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业务:为企业融资和银行中间业务打开空间
在进出口贸易中,如果买方处于强势地位,常常会出现预付款极少且账期漫长的情况。作为出口商,如何解决因应收账款难以及时到位而引起的资金链紧张的难题?
由商业银行提供的保理业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企业的资金压力。所谓保理业务,是指银行等保理商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准和购买,向卖方在基于买方信用条件下,提供短期并可循环使用的贸易融资、账款催收、坏账担保等服务。
目前,以赊销为结算方式的商业活动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已近80%。专家预测,赊销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保理业务进一步快速发展。
专业委员会成立
前不久由银行业协会牵头成立的保理专业委员会在中国保理业务十几年发展历程中,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在既有的国际贸易秩序中,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规则制定权,所以在国际贸易结算、海运条款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惯例和条款。国际贸易秩序向发达国家倾斜,也使得中国保理商在开展保理业务时难以获得充分的利益保障。
2008年,中国的出口保理业务量达240亿欧元,跃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银行的出口双保理业务量也位列世界第一。但是,与保理业务量和收入的大幅提高相比,在国际保理的专业领域内,中国保理并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伴随着中国崛起为一个贸易大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创造于我有利的国际保理规则变得日益迫切。
中国银行副行长——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张燕玲女士告诉记者,她认为,中国保理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其业务量和市场地位相比有一定差距,另外,保理商在国内开展业务的时候,也往往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保理在国内市场的品牌效应。因此,保理商需要联合起来,以统一的声音、统一的形象向客户、向世界展示中国保理商的形象和作业规范。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认为,保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从事保理业务的银行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各成员行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助于维护中国保理商在国内国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推动中国保理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着手开展一系列的工作,首先是成立课题组,制定我国保理业务指引和行业自律公约,还要建立会员保理业务统计系统和保理业务信息披露交换制度,加强对保理业务的宣传,组织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等,这些工作的完成有助于规范我国的保理市场,扩大保理业务的影响力,拓展保理业务的客户群。
前景广阔
保理业务的基础建立在赊销贸易上。近年来,无论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赊销结算方式日渐盛行。以国际贸易为例,L/C(信用证)的使用率已经降至16%,在发达国家已降到10%以下,赊销基本上取代了信用证,成为主流结算方式。由于信用证付款方式的日益衰微,使得保理业务的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对众多谋求向零售银行转型的商业银行来说,保理业务还提供了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方向。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习惯于固守在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上,即便是开展一些新型的中间业务,也多从传统业务衍生而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缺乏产生中间业务收入的实质性产品和业务,造成许多中间业务收入实际上是“伪收入”或“假收入”,并不能形成持续性盈利。
保理业务则可以带来纯粹的非利息收入。保理不是简单的贸易融资工具,它可以为卖方以赊销方式产生的应收账款提供坏账担保、贴现融资、账款催收、账户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在这些活动中,银行不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实行有偿服务。一般来说,作为出口保理商的银行除可按发票金额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外,还可以通过向出口商提供融资服务获得收益;作为进口保理商,银行由于承担买方信用,风险压力更大,收取的佣金比例将更高。
保理业务具有的明显的中间业务属性将使其在商业银行多元化转型中扮演愈加重要的地位。而伴随着中国日益崛起为一个贸易大国,保理业务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也将更宽广。
生逢其时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使保理业务获得快速发展的契机。
张燕玲认为,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企业之间容易出现“三角债”纠纷,如果保理业务能够得到大力推广,可以有效解决“三角债”难题。
保理业务本身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银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该协会大力推动保理业务发展的动力之一。
据了解,受国际国内不利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小企业的销售压力不断加大。大量流动资金滞留在生产环节,应收账款增多,存货占用资金上升,企业资金需求量快速增加。使用保理的融资方式,有助于盘活企业的应收账款。同时,经济形势恶化加大了中小企业的收款风险。通过银行保理业务,企业可以及时有效地催收欠款并规避收款风险。
不过,商业银行能否把握当前发展保理业务的良好契机,关键还在于其专业服务能力。保理业务涉及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催收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是一项专业要求很高的业务。目前,国内的保理服务能力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加快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才储备将成为我国保理商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