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虚假贸易影响了多少GDP?

许一力 |2014-04-17 17:25578

早在几天之前,公布的中国3月进出口数据双双大幅下跌就让人大跌眼镜,这已经远远超出预期。其实,汇差套利是一个全球性的套利方式,然而,在大部分地区,因为套利的及时性,市场本身会使得汇差在套利投机的平衡下趋于一致,套利会短时间内消失。

  早在几天之前,公布的中国3月进出口数据双双大幅下跌就让人大跌眼镜,这已经远远超出预期。所以那时候就有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降至五年低谷。

  就像今天公布的一季度GDP增幅7.4%,这很明显跟进出口数据下降太多有关。

  上次出现这样的净出口状况甚至可以往回追溯到08年。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进出口数据连续双降达12个月。表面看起来挺惨,现在的外贸数据都已经沦落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区间。

  不否认,进口数据缩小,说明国内需求本身确实有点萎缩,但更多的事实在指向:此次外贸进出口下降,是因为去年存在的一些特别因素,推高了同比基数,所以这次的下降并不代表衰退。

  这里的特别因素暗指的就是虚假贸易。

  那么这个说法有道理么?

  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媒体曾经大肆报道过,虚假贸易横行。去年一季度内地和香港双边贸易大幅增长了71%,去年3月内地对港出口增长了93%,增速创18年来新高。而今年一季度,内地对香港的进出口则是大幅下降33%,这一降幅也直接影响总体进出口增速近4个百分点。而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基本是正常的,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速从1-2月的2.8%回升至5.7%,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从1-2月的-5.9%回升至8.3%。

  所以3月对香港出口大幅下降是出口低于预期的主因。

  这更加印证了,虚假贸易充当进出口下滑的特别因素,这个说法是站的住脚的。

  虚假贸易的减少,让我联想到了,就在3月份的一件事情。当时央行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人民币快速贬值导致贸易项下资金流入成本增加,所以虚假贸易明显减少了。

  什么是虚假贸易?

  在深圳关卡,流行着一种操作,叫作“保税区一日游”,这是一种出口复进口的俗称。从做法来看,加工贸易企业将所采购的国内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先出口香港等境外再办理进口手续的操作办法。由于保税物流中心等同于“境内关外”,所以现在企业不必到香港或者公海进行“一日游”,只需将货物入保税物流中心“一日游”,既节省了运输成本又缩短了时间,而且手续简单。

  这么明显的保税区一日游怎么就没有被监管到么?这个我们一会来看。去年的时候,这种虚假贸易很猖狂,对于上游企业来说,货物进保税物流中心就视同出口,可以立即退税。而下游企业只需从保税物流中心进口货物,向海关以“加工贸易手册”方式申报进口,就能享受进口料件免缴关税、增值税的待遇。大大缩短了退税周期,加快资金流转。

  虚假贸易在很多国家也都存在,但对于香港和深圳这么特殊的地区来说,背后有着更惊人的秘密。奥秘就在这里:在当前的香港市场,假设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6.2的话,那么内地市场中,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则往往高于这个数,比如是6.25。在虚假贸易中,内地企业出口1亿美元货物到香港,将所得的1亿美元在内地结汇,可获得6.25亿元人民币,再将同一批货物由香港进口回保税区,而此时企业只需向香港支付6.2亿元人民币,于是在虚假贸易中,货物的一进一出,这个企业可获取500万元人民币的套利收入。大家要注意啊,在这个过程中,内地市场凭空增加了1亿美元的外汇,也就是热钱已经借道流入。

  这种汇差套利在特殊的香港和内地为什么会成立呢?

