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看中国经济升级版
改革开放35年,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制度层面、思想层面,中国公众能够感受到的变化是巨大的。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准确反映国民财富增长情况,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不能反映社会福利的改善情况,更不能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失以及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等无形资产的真实状况,国民经济核算的全面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改革开放35年,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制度层面、思想层面,中国公众能够感受到的变化是巨大的。而在所有变化中,最有约束力的变化是制度和衡量标准的变化。它既是对现实经济与社会活动的规范,也由此可以照见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近日,国家统计局表示要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做适当修订。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与制度变化,意味深长。
——亚夫
国家统计局近日宣布已制定了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初步计划和框架,并将研发、土地流转收入等计入其中,加快与国际新标准体系的接轨。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摆脱以GDP为导向的传统思维,以创新经济发展观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准确反映国民财富增长情况,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不能反映社会福利的改善情况,更不能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失以及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等无形资产的真实状况,国民经济核算的全面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调整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全球新的大趋势。今年7月,美国公布了新的GDP统计方式,将研发支出(R&D)、娱乐文化支出以及退休金等指标纳入新的GDP统计之中,成为全球率先践行国民经济核算新标准体系的国家,此举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有引领作用。
中国2002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运行了10多年,已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此次国家统计局将研发支出、土地流转计入财政性收入,以及将雇员股票期权计入报酬,意味着更加重视要素的作用,并以此为标尺加快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张茉楠
传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不能准确反映一国国民财富的真实状况。一国经济健康状况的好坏和发生风险的概率,并非体仅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到底如何评估中国真实的GDP水平,这是一个重大而具有挑战性的议题。
对传统GDP核算局限性的再思考
当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也难以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近日,国家统计局宣布已制定了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初步计划和框架,并将R&D、土地流转收入等计入其中,加快与国际新标准体系的接轨,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摆脱传统GDP导向的增长思维,把长期以来无法被传统GDP核算所识别的无形资产和要素“有形化”、“资本化”,创新经济发展观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GDP核算一直占据主导,但GDP核算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一是GDP是流量核算,只能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但不能反映该国的实际富裕程度(即国家财富存量)。
二是GDP核算只反映了最终产出和总收入,未反映为获得总产出而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没有考虑生产和消费对自然资源、环境所支付的生态成本和其他外部性,更不能反映增长方式是否可持续以及经济结构是否优化。
三是GDP核算更多关注投资、消费、进出口等需求的变化而忽视了供给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不能够反映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要素结构的变化。
四是GDP以产出为核算标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容易高估经济规模和总量,造成“增长幻觉”,同时重复核算和过剩产能很可能被计入GDP核算中。如2012年全国各省(区、市)核算出的GDP相加总量达到57.69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初步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高出5.76万亿元。因此,以GDP为纲的考核体系是导致地方政府间 “标尺竞争”,经济总量虚增的重要原因。
美国等发达国家对GDP核算方法的调整
事实上,调整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全球新的大趋势。2013年7月31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经济分析局(BEA)公布了新的GDP统计方式,将研发支出(R&D)、娱乐文化支出以及退休金等指标纳入新的GDP统计之中,成为全球率先践行SNA-2008国民经济核算新标准体系的国家,也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产生新的引领作用。
美国经济统计局(BEA)每五年调整一次国民账户核算,7月1日的调整是第十四次调整,也是1999年将计算机软件产业纳入统计以来的最大一次调整,主要包括:(1)将私人和政府的研究和开发支出作为固定资产;(2)将私人用于娱乐、文化及其他艺术创作的支出作为固定资产;(3)扩大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住宅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转移成本,改进相关资产价值和使用寿命统计的质量;(4)将房屋交易时的多项税费和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赤字等也将并入计算,以权责发生制来测度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的交易,将养老金计划视为金融企业部门的子部门(5)对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中的工资和薪金统一按照应计制方法估计。
日本政府也宣布将于2016年采用新的GDP核算标准。由于基础数据不足,新标准未考虑将娱乐作品计算在内,如果加上动漫作品等知识产权的价值,GDP将仍有扩大的空间。相比其他国家,日本GDP的增加率将更大,因为在日本企业将生产基地向国外转移的同时,研究开发基地仍然留在国内,并一直保持了高水平的投资。据日本内阁府统计,如果将研发费用纳入GDP,日本的名义GDP有望被推高3.1~3.4%,被推高的金额将达到约15万亿日元。
此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已经采用了加上研发费用后的新核算标准,GDP上调了约1.1~1.6%。欧盟也表示将在2014年采用新的GDP核算标准。
全球国民经济核算演化趋势及影响
