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亚洲自贸区建设—中国的战略选择

杜静 徐冰 | 2013-06-24 16:55 1200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杜静 徐冰)“美国新贸易政策让人想起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旅程,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离开熟悉的世界,寻找从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杜静 徐冰)“美国新贸易政策让人想起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旅程,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离开熟悉的世界,寻找从西方通往印度的道路,虽然他的目标很明确,但是不知道怎样到达,也没有期望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项目主任乌里·达杜什在谈到美国积极推动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时这样说道。

  当前,国际贸易体系正经历重大变革:以世贸组织(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陷入停滞,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贸易谈判势头强劲。变革大潮中,各国都面临着结果未知的战略选择。美国如此,中国亦然。

  多边为主 区域为辅

  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长期停滞,多边贸易体系是否还有未来遭到质疑。对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俞建华表示,中国始终坚持以多边贸易为主、区域贸易安排为辅的立场。

  俞建华日前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自贸协定论坛2013”上表示,各方应拿出诚意,继续推进多哈发展议程的谈判,力争今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就“早期收获”达成协议。所谓“早期收获”,就是在贸易便利化、公共卫生健康、知识产权和对最不发达国家实行免关税、免配额待遇等方面先达成一致。

  中国前驻世贸组织首席代表孙振宇在论坛上表示,当前区域贸易自由化势头强劲,但这只是一个特殊阶段,最终还是要回归多边。“由于多边走不通了,现在大家走自贸区,走区域一体化。但是,这个钟摆很难说什么时候还要摆回来。”

  孙振宇认为,区域贸易安排存在诸多局限,将导致贸易规则的碎片化和对非歧视性待遇原则的侵蚀。各个区域自己搞自己的一套,虽然比原来的贸易条件要更优惠,但是对其他成员就是一种歧视,实际上偏离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

  循序渐进 统筹布局

  在继续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同时,中国又将以怎样的姿态投入亚洲及亚太自贸区建设?

  俞建华在论坛上作出了明确表态:中方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更加开放、包容和进取的姿态,积极参与亚太自贸区建设进程。他表示,中国将优先推进中韩、中日韩、中国与澳大利亚等国的自贸区建设;稳步推进RCEP谈判,充分尊重东盟国家的核心作用,最大限度寻找各方共同利益;与包括TPP在内的其他自贸谈判保持密切沟通,相互通报信息,共同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巩固和发展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首先,优先推进中韩、中日韩自贸谈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突破,对东北亚、整个亚洲乃至亚太地区的自贸谈判都将起到稳定和支撑的作用。中日韩自贸谈判的突破,将象征着中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更多国家会因此涌向中国,期待享受中国开放的红利。

  其次,稳步推进RCEP谈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蕴岭表示,RCEP堪称“微缩版的多哈发展回合”,覆盖了中国、印度、印尼等最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中经济体,如果能达成一个框架协议并逐步落实和深化,将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

  与其他自贸谈判相比,RCEP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其目标是在东盟先前分别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签订的五个“10+1”自贸协定基础上,建立一个涵盖16个国家的自贸区。因此,现有五个“10+1”自贸协定及其实施为RCEP奠定了有利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RCEP成员国间的开放程度虽然会高于目前东盟与周边国家达成的所有自贸协定,但还是会尽量考虑到各成员国的舒适度和可行性,考虑到渐进性和过渡性,而不像TPP一上来就制定了非常高的开放要求,让人感到难度较大。

  第三,与TPP保持沟通。TPP比RCEP在开放度方面的要求更高,在知识产权、劳工保护、透明度、国企私有化等方面都设置了高标准,对中国而言压力更大。

  霍建国说,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国目前应当积极研究和适应TPP,与之保持密切沟通。

  推动规则演化

  区域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新的贸易规则形成的过程。

  对中国而言,对待当前的区域自贸谈判,与当年加入世贸组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时入世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现在争的是“推动规则演化”,即争取推动规则向更符合自身意愿的方向发展演化。

  近十年来,一方面各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多边贸易规则还停留在1994年达成的乌拉圭贸易协议,其深度和广度都无法满足当前各国产业发展和彼此间更加密切的经贸联系的需要。各国迫切希望通过自贸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场的整合,并就新的合作重点领域制定出新的规则。

  随着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规则被提到谈判桌上来。而这些新规则往往是由发达国家提出的,更多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如果通过谈判,这些规则变成区域性规则,甚至最终变成全球、多边的规则,那么可能会出现规则上新的不平衡,进而导致新的发展不平衡。

  “要防止出现只是有些国家在船上,而更多国家在水里面、被排除在外的现象。如果这样的现象变成现实,那么对在水里面的是不公平的,对在船上的也是不安全的,”俞建华说。

0
标签: 自贸区 克里斯托弗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