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狙击“前奏”:“摸底”进口商品贸易融资
根据这份通知,调查主要针对河北、江苏、广东、大连、宁波等15个省市。调查内容包括:本区域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基本情况、风险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贸易套利情况,以及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等。
一纸通知,揭开金融监管部门正针对进口铁矿石商品贸易融资进行摸底统计的意图。
根据这份通知,调查主要针对河北、江苏、广东、大连、宁波等15个省市。调查内容包括:本区域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基本情况、风险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贸易套利情况,以及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等。
采访中,上述地区部分银行机构向记者证实确已收到此份通知。某国有大型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虽已收到通知,但未被列入重点调查行列。据其了解,山东日照、河北秦皇岛是需要上报相关情况的重点地区。从这些地区分析的范围不难发现,港口城市、钢企聚集城市为此次“摸底”的重点地区。
虽然通知要求分析报告报送截止日期为4月30日,但有迹象表明,对包括进口铁矿石在内的进口商品贸易融资情况的调查分析工作仍将持续。
4月29日,银监会在其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电视电话)会上提及商业金融机构需加强风险管理时强调,梳理分析进口商品贸易融资基本情况,推动商品贸易融资健康发展。这也佐证了上述判断。
对于通知下发的背景,业界普遍将其归因于屡创新高的进口铁矿石库存。相关信息显示,自年初以来,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量大幅增长,截至3月7日,该数字已达到1.0857亿吨。与此同时,以进口铁矿石为载体进行的套利活动也逐渐兴起。
当记者就此向南方某地银监局相关负责人求证时,该负责人未予置评。不过他强调,只是按照上级要求推进相关工作。
在钢铁产量下滑、价格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铁矿石进口量的持续加大很难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某大型商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即便是当地最大的钢铁企业在近两年也出现拖欠货款情况,经营效益并不理想,钢铁行业前景堪忧。
河北某地银行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金融监管部门并未要求上报具体数据,只是重点了解进口铁矿石虚假贸易套利情况。
对于融资套利情况,相关研究机构称,自去年7月1日开始放开进口矿资质后,进口铁矿石融资套利操作确实较为活跃。
瑞银证券则明确表示,融资矿的上升是银行缩紧钢铁生产销售各环节信贷的结果。从定义来看,融资矿是指钢厂或贸易商通过银行开出的信用证(通常为3~6个月),在支付15%~30%的保证金后,由银行支付货款,从而获得了一定期限的短期融资。据记者了解,进口商常用的贸易融资结算方式主要有:信用证、汇款、托收和银行保函。其中信用证是进口企业套利的主要手段。
通过融资矿方式,取得资金,甚至赚取利润是眼下融资矿活跃的两个主要原因。
“行业前景乐观,进口原材料却增加”的现象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久前部分企业通过进口铜进行融资套利的行为。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对钢铁行业信贷有所收紧,但对于国际贸易的授信额度却放得比较开,而且利率较低,这使得铁矿石成为继铜之后越来越受欢迎的融资品种。
内蒙古地区某银行信贷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虽然行情不好,但目前钢铁企业却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不过作为产能过剩领域,银行已将其列入限制进入行业,从银行直接获得信贷资金的可能性较小。
相关业内人士透露,通过境外公司购买进口矿石,一般一个多月可以将进口矿石销售变现,将现金进行理财或进行其他短贷业务,可获得远高于信用证贴现成本的收益。
有银行机构负责人证实,“套利情况确实存在。采取融资矿方式获取资金的成本要比直接从银行贷款成本低50%左右。”
融资矿的活跃也促使一些违规服务产生。一家名为“垫资采购”网站的客服人员向记者介绍,可提供办理信用证买断、代开信用证以及代理进出口等贸易融资服务。另一家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可通过香港公司做“转证业务”,即进口企业开远期信用证(一般为90天)给香港公司,香港公司开即期证给国外出口企业,进口企业便可获得90天国内融资期限。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很多网站都提供类似的服务。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从国外进口铁矿石,然后在国内卖掉,等信用证到期再偿还银行贷款,对于企业来说,可获得几个月的流动资金。不过也存在着货物卖不出去的风险隐患,随着钢铁行业前景的不景气加深,风险系数也在提高。”
不过,尽管金融监管部门已开始对进口商品贸易融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但情况或许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糟糕。
上述某银行内蒙古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虽已出现违约情况,但风险依然可控。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虚假贸易融资事件的增多,银行已从今年开始严控信用证进口煤炭、铁矿石等融资业务;另一方面,铁矿石所属的冶炼行业一直是政策要求限制进入的产能过剩领域,贷款规模受到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