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构金融业营运大链条(图)
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不断升级的过程。樊振华: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初期,总担心互联网激进进取思维会破坏金融业保守的风控规则。李永红:从传统观念来讲,客服追求的是满足客户需求,但目前只有互联网企业才真正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
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不断升级的过程。券商应该用互联网思维寻找变革之路。但是,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得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因此风控是第一位。
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利用大数据,为各类客户提供所需的金融产品。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产品,将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证券时报记者 张欣然
金融机构面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威胁,纷纷加快了把业务搬上互联网的速度。在互联网上,到底哪些领域能与传统金融业嫁接,又有哪些领域与传统金融业天然水火不容?在未来合作与竞争中,该如何有效地把传统金融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相融合?
针对上述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公司业务融合”圆桌论坛上6位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该圆桌论坛是证券时报日前举办的“2013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论坛”的一个环节。
金融业调整业务结构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互联网对业务的冲击?
王一军:互联网对期货公司业务模式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期货公司供应网点规模的冲击;二是对期货公司营销模式的冲击;三是对期货公司系统的冲击。对期货公司来说,余额宝确实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期货公司有一块收入是利差收入。如果期货公司没有利差收入,业绩就会受影响。
陈春钱:证券公司过去业务能力表现较强,很多方面都受益于管理机制。就是说客户是被相对封闭运作的—包括三方存管或者指定交易,这使得客户能够吸附在证券平台上面。
如果未来的互联网外延扩张后,互联网交易方式或互联网公司也可以参与到这样一种交易通道里面之后,券商在整个证券业务模式上都可能面临巨大调整压力。例如,证券公司需要重新改造整个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等。
这些年来,虽然国外没有提出来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冲击的概念,但国外投资银行的业务越来越趋向于财富管理、趋向于资本中介。因此,我们对互联网金融可能对证券公司产生的影响有一种危机感,或许我们能在业务上面做出更多调整。
保守与激进
证券时报记者:从传统角度看,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文化的运作架构和运作模型,到底有哪些地方是能够和传统金融行业进行嫁接,有哪些是天然水火不容的?
连惠芳:近一两年,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加入,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虽有所放松,但与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的宽松、包容的政策支持相比,仍较为严格。银行实际上也希望与互联网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房晔:对证券公司来说并不是说所有业务都会被冲击,其中,比较公众化的金融产品容易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从信息技术角度来讲,券商在设计互联网页面时总想把功能弄齐全。但在券商把业务搬到互联网初期,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会被使用。如80%的认证功能,而20%是常用功能,这是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根本的差别。
樊振华:在和淘宝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互联网并不追求业务非常完备、齐全,而真正关注的是用户需求。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在哪里,抓住了需求就抓住了业务本质。个人觉得未来的产品定位就是要脱离传统的金融方式,我们要站在服务用户的角度为客户提供具有专业性的金融产品。
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
证券时报记者:面对互联网企业对金融行业的冲击,未来与其合作、竞争时,如何有效地将传统金融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相融合?
连惠芳: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不断升级的过程。券商应该用互联网思维寻找变革之路。但是,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得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因此风控是第一位。
樊振华: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初期,总担心互联网激进进取思维会破坏金融业保守的风控规则。但是,如果只是将金融业的严谨性与互联网个性化服务进行结合,这两者则可以有效结合。
李永红:从传统观念来讲,客服追求的是满足客户需求,但目前只有互联网企业才真正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值得金融机构注意。
陈春钱:从证券公司来讲,互联网的冲击在于客户为什么不认同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除了客户体验以外,反思最多的应该是金融企业为什么不能把所有的业务和优势组合成为一种平台。
其实金融企业本身并不缺乏跟互联网企业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但是,企业本身可能还有一个内部整合的要求,包括内部很多的观念和整个平台的优势,其实在过去都没有发挥作用。今后我们更多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更关注于客户,能够把我们的优势在平台上展现给客户。
作者:张欣然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