根据美国商务部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去年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驱动力,知识产权的授予和保护是促进创新和创造力的关键。2010年的数据显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当年美国经济贡献超过5万亿美元,约占GDP的34.8%,美国GDP核算新标准凸显了美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实践和经济学理论地不断的变化和演进,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准确反映国民财富增长情况,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不能反映社会福利的改善情况,更不能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失以及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等无形资产的真实状况,国民经济核算的全面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SNA 的修订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新
2009年,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五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SNA-2008(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08 ),并鼓励各国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采用这一新的国际标准(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及相关机构曾向世界各国推荐过4个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和《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其中影响最大的是SNA)。
SNA-2008(“新国标”)对SNA-1993(SNA至今已有四个版本,即SNA-1953、SNA-1968、SNA-1993和SNA-2008)。作重大修订的44个核心议题,几乎贯穿了SNA的所有内容,但它更加关注政府公共服务活动、资产、金融服务和国际经济活动,强调对国民经济账户的拓展应用,新增加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国民经济账户为基础,扩展在新经济环境和重要核算问题上的应用。
SNA-2008版本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
(1)对生产资产分类进行了较大幅度修订,并扩展了资产边界。主要包括: 生产资产不再区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将原称为“无形固定资产”的资产改称为“知识产权产品”并进行了扩展,将该类资产划分为研究与开发(R&D)、矿藏勘探与评估、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娱乐、文学或艺术原作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产品; 将军事武器系统确认为生产资产等。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R&D的资本化,由于R&D由原来的中间消耗转变为固定资产下的知识产权产品,即转变为资本,这一变化将产生以下影响。
一是资产规模及结构发生变化。资产分类的细化和资产边界的延伸,将会使国民经济核算中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的核算产生重大改变。具体而言,固定资产规模加大,非生产资产减少;知识密集型行业资产规模加大;科技创新活动活跃地区的资产比重上升;不同部门之间的资产比重发生变化。2013年,美国R&D投资重点领域有生命科学、信息通讯、能源和新材料领域。这些领域的资产比重将会有所加大。
二是增大GDP统计数值。SNA1993中,当研发作为非生产资产中的是以无形资产摊销的方式计入中间消耗,因而不构成增加值。而SNA2008中,研发是作为资本处理,因此将全面影响GDP统计数值。经过新方法的调整,美国1929-201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向上修正0.1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GDP增长从2.4%上调到2.5%,2011年GDP增长维持1.8%不变,2012年GDP增长从2.2%上调到2.8%。
(2)引入资本服务的概念。新增了一章来阐述资本服务的功能和表现,从而在SNA中引进近年来在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此外,SNA-2008引入了金融衍生工具类别,对金融主体进行了新的划分,扩展对金融资产的核算。
2、开发卫星账户解决国民经济核算全面性不足问题
与以往相比,SNA-2008明显的一大变化是对卫星账户的内容进行了扩展与补充,将SNA-1993之后开发的卫星账户纳入到了SNA-2008。如国家资产负债表核算(国民资产负债表(National Balance Sheet)是以一国总体经济存量为考察对象,反映某一时点上经济体的资产负债总规模及结构状况)、环境核算账户、旅游卫星账户、卫生卫星账户、未付酬的住户活动等。
SNA-2008新核算方式推出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和国民经济核算专家组最重要的工作是推动SNA-2008的实施,并强调联合国成员国要根据全球实施方案,制订实施SNA-2008的本国方案。当前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已相继启动新标准,欧盟成员国将于2014年9月开始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案,日本也将于2016年开始实行。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采用仍采用SNA-1993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方式明显滞后。
GDP统计调整凸显发展观财富观创新
国家统计局将把R&D计入GDP意义十分重大,因为把企业研发投资“计入”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激励重视GDP增长的地方政府更有力地推动企业投资研发,而不是简单扩大规模生产的意愿,这对于我国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将具有深远影响。
事实上,近几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等GDP核算新标准的推出将带来极大的示范效应。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实践和经济学理论不断变化和演进,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准确反映国民财富增长情况,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不能反映社会福利的改善情况,更不能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失以及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等无形资产的真实状况。
其实,国民经济统计核算方法的调整意义并不止于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创新与拓展不仅是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上的调整,其背后反映了人类经济发展观以及对财富认识的变革,反映了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发展理念。事实证明,无形财富对一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一国无形财富的总量和构成不仅是生产力的基础,也影响着未来产出的水平和可持续性,并成为一国财富之源。
世界银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制度的价值是所有国家最大的财富”。数据显示,在高收入的OECD国家中,无形资本在国民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达到80%。以美国为例,其自然资源只占其全部财富的很小一部分——通常是1%-3%,但是其与机械设备、人力资本、科学技术、以及强大的产权结合起来就生产出更大的价值。
