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基金多个不同评级 我们到底该信谁
专家认为,基金评级机构对基金的评价体系是公开透明的,很难有人为造假产生,因此,“看分仓给星级”的说法从理论上讲是不成立的 专业的基金评级机构会根据评级模型给各种基金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最高为五星,最低为一星,基金的星级评价能简洁、直观地反映出基金的综合评价。
专家认为,基金评级机构对基金的评价体系是公开透明的,很难有人为造假产生,因此,“看分仓给星级”的说法从理论上讲是不成立的
■本报记者 隋文靖
目前我国有7家专业基金评价机构,在其中4家券商评级机构中,已有银河证券和招商证券[微博]在今年更新了基金评价数据,更新日期分别为今年3月31日和1月31日,而上海证券和海通证券今年还未有动静,最新的基金评级数据还停留在去年,更新日期分别为去年的12月31日和10月31日。
这些专业的基金评级机构会根据评级模型评估基金,评估结果最高为五星,最低为一星,基金的星级评价能简洁、直观地反映出基金的综合评价。而不同的评价机构对基金评级的考量条件会有些许出入,导致星级评定会产生差异实属正常现象,但若在同一考察期内,同只基金被不同评级机构评定星级相差较大,则不得不令人费解。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根据WIND资讯整理数据显示,有14只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被前述4家具备基金评级资质的券商评价机构,在近三年考察期内给出的星级评定相差较大(因海通证券最新评级数据更新至2012年10月31日,为求对比合理性,本文将4家机构评级考量时间段均与其统一),差距均在两个星级以上。其中的嘉实主题精选、国泰区位优势和大摩资源优选等3只基金,更出现被一家机构评选为五星基金,而却被另一机构评定为两星级基金现象。
由于基金因租用券商交易席位需定期向券商缴纳分仓佣金,那么券商评级机构对基金进行评定的过程中,会否有“看分仓下菜碟”的情况呢?记者通过查阅上述3只股基年报中的分仓佣金明细数据发现,对嘉实主题精选和大摩资源优选两只基金同期给出最高和最低评级的评价机构均现身其券商交易席位名单中,而从分仓金额来看却与给出的评级无法挂钩。
华西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刘明军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也表示,基金评级机构对基金的评价体系是公开透明的,很难有认为造假产生,因此看分仓给星级的说法理论上讲是不成立的。
12只股基
公认为“五星”基金
所谓基金评级,即为有资格的基金评级机构通过对基金信息的收集,加上科学定性定量分析,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投资者投资于某一种基金后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能够获得的回报进行预期,并根据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对基金进行排序。
专业的基金评级机构会根据评级模型给各种基金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最高为五星,最低为一星,基金的星级评价能简洁、直观地反映出基金的综合评价。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根据银河、海通、招商和上海等4家有基金评级资格的券商评价机构,对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近3年以来表现的评级数据整理显示,有12只基金被上述4家评级机构同时选为三年期五星级基金。具体看来,分别是广发核心精选、中银中国精选、汇添富价值精选、嘉实研究精选、农银汇理行业成长、泰达宏利品质生活、嘉实成长收益、中银收益、泰达宏利效率优选、嘉实优质企业、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和国富深化行业,这12只偏股型基金截至4月14日,今年以来回报率分别为12.06%、8.25%、7.28%、7.17%、7.11%、6.8%、6.46%、6.41%、6.13%、4.1%、3.94%和1.19%,除国富深化价值基金外,均跻身同业同期回报率前半营。
“打分”大分化
1只基金评出3个等级
不同的评价机构对基金评级的考量条件会有些许出入,导致星级评定有时会产生差异实属正常现象,但若在同一考察期内,同只基金被不同评级机构评定星级相差较大,则不得不令人费解。而更有基金出现,被4个评级机构同期评出3个不同等级的尴尬现象,如此飘忽不定的评级,投资者到底该信谁?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独家整理数据显示,有14只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在同一考察期间内,被不同评价机构所评定的星级出入较大,差值均在两星以上。
具体看来,截至去年10月31日,长盛成长价值、长城消费增值、兴全全球视野、诺安成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交银成长股票、建信恒久价值、华宝兴业宝康消费品、富国天益和东方精选等11只基金,在前述4家评级机构同样的评级区间内,均出现被一家机构评价为五星基金,而却被另一家机构评定为三星级基金的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除上述11只基金外,还有嘉实主题精选、国泰区位优势和大摩资源优选等3只基金,在同一考察期内,被有的机构评选为五星基金,而却被另一机构评定为两星级基金。
“看分仓下菜碟”之说
或站不住脚
具体看来,嘉实主题精选基金截至2012年10月31日(因海通证券最新评级数据更新至2012年10月31日,为求对比合理性,本文将4家机构评级考量时间段均与其统一),分别被银河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和上海证券等4家具有基金评级资格的评价机构评选为近三年综合评级的五星级、五星级、两星级和四星级;国泰区位优势基金同期则分别被上述4家机构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两星级和两星级基金;大摩资源优选基金则被评定为五星级、五星级、两星级和四星级基金。
同一考察区间,相似的考量标准,不同的评价机构缘何对同只基金的评价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带着这一问题,《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进一步整理数据发现,给予这3只基金三年期五星评级的均为银河证券基金评价中心,而同期评定基金为两星级的均为招商证券。
由于基金因租用券商交易席位需定期向券商缴纳分仓佣金,那么券商评级机构对基金进行评定的过程中,会否有“看分仓下菜碟”的情况呢?
记者通过查阅上述3只股基年报发现,嘉实主题精选和大摩资源优选两只基金去年券商交易席位名单中,均现身银河和招商两家证券公司。其中,嘉实主题精选基金去年共向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微博]支付佣金119.52万元,向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佣金63.12万元;大摩资源优势基金去年共向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佣金31.04万元,向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佣金68.65万元。
从上述两只基金去年的分仓数据可以看出,券商评定基金等级时将分仓因素考虑进去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华西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刘明军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基金评级机构在同一时间段对同只基金的评级差异在一个星级以内是正常现象,但若长期差距较大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评级机构的评价方法存在缺陷。“因为基金评级机构对基金的评价体系是公开透明的,很难有人为造假产生,因此看分仓给星级的说法理论上讲是不成立的。”他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