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举办“中国经济改革展望”讲座 成思危谈中国挑战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简称“南大”)南洋科技创业中心主办、南大孔子学院协办的“中国经济改革展望——科技·创业·创新”讲座于2014年2月13日晚在南大纬壹校区举行。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2月14日电(记者 左昊畅 摄影 符传威)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简称“南大”)南洋科技创业中心主办、南大孔子学院协办的“中国经济改革展望——科技·创业·创新”讲座于2014年2月13日晚在南大纬壹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教授受邀担任主讲嘉宾,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后中国未来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剖析。南大经济学教授陈光炎随后就中国发展对世界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做出了解读。同时出席讲座的嘉宾还包括中国驻新加坡特命全权大使段洁龙、南大终身荣誉校长徐冠林、南洋科技创业中心主任许丁宦等。
图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教授在“中国经济改革展望——科技·创业·创新”讲座上发表主旨演讲
成思危教授首先指出,2002年到2012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起伏重大的增长周期,平均增长率超过9%。从2013年开始,中国经济则进入到一个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的新周期,平均增长率将处于7%到8%之间。他预测,此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峰值将出现在2019年左右,2023年中国经济将进入“6时代”,经济增长率约保持在6%到7%。
图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教授在“中国经济改革展望——科技·创业·创新”讲座上回答观众提问
成教授认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中国将主要面临环境问题、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和过分追求GDP三大挑战,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的希望与动力就在于创新。其中,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具体要落实到继续推动城镇化、深化土地改革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亮点三方面。
图为南大经济学教授陈光炎在“中国经济改革展望——科技·创业·创新”讲座上发表嘉宾演讲
陈光炎教授随后运用丰富的图表数据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具体改革政策进行分析,突出金融部门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说,在对全球的影响方面,中国将持续保持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东盟国家尤其是印尼将受惠于中国的产业升级。
lixuezhen
图为“中国经济改革展望——科技·创业·创新”讲座提问交流环节(从左到右依次为:南大经济学教授陈光炎、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南大荣誉校长徐冠林)
最后的提问交流环节由南大荣誉校长徐冠林教授主持,三位教授分别就观众所提出的“土地改革”、“地方政府税务调整”、“海外投资”、“创新创业”、“人民币国际化”等热门话题做出回应,现场氛围格外积极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