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美元还是人民币?
6.26、6.25、6.2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连破三关。记者调查发现,以美元结算已成为绝大部分境外采购商的习惯,“当然希望用人民币结算”则几乎成为所有中国参展企业的心声。
6.26、6.25、6.2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连破三关。截至4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涨至6.2300,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人民币一路高歌猛进,无疑为中国外贸企业带来更多压力。美元、人民币,广交会上中国企业和境外采购商倾向于何种货币结算?
记者调查发现,以美元结算已成为绝大部分境外采购商的习惯,“当然希望用人民币结算”则几乎成为所有中国参展企业的心声。
需推进国家间协议
广交会上九成以上采购商倾向于采用美元结算。
厦门鑫五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洲告诉记者,一位德国的客户抱怨,人民币结算要“算来算去”,太折腾。“很多客户会追问,如果以人民币结算,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东莞东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耀国无奈地说,“我们只能提供一种选择渠道,主动权还是在客户手中。”
缺乏话语权,境外采购商习惯于美元结算,这是很多轻工企业在与采购商协商结算方式时面临的问题。
但人民币结算并非没有前景。“如果我国加快与一些新兴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会促使更多采购商使用人民币结算。”上海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君亮如是说。“今天,一位土耳其的客户就对人民币结算的提议很感兴趣。”吴君亮笑着说,“直接以人民币结算,他和我们都不用换算成美元,这样下来能节省2%~3%的兑换成本。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一进一出,就能节省3~4个点的利益。”
目前,中国已与韩国、印尼、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5个新兴市场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吴君亮介绍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企业陆续接到一些订单,但其中以人民币结算的订单不到10%。“一方面是不敢品尝第一口‘番茄’,另一方面需要与客户建立更强的信任。”
不过,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诚却表示,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只要提出要求,客户还是愿意用人民币结算”。
压缩时间=减少风险
如何缓解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大部分企业都选择了压缩交货期,加快资金回笼,从以往的45~90天压缩至15~30天。“我们在中国将大部分产品做成半成品,外包装的产品描述则根据不同国家的语言后期完成。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供货时间,基本三四个星期就能全部出货。”吴君亮说。
对于设计生产人造植物装饰的轻工企业而言,则要根据订单内容生产产品。“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通过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劳动成本从40%下降到现在的20%。”李耀国说,“对于境外一些为期半年的大订单,我们会采取分批方式,每星期出货,降低汇率风险。”
中艺新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洪耀辉则表示,为留住客户,企业可以承受这3%~5%的汇率差额。这样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陈诚则选择通过贸易融资、亚太金融等产品保障利益。当然,部分企业将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加入预算成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