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市场是否等于全球投资新机遇

2008-12-01 21:19 441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已迫使许多房地产投资者和企业重新思考他们在亚洲的房地产策略。市值的“挥发”以及缺乏有保障性的金融工具,使得投资环境日益严峻。但是,工业地产却受到了关注,符合国际标准的仓储设施从现有市场中脱颖而出。这是仲量联行在最新发布关于亚洲仓储设施投资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国物流市场的成长能否成为全球投资的新机遇?》中得出的结论。

  该份关于亚洲仓储设施投资市场发展的首份全面的研究报告指出,亚洲的仓储设施市场拥有健康的需求基础:出色的制造业基础,1997年至2007年间,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制造业在GDP中的份额增长,而世界上其它大多数国家表现为下降;过去五年的出口增长超过10%,虽然近期有所下滑,但是本国市场的零售业增长对此有很好的弥补以及亚洲在全球航运中的优势。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30个海港中,中国拥有8个,发展势头超越全球任何其它市场。

  该报告具体分析了驱动整个亚洲仓储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指出“尽管制成品出口是一直以来亚洲仓储需求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在近期的经济衰退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国家的本国市场支撑起了物流仓储需求。以中国为例, 2007年出口同比增长20.5%,但2008年的预计数字仅为9.5%。这一部分的下滑将部分被中国国内零售业今年平均增长率达22%的迅猛增长所弥补”。 该报告将12个国家分为5大类别:核心市场(已建立的仓储投资市场),立刻投资市场(拥有投资机会的市场),投机市场(有投资机会但不常出现),先行者优惠市场(高回报、高风险)以及初生市场(物流业需求非常少)。

  报告认为,中国作为目前投资关注的市场,“巨大物流潜质”功不可没,其衡量标准主要为经济增长、贸易流动性高、零售业持续增长以及制造业蓬勃发展。中国在世界银行的物流表现指数中亦获得高分。而在“成熟度”方面,中国的仓储投资市场还相对较新,其主要进入渠道是通过开发或合资。 报告同时对中国物流设施在房地产周期中的位置进行了说明,并指出了投资的特点区域。

    从2003年到现在的大量投资主要集中在三个核心区域:大渤海湾地区(北京、天津和青岛)、长三角地区(上海以及周边城市,如宁波)和珠三角地区(广州和深圳),其中又以上海在物流业独占鳌头,仓储面积达到270万平方米。在目前的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短期关注焦点仍将集中在这些本地需求旺盛的市场。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上海土地成本的上升和土地供应的稀缺,南京、苏州和杭州等周边城市以及昆山和太仓等卫星城市将新兴为长三角地区投资的另一种选择。同时,成都和重庆也将成为物流业的西进走廊。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