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美妙的数字化生活 聚焦中国多媒体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2007-09-17 21:49839

      多媒体不仅仅是一种视听效果的完美展现和数据信息的生动应用,更是人们在21世纪能够普遍享受的一种全新的生活工作方式。中国多媒体产业的明天是一幅怎样的美好图景呢?带着这个充满希望的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正在策动将中国多媒体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首席执行官李平和中国贸促进会宣传出版中心主任杨晓东。
  多媒体将促进中外沟通
  未来信息世界将是宽带多媒体的天下。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不满足于普通的文本数据交流和电子邮件收发,而是需要得到具有更高品质的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应用服务。多媒体依托高速宽带网络实时传输具有集成性、互动性、同步性和个性化的综合数据信息,可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咨询、图书及报刊、军事、教育、金融、医疗、娱乐、旅游等行业,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
  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远程视频会议、远程商务谈判,与身处各方的国内外与会者“面对面”地交谈、商讨,还能实时地互相看见对方的视频影像,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和经费,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限扩大了传统教室的空间范围,知名教授和优秀教师可以实时地给所有愿意听课的学生授课,可以使更多的人同时接受名师的教诲,这是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名医可以实时地进行远程会诊和急诊抢救,或远程指导临床诊治和手术操作,这样可以为患者争取到更快的抢救时间,也可避免患者远程求医的舟车劳顿之苦;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方便地对新闻和影视娱乐节目进行点播(VOD),还可以查看多媒体电子图书、杂志;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消费习惯等各种客户群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方便地定制个性化的宽带多媒体信息;在3G手机业务开通以后,还可以方便地进行移动可视电话通话、移动商务活动、移动视频社区、移动视频聊天室、移动视频信息查询等。可见,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支出。
  李平用自己在加拿大生活工作的经历,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描述了中国发展多媒体产业的意义:“20年前我们常常用白求恩帮助中国的事迹来说服加拿大人参与中加合作。20年后,加拿大人到中国去已不再是单向的对中国进行帮助,而是双向的相互帮助。过去是中国人到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取经,现在是加拿大人也需要到东方的中国来取经。中国向加拿大提供了市场、人才、发展机会,提供了加拿大人在中国致富的机会。”
  作为海外华人的杰出代表,李平充满激情地赞扬了自己的祖国:“中国这些年来的高速发展,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了。中国的商机不仅仅属于中国,同时属于全世界。世界各地区要发展,必须重视中国的发展,必须观察中国、思考中国、研究中国。西方如果不研究中国,世界的商业就不是完整的商业,世界的文化也将缺乏代表性。”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了,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也会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世界的现代化。可以这样说,欧美西方国家相对应的就是中国,甚至还可以说,世界相对应的就是中国。中国发展中取得的新成就,需要向世界交流;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文化遗产,也需要向世界展示。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需要获取国外的最新最丰富的信息。要做好这些信息交流工作,最有效的手段和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多媒体通信。”
  李平对中国多媒体产业发展的这些独到的见解,与其一直致力于加中交流的背景有着密切关系。他已多年担任加中理事会会长、世界对华交流协会会长,积极推动英联邦、法联盟、西语世界、葡语世界、独联体、阿拉伯海湾等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在投资、贸易、工业、能源、环境、IT、艺术、教育培训等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可最近一百年来,中国与世界之间却缺乏足够的互动性。据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对多个图书馆做的“关于中外书籍交流的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中国人翻译了106800本西方书籍,而同时西方人却仅翻译了不到1000册中国书籍。从这个侧面反应了世界对中国了解还不够,甚至在其它方面还有对中国产生一些误解,甚至一些片面的、错误的看法。
  随后杨晓东分析到:“多媒体服务可以广泛地用于新闻、中外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文物、现代和古代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商务交流、外语教学、中文对外教学、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传播、展示、交流、信息获取和应用。多媒体产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好,潜力十分巨大,全社会各个领域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享用丰富生动的信息资源,也可以进行科技文化创意,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造财富”。可见,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多媒体行业肩负着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历史文化、推广中国改革开放新成就、塑造中国新形象的历史重任。同时,我们也看到多媒体除了能带给人们数字时尚生活享受以外,还能为创业者提供一条新潮的创富道路。
