
更糟糕的是,日本被迫实施负利率举措的结果暴露了,量化宽松(QE)模式的刺激方式无力提振经济,日经指数和美元/日元双双暴跌,暗示央行对于市场的掌控力已消失。
King随后指出,息差水平来到衰退时期的程度,债券收益率原则上“还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可能是市场反应过了头:很多就业以及贷款数据并未提示即刻的经济衰退风险,所需做的只是让“贪婪”情绪替代“恐慌”情绪。
不过说时容易做时难,因数据的恶化势头早已提速,不只是全球制造业早已陷入衰退,服务业也开始落入了衰退版图。
他预示得出结论,“政策指向所该发生的都不会发生,通胀和经济增速原本应在各类刺激行动配合下提升,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全球经济形势的背道而驰。”
那么留给市场的是什么呢?市场最好能“无药自愈”,“否则我们就摊上大事了”。
实际上大事还不只有一件:
#1 全球会承受央行吹大资产泡沫造成的后果,市场将逐渐意识到“没有更愚蠢的应对举措”可以跟进了。
#2 息差水平可以治愈不少难题,但现在干预都宣告无效。
#3 宽松的边际效应已不再是正值,“QE举措期望中的效果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