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利剑”严查假冒伪劣
“为保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和安全感,2014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分别对食品相关产品、儿童用品和电子电器产品开展了‘质检利剑’专项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质监系统出动执法打假人员19027人次,检查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5203家次,查处食品相关产品质量违法案件507起,涉案货值919.96万元。
“为保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和安全感,2014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分别对食品相关产品、儿童用品和电子电器产品开展了‘质检利剑’专项行动。”7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室副主任陆春明在例行发布会上通报“质检利剑”行动相关情况时作上述表示。
在食品相关产品方面,全国质监部门重点对食品用纸制品、食品用塑料制品、餐具洗涤剂和消毒剂、食品陶瓷容器、压力锅等产品,在生产加工环节违规使用回收废旧材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以及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质监系统出动执法打假人员19027人次,检查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5203家次,查处食品相关产品质量违法案件507起,涉案货值919.96万元。
同时,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食品用纸制品集中打假行动。据了解,4月12日~19日,组织浙江、湖北、四川等16个重点省市质监部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食品用纸制品集中打假行动,各地质监部门共检查食品用纸制品生产加工单位1261家次,查处食品用纸制品质量违法案件32起,涉案货值8.35万元。针对执法实践中存在对纸杯产品“脱色试验”检测方法选择不一致而导致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质检总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专题研究,以对全国质监部门执法打假工作起到指导规范作用。
在儿童用品专项行动方面,质检总局以电玩具、童车、汽车安全座椅、奶瓶奶嘴、纸尿裤为重点产品,重点查处了生产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未取得CCC强制性认证或超认证范围生产、标识欺诈等违法行为。
4月中旬,质检总局组织有关机构暗访排查了16个质量违法案件线索,并转地方局组织调查核实。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质监系统出动执法打假人员14830人次,检查企业5181家次,查处儿童用品产品质量违法案件209起,涉案货值169万元,移交其他部门案件4起。
此外,质检总局也在电子电器产品方面开展“质检利剑”专项行动。首先,全国质监部门以手机及其配套充电器、手机电池、移动电源为重点产品,
查处了生产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未取得CCC强制性认证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打假人员1446人次,检查手机企业390家次,查处手机产品质量违法案件103起,涉案货值12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起。其次,以空气净化器为重点,研究、加强家用电器执法打假工作。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打假人员10332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641家次,查处家电产品质量违法案件741起,涉案货值264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处理10起。
“下一步,质检总局将继续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食品相关产品、儿童用品、电子电器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打假行动,严厉查处一批制假制劣违法案件。同时加大对消费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组织公布一批消费品典型案件。”陆春明说。
此外,质检总局也将加强执法打假长效机制的建设。陆春明表示:“围绕当前制约和影响消费品执法打假工作有效性的体制机制障碍,质检总局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针对部分行业性问题组织开展技术执法研究,揭露和破解质量违法行业潜规则,提高基层质监部门执法打假技能,推动消费品执法打假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