  中国多媒体产业离世界有多远
  多媒体技术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0多年,但在推广应用上尚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主要影响因素有承载多媒体数据传输的网络速度太慢、影像显示还不够清晰、创意内容及软件设计跟不上、没有找准市场需求点、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运行模式、缺乏强有力的统筹管理和市场协调。
  我国的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科技等机构都从不同的角度,参与了多媒体创意产业的管理和组织,在北京、上海、珠海、成都等地还形成了多媒体创意产业基地,有些地方还将其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虽然国家各行政机构和很多地方政府都很重视这项产业的发展,但在很多时候却表现出“政出多门”。尤其是在中国的多媒体产业链中,内容创作与提供、软件开发、多媒体技术、网络、营销等企业常常各自为阵,不仅没有很好地合力拧成一股绳,而且还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商业化、国际化的发展中,缺乏强有力的整体组织协调和国际市场拓展的能力,这不利于在国际多媒体市场的竞争中形成强劲的影响力,因此,很难迅速做大做强,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多媒体产业的一个软肋。
  杨晓东认为,现在不少多媒体机构多以技术为导向,没有对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往往忽略了花大力气创新商业应用方式和稳定的赢利模式,这是我国多媒体产业最大的一个软肋,也是与世界多媒体行业最大的差距所在。他特别强调:“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多媒体产业要保持健康的发展,必须将软硬件提供商、内容创作商及提供商、运营商等产业链进行整合,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探索和创新多媒体业务,这样才能将整个多媒体产业做强做大。”
  李平虽然身在加拿大,但对中国多媒体产业的情况却了如指掌,他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在推进多媒体产业中的作用:“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些年中国花了巨资购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硬件上已有较好的基础,与世界上已基本接轨,而且有让很多国家都羡慕的巨大市场。”同时,他也指出:“在中国多媒体创意产业中,原创性较差,管理也跟不上,国际融资渠道还不畅通,没能充分用好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严重缺乏系统化、标准化、整体化的发展思路。”
  架起中外多媒体产业的桥梁
  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FIAM,The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 MultimediaAssociations)是一个活跃在世界多媒体行业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该协会于1997年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在为全球多媒体行业的领导者建立沟通联络,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多媒体企业间的商务交流与合作,探讨国际互联网与多媒体行业重大的发展问题,建立与各国政府和各国际组织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跨语言障碍的多媒体产品与信息的推广,保护知识产权,开展核心技术转让,规范电子商务程序,为多媒体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教育和技能培训等。
  李平介绍说,如今该协会已成为世界上有关多媒体领域政策和商务实践的积极倡导者和领航者,由其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影响世界各国多媒体制作和发行、网络设计与融合、多媒体软件开发等多媒体及其相关的领域,吸引了互联网、无线技术、电子商务、文化教育、游戏、2D/3D、互动广播电视、在线广告、在线出版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的参与。李平还自豪地说,我是该组织高层管理人员中惟一的华人,因此很希望促进该协会与中国多媒体行业的联系和合作。
  杨晓东指出:“社会上应重视行会、商会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他说,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多媒体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我们将发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网络广泛、渠道多、客户资源丰富的贸易中介优势,争取尽快组建中国国际商会多媒体产业分会,从市场拓展和商业经营的角度将中国各部门主管或组织的多媒体机构统筹起来,进行资源整合,协调国内多媒体行业的关系,使中国的多媒体产业与国际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中国多媒体产业的大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贸促进会宣传出版中心与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通过友好协商,拟在北京组建“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亚太中心(中国)”。该中心将筹建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亚太中心大厦”,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多媒体产业的信息交流中心、产业协调中心。还将通过策划、组织和承办“2008年世界互联网与多媒体峰会”等一系列多媒体国际会议、展览和活动,努力树立中国多媒体产业领域的服务品牌,以促进中外多媒体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全力推动中国多媒体产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