而相比之下,低收入国家的自然资源和无形资本绝对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把无形资本纳入国家资产负债表核算中,用人力资本、知识(教育)资本、文化资本、制度资本等来抵消自然资源的消耗、通货膨胀的折损以及经济增速的下滑,并提高国民财富和经济增长质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加快建立国民核算新体系推动经济转型
当前,全球国民经济核算的新趋势,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新实践对我国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2002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运行了10多年,已经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因此,此次,统计局将R&D、土地流转计入财政性收入,以及将雇员股票期权计入报酬,意味着更加重视要素的作用,并以此为标尺加快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1、加快推进与SNA2008接轨
其一,确定优先实施的领域。SNA2008涉及生产资产特别是知识产权产品的修订比较多,而且知识产权产品测度的难度较大,基础资料难以获得,国际上也没有通用的标准。因此在实施时,应结合我国基础资料的可获得性以及修订对国民经济核算影响程度的大小来确定重点研究改进的方面及优先实施的顺序。
其二,逐步细化我国的资产分类。目前,我国在核算支出法GDP 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时,仅分为住宅、非住宅建筑物、机器和设备、土地改良支出、矿藏勘探费、计算机软件、其他七个主要类别,由于基础资料的限制,没有对研究与开发、数据库、娱乐、文学或艺术原作、非生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核算,与SNA建议的分类差距较大,因此须对资产进行进一步细分。
2、基于联合国SNA2008的规定和要求,研究制定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联合国SNA2008作重大修订的44个核心议题,几乎贯穿了SNA的所有内容,R&D核算只是其中之一。但从整体看,修订更加关注政府公共服务活动、资产、金融服务和国际经济活动,强调对国民经济账户的拓展应用,新增加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国民经济账户为基础,扩展在新经济、环境和重要核算问题上的应用。因此,为了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进行适当和全面调整,需要相关部门协调,找出重点和不足,研究制定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3、完善国家资产负债表账户核算
编制资产负债账户,完整地反映国民经济乃至各经济部门经济循环全过程。按照经济活动的观察时间,经济循环表现为一定时期的经济流量、以及在某一时点上的经济存量。为此,只有编制反映经济存量的资产负债账户,与反映经济流量的账户相结合,才能完整反映国民经济乃至各机构部门的经济循环全过程。国家统计局曾于1997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出版《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迄今为止还处于试编阶段,尚未公布数据,应加快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以及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以反映国民财富存量以及中国资产负债表结构及风险状况。
4、完善各类卫星账户统计核算
对于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中国,很多问题具有特殊性,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因此更需要卫星账户的编制。如住户卫星账户、R&D卫星账户、环境资源卫星账户、服务卫星账户等,我们需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积极推进卫星账户开发。
(1)完善R&D账户统计与核算
我国的R&D统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初步建立了依托于科技统计制度的符合国际标准的R&D统计制度。但是由于开展R&D统计的时间较短,现行R&D统计制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如R&D统计范围不全面,存在遗漏;专门针对R&D活动的统计指标较少,分类不够细致;缺乏详细行业分类的R&D统计等。此外,如果将R&D纳入固定资本形成,还需要研究解决作为资本的R&D 的界定问题、R&D 产出的评估问题、R&D 价格指数的编制问题、R&D 资产存量及折旧率的确定问题等。
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R&D税收激励政策,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现行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由于固定资产所负担的税款不能抵扣,使得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产品的税负增加。这些企业的费用结构与一般产业不同,能抵扣的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重低,以研究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引进等R&D支出为主的间接费用所占比重高,但由于这些支出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纳入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造成技术含量越高,税收负担越重,直接影响企业对R&D投入的积极性,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建议在高新技术企业范围内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允许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允许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新产品研制等R&D费用比照农产品扣除率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允许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应税销售收入中扣除准予提取的R&D费用,从而达到刺激R&D投入,推动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
(2)建立环境资源卫星账户
环境资源正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联合国《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大多数估计与气候有关。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空气质量恶化对人的健康损失,每年329亿美元;酸雨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影响每年50亿美元;水源等环境损失,占GNP8%左右。据有关报告测算,中国环境污染每年导致GDP损失283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
国际上,美国已建立了国家环境资源流量账户体系,并在SEEA的框架下开展了美国环境经济、环境保护支出、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的实际核算;日本也从1991年起开始研究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现已建立了一个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在内的全面综合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又被称为国民环境经济核算矩阵。
为此,中国须加快环境资源核算:一是将环境资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资产概念;二是记录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实物流量。反映环境资产的经济利用过程;三是核算资源消耗价值和环境退化价值以反映经济过程的环境资产消耗;四是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总量进行调整,得到“绿色GDP”。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