  其实,汇差套利是一个全球性的套利方式,然而,在大部分地区,因为套利的及时性,市场本身会使得汇差在套利投机的平衡下趋于一致,套利会短时间内消失。

  但这种套利遇到香港和内地这么特殊的情况时,一切都变了。套利短时内没有消失。内地与香港之间,巨大的资本管制差异,使得这一套利空间没有被投机资本迅速抹平,反而越走越大。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与内地的资本管制政策不无关系。简单来说,内地限制境外资本的无序流入,而香港作为金融自由港,则没有这种限制。近些年,无论是出于押注中国经济崩盘准备低位接盘的外资,还是看好中国经济增长的热钱,无不涌向中国地区,然而受制于内地的资本管制,大量的资本滞留香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内地资本管制之下,外币兑换人民币的需求相比香港相对自由的兑换显然低一个级别,这就造成了“人民币在香港更值钱”的结局。

  这就是核心所在,这种套利格局如果得到投机资本的活动,将迅速消失,然而恰恰是资本管制的存在,套利格局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累积,在去年11月左右,内地与香港的人民币汇差达到极致。这就催生出了汇差套利的逐利需求。虚假贸易让大量热钱涌入内地。

  除了汇差套利,息差套利也是对于热钱诱惑非常高的一种套利方式,主要体现在企业“内保外贷”和类似“融资铜”的两条套利途径上。

  所谓的内保外贷,就是企业向国内银行提供担保,由国外银行提供贷款,境外利率通常为3%-5%,较低的利率成为融资的有效渠道,然而在近几年,融资进入国内的并非人民币贷款,而更多的是以进口商品或其他渠道与形式大量涌入内地,加上近几年民间融资压力加大,民间融资利率与银行利率存在着巨大的差额,这些流入国内的资本便运用这些差额,进行套利活动。

  融资铜的活动也大体如此,简单来说,就是套利机构在期货市场买入一批期货合约,以此为担保获得银行贷款,再用这笔贷款进行社会融资的高利率活动以获得高额的利差受益。期货市场上的期铜价经常大跌也跟此有关。

  回到刚才,虚假贸易其实有一个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货物怎么逃离监管而实现保税区一日游?

  类似的事情,曾经有过一篇新闻报道,说的就是部分地方政府一直在参与其中。很多地方政府甚至支付运费,知会海关特殊监管区内的企业将仓储的商品运去香港,隔日再从香港运回监管区的仓库,一个货柜车按300万美元计算,一进一出就完成了600万美元的“贸易额”。通过这种方式,有的地区一个月天就能完成几十亿亿美元的“贸易额”。也就是说货物只是到香港走了一圈,原封不动地回到内地,就能为地方政府创造出惊人的“贸易额”,这是一种高明的手法。

  如此荒唐的事情,背后总有太多隐情。

  对应起更早之前的一篇新闻:2012年4月,华东七省市外贸形势座谈会上曾立下“军令状”,要力保全年10%外贸增速目标达成,各省均提交增长目标,并将任务以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至地市。

  当时就有某媒体人,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猜测——“保税区一日游”是政绩重压之下一些地方政府想出的歪点子。

  的确,都市场经济了,地方政府还对某个经济指标立下“军令状”,这本身就很可笑。你要说有些计划性的政府可以决定的事情,下个军令状也就算了,比如投资额、比如社保支出等等。但类似于贸易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可控的东西太多,受多种市场因素制约。定个努力的目标也就得了,要是定个军令状,跟官员的乌纱帽结合在一起,在市场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的当下,这不是逼着官员去弄虚作假么?

  又是唯GDP惹出来的一个极端例子。经由“保税区一日游”而得以高速提升的贸易额,这不就是造假么?也符合唯GDP考核下的一种认知。就好比一个城市挖了一个坑,再叫人填上,一出一入都是GDP,难怪城市总能见着那么多的路修了又修,树种了又种的荒诞现象。

  “保税区一日游”,这种虚假贸易的套路和挖坑填坑又有啥区别呢?

  可见,GDP这个东西还真是害人,唯GDP的风气必杀!

  (此文根据评论员评论内容整理)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商务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年均增长8%

2023-03-05 10:34
44529

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22年全球贸易额将达32万亿美元

2022-12-17 15:36
42717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贸易额超20亿元

2022-11-04 15:13
35363

上海进出口贸易额连续两月创新高

2022-09-26 15:11
23270

今年1-7月甘肃兰州新区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贸易额突破5亿元

2022-09-06 15:19
23605

7月上海市进出口贸易额创单月历史新高

2022-08-19 15:19
2085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