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新东方如何向教育o2o 转型

2014-11-19 09:58 1204

   导语  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变革,作为传统的商业培训教育的老大,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都面临极大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导语

  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变革,作为传统的商业培训教育的老大,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都面临极大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东方的转型必须要和传统地面教育相结合,让线上线下资源能够相互转化,结合双方的优势,最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来源:新京报

  作者:刘溪若

  移动互联网必然冲击商业教育

  新京报: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的商业培训教育带来哪些冲击?

  俞敏洪:冲击是必然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教育出现之后,对成熟年龄段的培训课程影响较大,这部分人群主要是18岁以上的人群,他们不像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家长管理的,通常不允许自由上网;他们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自觉选取最有效、最快捷和最方便的学习方式,那就是在互联网上的资源。所以,这些领域的课程比如四六级、考研、托福、GRE等大学生的课程以及成人的职业教育受到的影响较大。

  其次,目前的教育领域的变革主要是来自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已经完全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原来的互联网教育100%是基于PC端,而有了iPad和智能手机之后,教育的面貌被彻底改变,更多的转变成碎片化学习的状态,这本身也是移动互联的特征。比如等飞机、坐公交的时候,会通过手机等移动端找些视频来看,这会让过往两三个小时的成段的课程变得不合时宜。同时,教育信息的传递变得异常方便。以往找寻资源会需要一台电脑,联网然后百度,现在,直接有个垂直类的APP,有一个微信互转的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有效资源。

  新京报:过往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不是也随之改变?

  俞敏洪:是的,学习管理方面会变得十分方便和高效。原来家长要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状况相对较难,但现在这个时代只要通过一个系统设置,一个微信群就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智能监控。在中小学的教学领域,家长与老师会保持高效互通,家长和老师努力方向也会一致。

  再有,原来传统教学中,老师讲题的时候,哪道题讲得多讲得少,教学的安排分配更多看老师自己的判断。但现在学生通过系统上做题,就能迅速反映出哪些题目容易出错,哪些应该是老师的教学重点。这带有了某种大数据色彩,通过大数据来搜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状态,建立错题库,来确定老师的教学重点,让学习更有效。

  因此,在移动互联时代,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智能推送,家长、教师、学生三者的沟通会变得非常方便。所以,你可以看到,现在大部分的教育创业项目都是在试图做这样的教育智能平台,新东方也在往这个领域转型。

  线上教育需依托地面资源

  新京报:所以对新东方来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是机遇还是挑战?

  俞敏洪:既是机遇又是危机。机遇是,在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可以按照我前面讲的要素来重新布局教育产业。这里面,新东方的优势是20多年的地面教育经验,因为教育说到底还是内容为主,你必须要有老师、学生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把事情做好;劣势是,新东方过往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并不多,缺乏相关经验。

  所以我们现在处于转型期,要让新东方偏传统的基因注入移动互联的元素,让双方的优势结合,形成新的产业。过去一年新东方进了100多个技术人员,全世界范围从最顶尖的公司挖人,这些动作都是为了完成这样的转换。

  新京报:目前新东方的转型进展如何?

  俞敏洪:算是稳扎稳打往前进,很多言论说新东方在移动互联方面没有动作,我觉得不值得回应,我本身做事不喜欢激进,也不喜欢哗众取宠。

  实际上我们从3、4年前就开始向移动互联教育布局,从O2O学习系统的建立、内容的大数据化,纯线上的智能化学习系统等,就是为了把学生的在移动互联网的端口给架构起来。

  新东方完全可以投资一笔大钱,建立一个市场目前大家都在做的智能平台,但我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要符合教育的规律,并且需要稳扎稳打才行。所以光是投资,赢得外界的关注,但自己本身却搞不清楚互联网的业务和目前的业务如何互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是我的风格,新东方的钱必须花得理性。

  新京报:过去一两年,有大量的资本介入互联网教育领域,包括BAT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

  俞敏洪:是,大家一看这个行业有前景,就一窝蜂地扎堆往里进,很像几年前的团购网站。但仔细来看,里面几乎没有成功的个案。成功不是说你估值了几个亿,拿到了多少风险投资,而是是否有未来的商业模式,能否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体系,同时带来商业盈利。在移动互联时代,一个教育智能平台,首先需要解决学生在线的学习需求,还得处理好公立学校的关系、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在地面教育服务的需求,三个方面相结合,才可长久运行。所以,我的思路是,新东方的转型必须要和传统结合起来,线上线下资源能够很好的转化,相比纯线上教育公司,新东方会有比较大的优势。

  线上教育尚无明确商业盈利模式

  新京报:互联网教育行业目前有无成熟的模式和盈利点?

  俞敏洪:线上教育有各种模式,比较成熟的比如美国慕课教育系统,它把美国各个大学的几万门课都放在线上,学生可以随便学习,完了可以在线参与讨论。但即使这样,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更像是个公益事业。

  线上教育的特征是大部分免费,免费的客户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与新闻免费客户不同,线上教育平台不太容易做广告,特别是对中小学生,一做广告就会引发学校和家长的抵触。所以,资本大量介入是看重了行业巨大的需求前景,并期望在未来某个时间会爆发出盈利点,但截至目前,没有出现明确的商业盈利模式。

  新京报:那资本介入会带来单位人力成本的增加吗?

  俞敏洪:一定会,大量的人力成本提升。因为它增加了无数人的创业机会,每个人只要对教育有一点点理解就希望能够创业,哪怕是做一个APP。对新东方这样的成熟机构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会有人才流失的压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会分散。

  新京报:所以,对新东方未来如何看?

  俞敏洪:未来我们会把地面的教育整合,转型成精细化服务的精品小班,个性化一对一的服务,把教学点变成学生社交互动的中心;未来我们会有线上的系统,但需要与地面结合,带来完整的教育系统,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

  针对线上教育的盈利突破点,我们也在找寻,但坦率说到现在也没有想得很清楚。但我觉得未来会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家长、学生真正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具有不可替代性,让其具有付费价值。

  新京报:行业前景如何看?

  俞敏洪:从2012年以后,这个行业开始受到关注,目前是一个高估阶段,各种市值可能都已经高估两三倍。每个人都有资金可以杀入到行业进行混战一番。短期来看,互联网教育行业会是一个持续混战的状态,但最后一定会出现几家大的相关的互联网教育公司。新东方不能算是纯粹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它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司,在未来必然会是最好的公司。

  来源: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 o2oshijian 


 

1
标签: 新东方 俞敏洪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