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布局物流:阿里携手海尔补短板
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去年12月宣布,海尔集团进入网络化发展阶段,要分别将青岛海尔(600690.SH)和海尔电器(01169.HK)打造为家电制造平台和商贸平台。海尔电器旗下的“日日顺”已经成为中国三四级市场最大的家电分销和物流配送商,今后将不再局限于家电业。
王珍
阿里与海尔合作,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标志性事件。
马云和张瑞敏这两位业界“大佬”,都有宏大的构想。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今年辞任CEO后退而不休,5月份宣布在深圳前海成立“菜鸟网络”,与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合作,计划投资3000亿元建立全国智能物流骨干网。与海尔合作,是菜鸟网络“落地”的重要举措。
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去年12月宣布,海尔集团进入网络化发展阶段,要分别将青岛海尔(600690.SH)和海尔电器(01169.HK)打造为家电制造平台和商贸平台。海尔电器旗下的“日日顺”已经成为中国三四级市场最大的家电分销和物流配送商,今后将不再局限于家电业。
看中“日日顺”的马云果断出手。今年12月6日,阿里与海尔签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阿里将以28.22亿港元投资海尔电器:其中,以5.41亿港元认购日日顺物流9.9%的股权;以13.16亿港元认购海尔电器的可转换债券,未来可转换成日日顺物流24.1%的股份;同时以9.65亿港元入股海尔电器2%。
通过入股日日顺,阿里有望打破“大件物流”和三四级市场物流的“瓶颈”;而日日顺也能在与阿里的合作中,基于阿里平台的用户数据获得更多用户资源并提升效率。
阿里携手海尔,意味着互联网经济正在“做实”。阿里虽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今年“双十一”创下350亿元的新交易纪录,但是,它并不是强到不可战胜。以自主销售、自己配送为主的京东,在用户体验、物流上已超过阿里。苏宁今年加快向互联网转型,开放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以易购网、1700家门店及物流体系构建“O2O”的全新模式。腾讯的微信,更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潜在的强劲对手,今年微信支付开通,今后购物只需“扫一扫”。
弥补自主物流短板,增强用户对阿里平台的黏性,并利用庞大的用户资源来赚取物流环节的钱,对阿里来说是重要的战略决定。但是,正在筹备IPO的阿里,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钱;而且,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基地投资之大、耗时之长已是前车之鉴。整合社会资源,是“菜鸟”落地的现实选择。
相应地,实体经济正在“务虚”。年收入超过1600亿元的海尔集团,近年推行“人单合一双赢”的创新管理模式,净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增长。张瑞敏认为,海尔收入也要实现较快增长,需要搭建平台,通过交互用户需求,来持续产生颠覆性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海尔建设平台型企业带来良好契机,海尔要“跟上用户点击鼠标的速度”。
日日顺已经建成一张覆盖全国的分销配送网络,有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26000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并在全国2800多个县建立了物流配送站,布局了17000多家服务商,解决了三四级市场的配送难题,其中已在1500多个区县实现24小时限时达。其在三四级市场布局的深度和广度,是京东和苏宁不具备的。而这张“实网”需要与“虚网”结合,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虚实结合,便有了阿里与海尔的合作。阿里借此可以改善用户体验、反制京东和苏宁,并为电商下乡铺平道路。海尔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业务可以获得更多订单,并从家电延伸至家具、建材;家电制造业务也可获得阿里的大数据支持,有利于产生颠覆性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