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经济金融十大趋势(5-6)
2014-01-13 10:22118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凸显了金融要素价格改革在金融改革中的核心地位。2014年,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有望进一步加速,市场在资金要素定价和资金资源配置中将起更强的作用,更好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十大趋势之五:
利率汇率改革加快,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增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凸显了金融要素价格改革在金融改革中的核心地位。2014年,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有望进一步加速,市场在资金要素定价和资金资源配置中将起更强的作用,更好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预示着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利率来说,2014年的重点是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体系并大力发展市场化定价产品。一方面,扩大Shibor定价的适用范围并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D),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金融创新产品,扩大市场化利率定价的范围,为利率价格并轨创造条件。对汇率来说,市场价格的形成意味着在交易层面降低央行对中间价的干预程度,在制度层面调整“货币篮子”的构成和权重,在市场层面加快汇率衍生品市场发展。
加快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将资金要素价格决定权交给市场,有助于促进资金资源的优化分配。在宏观层面,将平衡中国经济的金融结构,减少资金配置成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改变传统的外需依赖型的增长方式,推动消费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微观层面,可以倒逼企业退出产能过剩和高能耗行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只有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降低资金获取成本,便利资金获取渠道。
十大趋势之六:
流动性总体趋紧,融资成本难回落
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和其他“影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间资金杠杆不断提升,并因此造成了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易紧难松。与之同时,短期利率的震荡上行也抬升了中长期利率的中枢水平,从而加剧实体经济增长融资难的状况。
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集中体现了这一过程中所累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此之后,央行持续在公开市场进行“锁长放短”操作,表明其有意保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紧平衡”,以此维持相对较高的货币市场利率,迫使金融机构“去杠杆”,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展望2014年,我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状况仍不容乐观。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经济的复苏达到美联储设定的退出QE标准仍是大概率事件。在此情景下,国际资本的流向逆转和由此导致的外汇占款的减少,将使得银行间市场资金偏紧的局面很难在供给端得到改善。从内部环境来看,在经济增长企稳,通胀有小幅上行的压力下,为控制房地产-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三位一体的金融风险。政府很可能继续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及其他“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货币政策也将更趋稳健和审慎。预计2014年M2同比增速将回落至13%,银行间市场利率以及金融体系的利率中枢也将位于较高的水平,整个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在短期很难迅速回落。
利率汇率改革加快,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增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凸显了金融要素价格改革在金融改革中的核心地位。2014年,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有望进一步加速,市场在资金要素定价和资金资源配置中将起更强的作用,更好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预示着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利率来说,2014年的重点是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体系并大力发展市场化定价产品。一方面,扩大Shibor定价的适用范围并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D),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金融创新产品,扩大市场化利率定价的范围,为利率价格并轨创造条件。对汇率来说,市场价格的形成意味着在交易层面降低央行对中间价的干预程度,在制度层面调整“货币篮子”的构成和权重,在市场层面加快汇率衍生品市场发展。
加快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将资金要素价格决定权交给市场,有助于促进资金资源的优化分配。在宏观层面,将平衡中国经济的金融结构,减少资金配置成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改变传统的外需依赖型的增长方式,推动消费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微观层面,可以倒逼企业退出产能过剩和高能耗行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只有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降低资金获取成本,便利资金获取渠道。
十大趋势之六:
流动性总体趋紧,融资成本难回落
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和其他“影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间资金杠杆不断提升,并因此造成了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易紧难松。与之同时,短期利率的震荡上行也抬升了中长期利率的中枢水平,从而加剧实体经济增长融资难的状况。
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集中体现了这一过程中所累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此之后,央行持续在公开市场进行“锁长放短”操作,表明其有意保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紧平衡”,以此维持相对较高的货币市场利率,迫使金融机构“去杠杆”,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展望2014年,我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状况仍不容乐观。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经济的复苏达到美联储设定的退出QE标准仍是大概率事件。在此情景下,国际资本的流向逆转和由此导致的外汇占款的减少,将使得银行间市场资金偏紧的局面很难在供给端得到改善。从内部环境来看,在经济增长企稳,通胀有小幅上行的压力下,为控制房地产-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三位一体的金融风险。政府很可能继续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及其他“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货币政策也将更趋稳健和审慎。预计2014年M2同比增速将回落至13%,银行间市场利率以及金融体系的利率中枢也将位于较高的水平,整个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在短期很难迅速回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