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影子银行缘于利率市场化的强烈需求
》记者采访。巴曙松:2011年FSB发布了一个影子银行的界定,强调是在监管之外的,能引发监管套利和系统风险的这些产品。
金融改革的突破点在哪里?如何看待影子银行体系?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微博)接受了《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采访。
《经济参考报》:作为一个金融专家,您认为未来几年我们金融改革重点和突破点会在哪?
巴曙松:未来金融改革的方向已经体现在现有的一系列文件中。比如,十八大里对金融改革的部署要落实,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的市场化。还有,金融业的发展的规划,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很多。
如果要大致梳理一下,我想一条主线是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能够促进资源的配置效率,来倒逼银行提高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汇率的市场化能够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进而,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国际化推进其他方面的相关改革,包括促进债券市场的整合发展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香港离岸市场为国内的人民币国际化做一个先行的探索。所以我想下一步的改革可能会围绕着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人民币的资本市场可兑现来作为重点突破口来推行。
《经济参考报》: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很长时间了,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是否会有实质性的推动?
巴曙松:可以分期限,比如长期限的、大额存单可以率先放开。实际上,我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双轨进行的,一个是基于银行的存贷款角度,更多的放开扩大波动幅度,另一轨就是更多的市场化定价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银行理财产品和各种市场化定价的债券等,这两条线同时推动而不仅仅只是存贷款这一条线。
《经济参考报》:您刚才提到了市场化定价的金融产品,但许多人把这类产品看做影子银行,认为积累了许多风险,您怎么看待呢?
巴曙松:2011年FSB发布了一个影子银行的界定,强调是在监管之外的,能引发监管套利和系统风险的这些产品。大概就是四个特点,期限的错配、流动性的转换、信用的转换、高杠杆。按照这四个标准,在中国市场上的这些影子银行产品和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市场上、欧洲市场上的影子银行产品,它的特性、主要构成有非常大的差异。比如说,在美国市场上影子银行产品主要是基于证券化,基于提供流动性和杠杆放大的产品。欧洲市场上主导的产品是基于对冲基金为主体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这些产品都没有。
影子银行本身有一定的变异,其实在中国的环境下,用社会融资的多元化可能是同样的含义。其实是中国金融家、银行家很大程度上在金融管制,利率没有市场化,信贷投放存在严格管制,不同金融市场存在严格分割的情况下,他们所开发出来的产品。
在中国整个金融体系里面,银行占主导,绝对的主导,一直到现在,所以对“影子银行”还得用这个词,尽管不清晰,但还是用这个词。其实持严厉批评态度的,我想多数是对需求和创新缺乏应变能力的一些传统银行业,活跃的创新型商业银行不会是批评态度。
在主体上来看,第一,我们现在所说的影子银行数量很大,但实际上跟欧美通常说的不受监管的相比,绝大部分都是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比如说银行的理财,商业银行每发行一个理财产品都要向监管部门报送的,产品的结构、规模、收益率。信托公司这些产品,企业财务公司做的这些类似的被视为影子银行的产品,都要受到净资本的约束,管理办法的约束。从杠杆和期限错配看,我们对比市场上这些被视为影子银行的理财产品,它的特性不具备高杠杆和期限错配的这些特点,整体的期限分布短期化,基本上没有什么杠杆。从根本的收益模式和收益方式看,还是基于存贷款利差的准信贷方式,从中很少看到有杠杆放大和期限错配,同时整个规模也很有限。
所以现在讨论影子银行,更多的是要从中看到市场发出的对利率市场化强烈的需求,因为金融管制导致不同金融市场隔离,产生不同金融产品收益巨大差异这种现实。不能重新加强审批让它回到传统的、单一的存贷款业务模式,而是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放松金融管制。
《经济参考报》:城镇化会不会带来潜在的过热和泡沫?
巴曙松:正常推进的城镇化可能会带来人口密度的提高,基础设施的改善,可能加大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但这只是笼统地说的,从十来年的城镇化进程可以看到,随着城市土地大幅增加,人口密度反而不增反减,土地的利用强度还降弱了。
其实我们在很多城市调研看到,现有的土地如果通过适当的制度创新和改革,利用效率绝对会有很大的提升。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原来有很多大量的工业用地,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到中西部,通过土地使用性质的转换,可以变成住宅用地,缓解了房地产需求的压力。在中西部地区,可以考虑为迁徙过来的制造业配套提供一定比例的居住用地,这也能够缓解城镇化集聚的房地产需求压力。所以很难说城镇化必然带来房地产价格大幅的变动。
(经济参考报)